新能源汽車產業怎樣出海?拆解國軒高科海外如何跑馬圈地

HONG KONG, Feb 15,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如果說在困難重重的2022年,中國有哪一個行業依舊在如火如荼的發展,那一定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最直觀的資料來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全年達到25.7%。據中汽協資料顯示,2022全年新能源汽車總計銷量同比增長96.7%。而電池系統在新能源汽車占比最重。所毫無疑問,動力電池的發展同樣是非常迅猛,根據資料顯示2022全年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295 GWh,同比增長91%,2021年同比增速為143%。而SNE Research公佈的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18GWh,同比增長71.8%。其中,中國市場全年累計裝車量同比增長90.7%,大量中國企業引領市場增長。有市場觀點認為,假設2023年動力電池月平均裝機量與2022Q4平均值相同,則2023年動力電池裝機量為403 GWh,同比增速約為36%,由此樂觀估計今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預計將達500+GWh,到2025年將超1200GWh,“十四五”期間CAGR達50.8%,正式邁入TWh時代,在如此的情形下,對鋰電池的需求可想而知,市場非常巨大。中國的動力電池技術體系、產能規模毫無疑問都是領先全球的。而在巨大市場需求之下,不管是海外多國出臺的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還是海外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本身,亦或是對於疫後發展的迫切需求,建設海外產能成了各家頭部廠商的必選項。例如寧德時代相繼在德國圖林根州和匈牙利德布勒森市佈局了生產基地,並考慮在北美建廠。比亞迪更是計畫直接在歐洲建立整車生產線,探索海外直營。此外包括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企業也分別在歐洲、東南亞、北美等國家和地區建立海外工廠。雖然國內各大電池廠商出海動作愈加頻繁,並且由於宏觀環境和當地政策等因素的引導,絕大多數中國電池廠商也更偏重於在歐洲、東南亞等高端潛力市場佈局。但對於企業而言,各個地區市場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也讓企業出海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如何因勢利導發揮自身優勢並在當地市場站穩腳跟,將會考驗企業是否具有長期戰略眼光。例如寧德時代在歐洲的廠址選擇可以窺見其在歐系高端車型品牌的戰略野心。而作為國內電池龍頭的國軒高科,憑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雄厚的品牌實力,在海外佈局方面也是做到了快、准、廣,從瑞交所GDR到阿根廷、德國、美國的火速建廠,並且在研發方面也是全球佈局,公司在中國合肥、中國上海、美國矽谷、美國克利夫蘭、德國哥廷根、日本築波、印度浦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建立8大研發中心,專注多項新能源技術。越南、印尼、泰國多地的業務拓展和廠商建立都旨在在全球佈局這件事上做到遙遙領先。公司規劃到2025形成300GWh產能規模,其中200GWh在中國,100GWh在歐洲、美國、南亞、東南亞,持續向全世界輸出自身的優質的產品、領先的技術、用資本的力量去為全世界服務。過去的2022年,公司海外營收實現倍數級增長,同比增長了352%。此外,國軒高科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更是的在亞太地區持續積極推進綠色“一帶一路”,不斷深化佈局,通過與當地企業、機構持續加強資本與技術層面合作,持續在亞太地區構建穩定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那國軒頻頻出海的戰略邏輯是什麼?我們下面來好好聊聊。首先對於正在重點佈局的歐洲來說,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歐洲迫切需要從傳統汽車產業轉型至清潔能源,並建立完整的本土電池價值鏈。但歐洲電池產業相比中國,起步較晚、技術基礎薄弱,面臨的挑戰困難重重,比如本土電池公司臨資金短缺的困境,疊加能源價格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飆升等問題,而亞洲企業在這方面的優勢明顯,有望躋身成為歐洲市場排名前列的的核心供應商。對於國軒來說,與博世集團正式簽約,2021年完成收購,2022年進入工廠改造階段,從而建立國軒高科在歐洲的首個新能源生產運營基地,這意味著國軒高科正式在歐洲開展電池的當地語系化生產。其實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顯然是中企出海的重要市場。此外,國軒高科GDR是中歐通規則落地以來瑞士證券交易所基礎發行規模最大的GDR專案,是去年瑞士市場發行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項目,而發行GDR有利於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參與度與知名度,為其業務佈局歐洲市場提供有力的資本支援。2月5日,合肥國軒牽手歐洲電池製造商InoBat,雙方擬以合資形式建設40GWh電芯及Pack工廠。在儲能方面,雙方在協定中提到,將基於InoBat在斯洛伐克現有工廠,共同探索開展儲能電池生產的潛力,以儘快開拓歐洲市場。在對歐洲佈局的同時,亞太地區同樣是國軒佈局的重點,在國內市場穩定的業績增長和產能提升下,國軒高科開始頻繁佈局東南亞。首先是泰國,泰國本身一直是亞洲最大的汽車製造中心之一,在電子生產和出口方面有堅實的基礎。在碳中和目標下,泰國計畫到2030年本國生產的零排放汽車達到總產能的50%,並將在2035年達到100%,此舉促進泰國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日漸走強。國軒在泰國的佈局也在逐步推進,希望在實現電池當地語系化生產製造與市場開拓的同時,將積極探索東盟新能源市場,致力於打造電池出口東盟基地。其次是越南,越南在汽車製造領域是一個相對後起的國家,但蓬勃發展的工業園、大量的勞動人口以及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讓越南具備了新能源汽車產銷的土壤。VinFast作為越南歷史上第一家有量產能力的民族汽車品牌,在2022年年初宣佈全面摒棄燃油車,成為純電動汽車企業。有著越南“特斯拉”之稱。其首款純電動車VFE34在全球的預訂量超過了2.5萬輛,Vinfast提出了未來每年銷售16萬~18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目標,計畫到2026年將電動汽車的產能提高到95萬輛,此外,Vinfast在進軍歐美市場上亦有雄心壯志,與國軒強強合作後,有望在全球市場謀得更大發展空間。而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相關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在區域內逐步降低,將有利於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擴大對越南出口,進一步緊密雙方在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合作關係。國軒高科在越南建設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將面向需求量越來越大的越南本地市場,同時為越南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開闢新的機遇。還有印尼方面,在伴全球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的同時,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希望抓住這一全球經濟發展的新風口,加快當地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對於轉型意願高的印尼當然不願意錯過這次機會,所以印尼制定了電動汽車的初步發展戰略和目標,即2025年實現印尼本地生產汽車20%為電動汽車。目前,五菱汽車與印尼市場高度綁定,並作為印尼新能源汽車協會的主要成員,將參與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制定,生態建設規劃等工作。而國軒與五菱合作為其提供優質的電池和專業的售後服務,並在當地佈局生產基地,有望趕上印尼市場迅速發展的第一波紅利。去年11月,裝載國軒電池的五菱Air ev亮相印尼,成為2022 G20峰會官方用車。亞太地區,作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帶,隨著公司在亞洲戰略佈局一步步的落地,國軒高科在亞洲尤其是亞太地區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將持續發展壯大,不僅有利於提高公司全球競爭力,在帶動當地就業同時,也奠定了亞太地區綠色低碳化發展的良好基礎,並將為亞太地區產業變革、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亞太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也為公司2025年300GWh產能規劃實施奠定基礎。此外,當下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存在著機會,國軒高科當然也不會放過,首先在美國目前狀況來說,特斯拉一家獨大,其他企業謀求破局,美國財政部近日發佈公告,表示《通脹削減法案》中電動汽車補貼改革最細則款將推遲至3月發佈,對於中企來說仍有機會。而國軒與其他中國電池企業相比有個明顯優勢,便是國軒已與美國一電動汽車客戶 建立了合作關係,並獲得五年內共計 200GWh 的鐵鋰大訂單。此外,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的動力電池市場中無鈷電池必然佔據主流,因此磷酸鐵鋰電池在美國市場地位重要,而國軒在該賽道上技術則更有競爭力。最後從宏觀格局來看,全球正在逐漸走出疫情的陰霾,新的一輪經濟發展正在醞釀,而能源革命則是這輪發展中最堅實的力量,新能源汽車產業毫無疑問將成為這場能源革命當中的主角,鋰電池同樣未來可期。國軒高科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動力電池龍頭,未來在全球的佈局和市場競爭力方面,能給外界帶來怎樣的驚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教育業務爆發式增長 首三季收入倍增 創天傳承冀穩步擴張 提升股東價值

HONG KONG, Feb 14,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香港具領導地位的綜合教育服務提供者創天傳承集團有限公司(「創天傳承」或「集團」)(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8195)欣然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期內」)之未經審核業績。需求殷切 教育業務增長強勁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本集團的收益約167.6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為84.1百萬港元),按年增長99.2%,主要受到「財商及投資教育業務」和「私立輔助教育業務」的強勁表現所帶動。期內,集團策略性地開拓教育業務,推廣費用有所上升,銷售成本因而按年增加,惟此屬短期投入,並對純利有正面作用,股東應佔溢利達31.2百萬港元,按年增長3.2%,每股基本盈利為8.64港仙。財商及投資教育業務方面,有見市場對財商及投資教育的需求殷切,集團於二零二一年建立該業務,為學員提供財商及投資教育課程,旨在提升學員於財務及投資領域的知識,集團自提供課程賺取學費收入。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若干課程已完成並取得驕人成果,總學生人數超過3,000人,同比增加超過500人。期內,產生收益約121.8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為81.5百萬港元),按年增加約49.6%,佔收入約72.7%。拓展教育 報讀人次超過35,000私立輔助教育服務方面,集團於二零二一年決議開發私立輔助教育服務業務作為集團的新業務。私立輔助教育服務作為常規學校教育的補充,助學生加深其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學業成績,助學生更好地準備公開考試。集團位於銅鑼灣、九龍灣及太子的教育中心已於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取得香港教育局頒發的「學校臨時註冊證明書」,並於二零二一年年底開始提供私立輔助教育服務。而位於荃灣的新教育中心已於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六日,獲得香港教育局頒發的「學校臨時註冊證明書」,並已於二零二二年十月開始安排授課。鑑於本港私立輔助教育需求旺盛,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產生學費收入約42.0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為0.2百萬港元),按年大幅增加超過20倍,佔收入約25.1%,情況令人鼓舞。集團目前有超過25位導師,提供小學及中學課程,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報讀人次超過35,000,按季增長超過75%,而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學生人數超過10,000人,按季上升超過30%。其他業務積極求變見機而行零售業務及放債業務方面,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分別產生收入0.9百萬港元及2.7百萬港元,分別佔總收益0.5%及1.6%。集團預期,新冠疫情削弱消費者信心,網購消費模式進一步對集團的零售業務帶來壓力。集團已就重組銷售網絡採取審慎態度,在滿足消費者網上購物偏好轉變的同時降低經營成本。此外,本地疫情反覆導致經濟疲弱,在充滿挑戰及不可預測的環境之下,集團將繼續以審慎態度及平衡風險管理的方式拓展放債業務。原設備製造業務及物業投資業務方面,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個月產生收入不足10萬港元,合共佔總收益約0.1%。集團將透過多元化原設備製造業務的服務範圍,繼續拓展客戶群體,以及繼續於香港及亞太地區內的物業市場尋求資產增值及現金流回報的機會。創天傳承主席兼執行董事袁裕深先生表示:「追求知識是學生自我裝備,自我增值,規劃未來,逹到人生目標的最好途徑,因此市場對財商及投資教育和私立輔助教育有着龐大的需求。集團將投入更多資源以擴大教育業務的市場份額,繼續積極吸納更多星級導師加盟,亦會研究於其他地區設立更多教育中心。期望財商及投資教育和私立輔助教育的業務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財務表現及股東價值。」關於創天傳承集團有限公司創天傳承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8195)是香港具領導地位的綜合教育服務提供商,致力為香港及亞洲區的青少年及成人提供優質卓越、多元化的教育服務。集團主營業務包括「財商及投資教育業務」及「私立輔助教育業務」。於香港擁有4間教育中心,分布於銅鑼灣、九龍灣、太子及荃灣,以一流的專業教學團隊,配合領先市場的資訊科技配套,為學員提供上佳的學習體驗。投資者及媒查詢:意博資本文化有限公司歐陽麗珠女士 / 任振悅子女士 / 黃穎雅女士電話:(852) 3890 7513電郵:ir_legendary@vsfg.com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醫思健康與保誠香港達成戰略合作

HONG KONG, Feb 13,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香港最大非醫院醫療服務機構*──醫思健康(「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總稱「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2138)欣然宣佈,集團與保誠保險有限公司(「保誠」)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定制化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務,守護客戶的健康及財富。基於雙方的戰略合作,醫思健康將作為專屬服務供應商,向保誠的客戶提供復必泰二價疫苗注射及其他醫療服務,保誠香港客戶可透過網上平台進行預約。醫思健康致力構建一站式多專科大健康服務閉環平台,與保險巨頭的合作是公司核心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得益於多年來建立的領先品牌及透過獨特的一站式大健康生態提供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務,集團與保險巨頭建立了互信的合作關係,不斷完善可實現產業鏈縱深整合的大健康閉環生態系統。秉承同樣「以客為本」的理念,集團與保誠香港達成戰略合作,為客戶提供可持續,可負擔,可觸達的優質的預防性及精準性之醫療服務。醫思健康執行董事兼聯席行政總裁呂聯煒先生表示︰「集團非常榮幸能夠與香港領先且具有悠久歷史的保險產品供應商保誠達成戰略合作,為更廣泛的客戶提供優質且多樣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香港私營醫療市場具有巨大潛力,集團相信是次合作將可促進保險公域客戶引流,加速集團於醫療健康服務的內生增長。未來集團持續推進與科技、電訊、保險、房地產及製藥領域企業的深度戰略合作,不斷完善醫思閉環大健康生態系統。」保誠保險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林智剛先生表示:「對保誠而言,我們了解每一位客戶都是獨一無二,各有不同的人生目標和夢想追求。通過與醫思健康等行業龍頭攜手合作,我們致力為客戶提供適時的健康和財務保障,協助他們於身心健康的旅程上取得成功,活出精彩人生。」關於醫思健康 香港最大非醫院醫療服務供應商*醫思健康以預防及精準醫療為業務核心,透過多元服務整合發展醫療人工智慧,配套高端品牌及優質客戶服務,致力為客戶提供最專業、安全、有效的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為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及MSCI香港小型股指數。集團目前直營的診所/服務中心主要位於大灣區,提供一站式醫療及健康服務。服務涵蓋面極廣,旗下主要知名服務品牌包括連續多年榮膺全港第一的一站式醫學美容解決方案DR REBORN、專業健髮中心髮森及多元化多維度的醫學服務包括:健康管理中心香港仁和體檢中心、疫苗中心香港安苗醫療中心、普通科門診未來醫生、全港最大一站式痛症管理平台紐約脊骨物理治療中心、全方位牙科服務中心庇利積臣牙科醫務所,EC DENTAL CARE及恆健牙科醫務所、高端影像中心博思醫學診斷中心、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內視鏡及日間醫療中心仁輝專科中心、專科中心進匯醫務中心,聯匯專科,新醫療中心、兒科專科匯兒兒科醫務中心、婦產科專科卓越醫務中心及產前診斷中心、栢立醫學化驗所、眼科中心唯視眼科和醫思獸醫醫院及影像中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按2020年及2021年收入計算進行的獨立研究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開拓藥業公佈全球首個外用PROTAC(GT20029)美國I期臨床試驗積極頂線結果

EQS 新聞 via SEAPRWire.com / 2023-02-13 / 09:59 UTC+8   北京時間2023年2月10日,開拓藥業(股票代碼:9939.HK),一家專注於潛在同類首創和同類最佳創新藥物研發及產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宣佈其自主研發的靶向雄激素受體(AR)的新型蛋白降解嵌合體(PROTAC)化合物GT20029在治療雄激素性脫髮和痤瘡的美國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頂線結果。數據顯示,GT20029在健康受試者、雄激素性脫髮受試者和痤瘡受試者中均展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徵。GT20029基於公司自有PROTAC平台開發,是全球首個在中國和美國均完成I期臨床試驗的外用PROTAC化合物。 該項I期臨床試驗是一項在美國開展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平行設計的劑量遞增研究,以評估GT20029在健康受試者中單劑給藥劑量遞增和在雄激素性脫髮或痤瘡受試者中多劑給藥劑量遞增後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徵。該項I期臨床數據顯示,在單劑給藥劑量遞增階段和多劑給藥劑量遞增階段,GT20029在所有劑量組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在單劑給藥劑量遞增階段,未發生治療期間的不良事件。在多劑給藥劑量遞增階段,常見的不良事件均為輕度,包括在給藥部位出現乾燥、瘙癢、灼熱感、疼痛等。研究期間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未發生大於等於三級的治療期間的不良事件,未發生導致受試者終止試驗或死亡的治療期間的不良事件。   在單劑給藥劑量遞增階段,所有劑量組的受試者無系統暴露量,所有樣品濃度均低於定量下限(LLOQ, 0.003ng/mL)。在多劑給藥劑量遞增階段,雄激素性脫髮和痤瘡受試者連續14天給藥後,系統暴露量有限,各劑量組平均峰濃度(Cmax)均在定量下限附近波動,且最高不超過0.015ng/mL。   臨床前研究顯示,GT20029通過降解AR蛋白,能夠有效阻斷AR信號通路啟動導致的毛囊萎縮微型化作用,抑制毛髮變細、變軟和脫落,同時能夠有效抑制皮脂腺發育和皮脂分泌。GT20029僅在局部產生療效,較少的皮膚滲透可以減少全身藥物暴露,從而獲得更好的安全性。對二氫睾酮(DHT)誘導的脫髮小鼠模型藥效學研究的重複結果表明,GT20029可顯著促進毛髮生長,且有統計學差異。此外,對丙酸睾酮(TP)誘導的金黃地鼠皮脂腺斑痤瘡模型藥效學研究的結果表明,GT20029可顯著抑制皮脂腺斑的增大,且有統計學差異。   開拓藥業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童友之博士表示:“GT20029在123例受試者的美國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的頂線結果,對比2022年11月發佈的中國I期臨床試驗92例受試者的數據,進一步驗證了GT20029多次外用給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全球範圍內有16億人受脫髮困擾,7.2億人受痤瘡困擾,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巨大。我們將儘快啟動GT20029的II期臨床試驗,以保持公司在PROTAC外用創新藥物開發方面的全球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在產品開發策略上,福瑞他恩會成為公司在治療雄激素性脫髮和痤瘡患者的首推創新藥物,而GT20029所具有的潛在優勢會加強公司在該治療領域的全球創新和市場競爭地位。”     關於GT20029 GT20029是開拓藥業基於PROTAC技術開發的外用化合物。2021年4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GT20029開展臨床試驗。2022年8月,中國I期臨床試驗完成受試者入組給藥。2022年11月,中國I期臨床試驗積極頂線數據公佈。2021年7月,GT20029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I期臨床試驗許可。2022年10月,美國I期臨床試驗完成受試者入組給藥。   關於開拓藥業 開拓藥業成立於2009年,專注發展潛在“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創新藥物的研發及產業化,致力成為創新療法研究、開發及商業化的領軍企業。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以雄激素受體(AR)相關疾病為核心,研發多通道產品組合,產品覆蓋全球高發病率癌症及其它未滿足臨床需求的疾病領域,包括新冠、前列腺癌、脫髮、痤瘡、肝癌和乳腺癌等。開拓藥業前瞻性佈局了包含小分子創新藥、生物創新藥及聯合療法的多元化產品管線,包括7款正在開展臨床研究的產品,如兩款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AR-PROTAC化合物、ALK-1單抗、Hedgehog抑制劑、mTOR激酶靶向抑制劑和PD-L1/TGFβ雙靶點抗體,以及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的ALK-1/VEGF雙抗和c-Myc抑制劑等。公司在全球擁有已獲得及申請中的110多項專利,多個項目被列為國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2020年5月22日,開拓藥業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9939.HK。歡迎訪問公司網站:www.kintor.com.cn   文件: 開拓藥業公佈全球首個外用PROTAC(GT20029)美國I期臨床試驗積極頂線結果 2023-02-13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 via SEAPRWire.com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百果園年貨節成績亮眼:全渠道終端零售額超13億元,三四線市場消費升級明顯

HONG KONG, Feb 1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每年春節前後,各大商家都會圍繞年貨進行營銷,國內水果連鎖零售龍頭企業百果園,也一直堅持“春節不打烊”傳統,水果蔬菜備貨充足,全面滿足消費者春節期間的飲食和送禮需求。據悉,百果園年貨節(2023年1月3日至2月5日)期間,全渠道終端零售額超過13億元。與往年春節不同的是,隨著2022年底疫情管控放開,國人返鄉熱情高漲,今年春節送禮需求增勢明顯。百果園年貨節期間,水果禮盒裝總銷量超134萬個,貢獻金額超3億元,同比增長 21.4%。三四線下沉市場資料表現尤為突出:年貨節期間,百果園銷售TOP10城市中,三四線城市佔據約60%。為了滿足消費者更便捷、更個性化地購買,百果園針對顧客需求定制了不同的春節禮盒裝,如單品禮盒、成品禮盒、小件購、組裝禮盒等,並在百果園全渠道上架銷售。消費者可以通過門店、百果園App上的及時達和次日達商城、百果園微信小程式以及三方渠道(餓了麼、京東、口碑拼團、美團點評、美團外賣)等渠道下單。在年貨節的水果銷售TOP榜單中,進口車厘子名列第一,成消費者最喜愛水果,僅百果園B2C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3%。此外草莓、蜜瓜、蘋果、柑橘等水果,也因好吃及好寓意成為春節熱銷果品。“好吃”是百果園的品牌戰略,也是百果園的核心價值。這幾年春節,百果園針對好吃,持續推出“把好吃帶回家”營銷。今年,由百果園營銷團隊策劃並拍攝製作的“把好吃帶回家”暖心視頻,聚焦疫情後的煙火氣息,隨機採訪小攤販以及路人,就2022年以及回家等話題講述感受,引發大家對家鄉的思念,對“好吃”的美好回憶。視頻在百果園新媒體渠道發佈後,觸動了無數網友,截至目前該視頻總曝光量近500萬。果品層面,百果園針對自有品牌紅芭蕾草莓、王品山地橙及車厘子等春節熱銷的好吃水果,做了系列營銷活動。以品牌聯動、話題打造,以及抖音直播、抖音團購帶貨等形式持續拓寬果品銷路,實現品效合一。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百果園車厘子話題整體曝光達2339萬,針對車厘子策劃的主題#點亮團圓的紅 話題曝光量達1881萬。百果園自有品牌紅芭蕾草莓也成為抖音渠道的人氣單品,#百果園草莓#話題曝光量達1345萬,其中紅芭蕾草莓整體曝光量超過800萬。百果園相關人士表示,基於紅芭蕾已經逐漸佔據顧客心智,2022至2023銷售季,紅芭蕾草莓的鋪貨量將有較大增加。這是百果園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後的第一個春節,作為一家公眾公司,百果園將更加注重消費者體驗,為消費者提供好吃果品的同時,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來源:互聯網)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基石藥業(02616.HK)百億估值修復 中長線可期

HONG KONG, Feb 9,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踏入2023年,生物科技B類股持續上揚,市場持續關注生物科技及醫藥股後續的走勢。預期醫藥板塊受益於疫情政策優化後醫院流量及藥品銷售復甦,生物醫藥科技企業的股價和市值可重新審視,但相較此前爆發,資本市場更趨於謹慎和理性,投資者更傾向於商業化優勢明顯且業績確定性高的個股。基石藥業(02616.HK)作為一家深耕精準治療和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領先生物製藥企業,近期發佈盈喜,指2022全年總收入超預期增長,預計將達到4.75億元人民幣以上,相較於2021年收入翻倍,盈利能力遠超行業,距高位百億市值仍有上升空間。根據公告,2022全年基石藥業(02616.HK)日趨成熟的産品管線及業務經營方面達成多個里程碑。目前,基石藥業已獲得四款創新藥的十項新藥上市申請的獲批,四款創新藥均在2021年獲批上市並陸續實現商業化,進入收穫期,爲業績增長注入動力。基石藥業表示,年內公司收入增長翻倍的主要原因是精準治療藥物銷售額及舒格利單抗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增長,預計將不少於3.9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21年將超過140%的增幅。而舒格利單抗的商業價值及市場潛力有望進一步夯實,近期,舒格利單抗獲得英國MHRA受理,成功完成首個海外上市申請,成為基石藥業國際化戰略的重要里程碑。從市場空間來看,舒格利單抗銷售市場廣闊,預計到2025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將達2,690億美元,其中免疫腫瘤藥物將貢獻約20%,市場巨大潜力將爲基石藥業提供持續商業價值。一旦該藥物完成從英國至歐盟的獲批,三五年內有望達到十億美元銷售。基石藥業目前市值約60億,6個月內股價已累升近20%,昨日基石藥業公佈配股公告籌3.89億元,以降低藥物供應成本及提高盈利能力,配股價4.633元,較上日折讓8.8%,建議可趁股價調整時低位吸納。隨著公司不斷完善商業化佈局及差异化的産品佈局,潜在市場空間巨大,在生物醫藥板塊的估值重塑下,公司未來增長可期,投資者可持續關注。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亞博科技與銀河娛樂、阿里影業、大麥達成戰略合作, 參與澳門文化娛樂市場發展

EQS 新聞 via SEAPRWire.com / 2023-02-08 / 19:30 UTC+8   (澳門,2023年2月8日) – 今日,亞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亞博科技」,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欣然宣佈與銀河ICC及綜藝館有限公司(銀河娛樂集團有限公司(「銀娛」)的一家附屬公司)、北京大麥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大麥」)及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影業」)訂立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同意動用資源及經驗以組織澳門文化娛樂活動,促進澳門文化娛樂行業的發展。   戰略合作協議內容涵蓋:(1)於澳門籌辦現場演出、演唱會、沉浸式及互動演出、Livehouse劇場及音樂節、音樂劇及劇場表演;(2)建立宣傳及營銷合作,以及提供票務系統的銷售支援及管理;(3)於澳門籌辦當地展覽、頒獎典禮及電影節;及(4)促進電影方面的合作及引進文化娛樂行業的人才落地澳門。該戰略合作協議自2023年2月8日起至2026年2月7日。   亞博科技董事會相信,上述戰略合作有利於本集團依託澳門通電子支付的便利性與普惠性發展,及於澳門本地營銷技術服務的經驗優勢,參與澳門的文化娛樂市場,通過銀娛的基礎設施及資源、大麥於中國內地領先的現場娛樂活動線上票務平台,以及阿里影業以互聯網為核心驅動的全產業鏈娛樂平台,從而觸達更多客戶及提供其觀賞優質電影及╱或參與娛樂活動的便利,有利於本集團非支付領域業務發展。   2022年10月29日,街舞競技真人秀節目《這!就是街舞》第五季總決賽在澳門舉行,澳門通MPay澳門錢包作為澳門地區票務支持平台售賣總決賽門票,這是澳門通充分發揮線上線下場景勢能並獲得成功的一次重要嘗試。   亞博科技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成員公司,基於澳門通擁有多年澳門當地娛樂消費平台運營、洞察與市場營銷的經驗,將全力以赴支持澳門多元化發展,以澳門為根基,「啟始澳門,通路八方」,滿足粵港澳大灣區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為用戶提供穩定、安全和快捷的電子支付體驗。   董事會預計,此次戰略合作使本公司及戰略合作協議的其他訂約方,發揮其各自的優勢及市場競爭力,並產生協同效應,全方位服務澳門居民與來澳遊客,從而為本公司及其股東帶來長期回報。   文件: 亞博科技與銀河娛樂、阿里影業、大麥達成戰略合作, 參與澳門文化娛樂市場發展 2023-02-08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 via SEAPRWire.com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國軒高科與歐洲電池公司INOBAT達成合作意向

HONG KONG, Feb 8,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月5日,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與歐洲電池製造商INOBAT 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憑藉各自的技術優勢、互補能力,以及共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攜手探索包括在歐洲合資建設 40GWH產能在內的合作機會,推動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的變革。InoBat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rian Bocek(左)與國軒高科工研總院院長、高級副總裁蔡毅(右)代表雙方簽約,InoBat 董事會成員兼首席發展官 Tara Lindstedt (中)見證簽約雙方合影留念據協定,雙方將在生產製造、技術研發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探討。在電芯製造領域,雙方將共同探索以合資形式建設40GWh電芯及Pack工廠;在技術合作領域,將基於雙方各自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領域的優勢展開合作;在儲能領域,雙方將基於InoBat在斯洛伐克現有工廠,共同探索開展儲能電池生產的潛力,以儘快開拓歐洲市場。此外,雙方還致力於在設施運營方面建立技術與商業合作,並共同探討生產廢料和報廢電池迴圈再生產的可行性方案。InoBat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rian Bocek在致辭中表示:“國軒高科是InoBat的理想合作夥伴。我們共同堅信只有當能源和提供這種能源的產品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採購和回收時,可持續的未來才能實現。這也是InoBat 長期秉承的理念。此次合作將為雙方提供一個充分利用各自優勢實現互補的機會,有目標地在我們尚未探索的領域開展合作,對此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相信雙方在加強知識共用,開展人員交流和產品合作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國軒高科工研總院院長、高級副總裁蔡毅表示:“InoBat 是一家擁有先進發展理念和獨特技術優勢的歐洲電池製造商。該公司宣導“從搖籃到搖籃”的、以迴圈的方式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方法,使電池中使用的所有材料不斷被回收,並在用完後被製成新電池,這與國軒高科一直宣導的“讓綠色能源服務人類”的使命不謀而合。國軒高科與InoBat聯手,將在電池技術創新、歐洲當地語系化生產及電池的迴圈回收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探討,相信這是一次合作共贏、共創未來的佳機,可以加速推進國軒高科2025年實現在海外的100GWh電池佈局,助力公司的國際化進程。關於 INOBAT :該公司是一家從事電池開拓性研發、製造、回收的電池製造商,致力於為乘用車、商用車、賽車和航空航太設備提供通用和定制化解決方案。該公司以迴圈方式製造電池的綠色生產理念,通過“從搖籃到搖籃”的電池供應鏈創新解決方案,得到力拓集團、印度Amara Raja集團、美國Ideanomics公司、國際金融公司(IFC)、IPM集團等眾多戰略投資者和合作夥伴支持,並入選歐盟委員會“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IPCEI)”。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行業基本面明顯改善 陸金所控股申請回港上市

HONG KONG, Feb 8,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又一家美股上市公司準備登陸港交所。2月1日,陸金所控股(LU.US)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於主板掛牌。公司主要為小微企業主提供獲取普惠型產品和服務的便捷管道,並賦能機構合作夥伴使其能高效地觸達和服務小微企業主。截至2022年9月30日,陸金所控股已為中國合計約660萬名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務。行業步入監管常態化 需求復甦之下金融科技平台發展現轉機2017年,中國監管層開始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加大監管力度,經過數年的階段性整改後,中小互聯網金融機構大量出清。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14家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專項整改已經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也正在抓緊解決,後續將實行常態化監管,鼓勵平台企業合規經營。常態化監管趨勢下,超預期監管的不確定性明顯降低,符合要求的頭部金融科技平台機構競爭環境將得到改善,有助於其更好地開展業務經營。從需求端看,隨著中國經濟恢復常態,小微企業發展正逐漸復甦,並帶來大量融資需求。不過,由於融資渠道受限、缺乏良好的信用狀況及財務記錄、數字化了解不足、客戶及合作夥伴獲取渠道有限等問題,小微企業存在巨大的融資需求缺口。根據灼識諮詢估計,到2026年,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缺口將達到人民幣70.9萬億元。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機構融資,金融科技平台能夠提供更為豐富的產品及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金融機構融資的短板,可有效滿足小微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此外,金融科技平台還可通過其技術賦能,幫助傳統金融機構拓展客戶範圍,降低獲客成本,完善產品和服務。在行業監管的不確定性降低以及需求復甦共同作用下,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者有望實現新的發展。行業步入 「深水區」陸金所控股啟動赴港上市在常態化監管趨勢下,非傳統金融服務行業已步入「深水區」,多家行業內企業傳來上市消息,除本次陸金所控股遞表港交所外,360數科已於去年底登陸港交所,京東數科也被傳出啟動上市的消息。據灼識諮詢測算,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計,中國前五大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為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度小滿金融、京東科技及陸金所控股,這五者合計佔據67.7%的市場份額,其中陸金所控股為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中的第二大參與者,市場份額為17.6%。招股書顯示,陸金所控股通過核心零售信貸賦能業務模式賦能借款人及機構合作夥伴。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為中國合計約660萬名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務。截至同日,公司賦能的零售信貸總餘額達人民幣6,365億元,其中81.1%來自小微企業主。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陸金所的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20億元、人民幣618億元及人民幣45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23億元、人民幣167億元及人民幣96億元。此外,陸金所控股亦在招股書中透露新的業務進展:公司於2022年11月推出了新的小微企業主增值服務平台,以實現向小微企業主生命週期顧問的角色轉型。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蘋果發佈2023財年首季度財報,多家蘋果供應商持續多元佈局

HONG KONG, Feb 8,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蘋果美東時間上週四(2月2日)公佈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營收同比降5.49%至1,171.5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211億美元。每股盈利達1.88美元,低於市場分析師預期的1.94美元。營收、盈利皆不如預期主要受美元持續走強、中國的主要組裝廠富士康問題及整體經濟環境逆風等因素綜合影響。 儘管本次為2019年來首度出現營收下滑,蘋果財報中也不乏亮點。從地域上來看,大中華區的營收環比增長54.5%至239.05億美元,原因可歸結為去年9月末發佈的新機型在大中華區十分暢銷。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蘋果是唯一一家在去年10月份實現銷量環比增長的主要智能電話廠商,尤其是在內地取得了25%的最高市場份額。意味著當月在內地每售出四部手機中,就有一部是iPhone。此外,隨著去年12月初內地防疫政策全面放開,消費場景限制減少,相關部門陸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促進消費恢復和潛力釋放。 其後於蘋果發佈Q1財報的後一日,Counterpoint Research在3日公佈2022年全球智能電話出貨量報告。報告指,蘋果在最近推出的iPhone 14系列推動下,於2022年第四季度取代三星成為該季度最大贏家,並在2022年實現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全球智能電話出貨量、收入和營業利潤份額,刷新了歷史記錄。順應市場調整,蘋果近半年罕見地於內地市場推出第三次短期降價促銷。2月5日iPhone 14全系降價600-800元,此次參與降價促銷的Apple產品均是第三方渠道,市場相信此舉動將有利於蘋果持續佔據內地高端智能電話市場份額,更有利於持續拉升供應商供貨份額。據悉,蘋果iPhone 14系列發佈后兩個月銷量達到了2609萬部,該系列智能電話大部分由富士康鄭州工廠、深圳工廠,以及立訊精密江蘇昆山廠及和碩上海廠負責生產組裝。 英國《金融時報》上月曾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立訊精密將拿下蘋果第一筆高階iPhone大訂單,並自去年11月以來,已開始著手生產少量iPhone 14 Pro Max。 從立訊精密此前發佈的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中,足以窺見其良好的上升勢頭,預計2022年凈利潤區間為人民幣95.45億元–98.99億元,同比增長35%–40%; 扣非凈利潤人民幣92.19億元–96.13億元,同比增長53.26%–59.80%。 值得注意的是,立訊精密近百億利潤的背後依靠的不僅僅是其強大的精密製造能力,更得益於洞察先機的眼光和前瞻性業務佈局。除消費電子板塊外,元宇宙(AR/VR/MR)板块、汽車板塊及通訊板塊也是立訊精密佈局的重點板塊。立訊精密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中透露,未來,公司將持續在三個五年的重要戰略指引下,依託精密智慧製造以及數位化智慧平台等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深入統籌消費電子、通信、汽車領域三位一體的發展佈局。 上月底蘋果另一供應商長盈精密亦發佈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2年凈利潤同比扭虧為盈。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長盈精密表示,新能源零組件產能逐步釋放產生的邊際效益開始體現。公司新能源業務已步入快速增長通道,成為最重要的增長點。事實上,不少蘋果供應商已走在探索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自2012年起,歌爾股份就開始佈局以VR為代表的智慧硬體業務,而聞泰科技的半導體業務也發展的可圈可點。 蘋果執行長Tim Cook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亦表示,拖累蘋果重要季度表現的生產障礙現已結束。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認為,短期的宏觀逆風並不會影響蘋果公司的長期價值,蘋果列舉的三大不利因素是暫時的,長期來看無論是iPhone的用戶群體數還是獲利率,均呈持續上升趨勢。 展望2023年,中金公司發表行業觀點表示,復甦將成為消費電子行業的主題。相信在短期宏觀逆風接近結束、消費電子行業復甦及供應鏈持續多元佈局的背景下,蘋果供應鏈廠商將迅速重拾高速增長態勢。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宏光半導體宣佈主要管理層之任命

HONG KONG, Feb 7,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宏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宏光半導體」,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6908.HK)今天宣佈委任徐志宏博士(「徐博士」)為副主席兼執行董事;曹雨博士(「曹博士」)為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及陳振博士(「陳博士」)為執行董事,自2023年2月6日起生效。是次任命預計將進一步加強集團第三代半導體業務。徐博士曾出任招商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中國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具備豐富企業財務策劃經驗。他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之榮譽,並曾出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產品委員會委員及中國城市金融學會理事。徐博士亦曾於中潛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00526.SZ)及大唐西市絲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620.HK )擔任高級管理層之職位。曹博士於2021年加入宏光半導體,為集團之間接附屬公司徐州金沙江半導體有限公司(「徐州金沙江」)以及間接全資附屬公司FastPower Inc. (「FastPower」) 之工程副總裁。曹博士為化合物半導體業務的核心專家,在GaN、InN、AlN、GaAs、InP以及相關的三元和四元合金基電子以及光電器件的外延生長、表徵、器件設計及加工領域擁有逾20年半導體研究、開發及生產方面的成熟經驗,亦曾撰寫或合著4本書籍或書籍章節,申請12項專利,以及撰寫170多篇期刊及會議論文。他作為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高級會員,其亦曾擔任IEEE EDS 化合物半導體器件與電路委員會(由2019年至今)及IEEE高級會員申請評審小組(由2021年至今)的委員會成員、電化學學會(ECS)普通會員,以及電子和光子學部(EPD)執行委員會成員(由2021年至今)。曹博士為器件研究會議(2016-2018年)、 國際氮化物半導體論壇(2018年)、萊斯特—伊士曼會議(2018年、2020年、2021年)、IEEE電子器件技術與製造(2021年、2022年)、電化學學會(ECS)會議(2019-2021年)的技術委員會成員及會議主席,並曾於2016年獲得IEEE George E. Smith Award獎,同時身為 15份著名研究期刊的特邀審稿人。陳博士於2021年加入集團,為GaN半導體業務的核心專家,並擔任徐州金沙江的總經理。陳博士亦為FastPower的董事, 在GaN基光電工程設備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研發、生產及管理經驗。他掌握GaN電子器件及全波段固態發光器件的核心技術及8英吋矽基GaN外延生長的專有技術。陳博士曾擔任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聯盟的研究員、南卡羅來納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及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副項目科學家,他於其中亦曾與諾貝爾獎得獎者中村修二教授及美國工程院院士Umesh Mishra教授一同工作,工作內容有關加州大學開發的GaN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的性能,並研究GaN 基紫外線至可見光LED的設計、生長及表徵以及在高功率、高頻率電子方面的應用。陳博士亦曾於南昌晶能光電有限公司擔任核心管理及技術職務,並於其中參與矽襯底GaN的生產,該公司因此在2015年獲得中國國家科技創新獎一等獎。陳博士曾於美國一家知名半導體公司擔任副總裁,於其中從事GaN基外置器件的研發及生產。他亦曾撰寫或合著3篇書籍章節、50多篇同行評議學術論文及20篇會議論文集。陳博士曾申請國內外專利逾30項,並獲授逾10項專利。他亦為IEEE光子學會的高級會員,並為IEEE電子器件協會的高級會員。陳博士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III—氮化物電子器件及波長從紅色到深紫外的光學器件。根據集團與徐博士、曹博士及陳博士所訂立之服務協議,徐博士、曹博士及陳博士均已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初步任期自2023年2月6日起為期三年,可於當時任期屆滿後翌日自動重續(每次續期一年),惟須根據集團之組織章程細則及上市規則於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值退任及膺選連任。宏光半導體管理層歡迎徐博士、曹博士及陳博士加入董事會。憑藉三位領軍人物的豐富經驗及專業知識,集團相信此舉將促進其第三代半導體GaN業務,並加快實現集團成爲全產業鏈半導體整合設備生產模式(「IDM」)企業之目標,進一步引領集團邁向成功之路。同時,於中共中央政治局組織召開的第二次集體學習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的問題。為響應國家政策,香港政府頒佈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明確指出,政府將加強支援新能源汽車及半導體晶片等先進製造產業。因此,管理層相信,在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將會有日益增加的良機湧現。繼行業專家加入集團後,集團預計將迎來新的高速發展階段。集團將繼續致力拓展業務,秉持著實現長期可持續性增長的終極目標,務求為股東帶來最佳回報。關於宏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宏光半導體有限公司(6908.HK)主要在中國從事半導體産品,包括發光二極管(「LED」)燈珠、新一代半導體氮化鎵(「GaN」)芯片、GaN器件及其相關應用産品以及快速充電産品的設計、開發、製造、分包服務及銷售。憑藉多年來在LED製造方面的行業專業知識,集團致力加快步伐研發及拓展GaN相關産品的應用,矢志成為一間集芯片設計、製造生産及銷售的半導體領先企業,並提供具有更高效率及更具競爭力系統成本的整體解決方案。有關更多資料,請瀏覽:www.hg-semiconductor.com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多項經營指標超預期 兔年春節萬達集團喜迎開門紅

HONG KONG, Feb 6,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3年1月10日前後,國內疫情防控顯著優化,隨著更多地區走出感染峰值,消費行業進入穩步的復工復產期,加上中央和地方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逐步見效,多個城市客流量持續增加,春節期間居民消費需求大量釋放,帶動萬達集團多項業務指標持續回升。商場與電影業務全面復甦 有效提升營收增長潛力據了解,萬達集團在全國擁有480座萬達廣場,春節期間,萬達商場的客流恢復尤為明顯。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除夕至初六,全國480座萬達廣場客流達1.6億人次,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下同)126.8億元,其中可比萬達廣場同比2019年客流增長15%,銷售額增長29%。除了商場外,沉寂了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在經歷2020年春節檔缺失、疫情三年控制電影院上座率等重重困難後,也在疫情放開後迎來了全面復甦。作為院線龍頭企業,萬達電影在全國擁有825家影城,佔全國影城數量的6.6%。統計數據顯示,萬達影城春節期間觀影人次顯著上升,達1717萬,實現收入11.95億,其中票房10.4億元,佔全國票房市場份額15.5%,單屏收入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可比影城同比2019年觀影人次持平,收入增長5.8%,票房增長5.7%。票房恢復是電影行業復甦的重要體現,在春節氛圍的加持下,萬達影院與商場互相引流,電影市場與線下商業復甦回暖同頻共振,形成了人氣旺、市場暖、消費熱的良好氛圍,既提振了中國電影行業的士氣和信心,也為萬達集團的營收持續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旅遊酒店業務快速回暖 國內旅遊業柳暗花明在今年春節期間,中國的出遊需求充分釋放,旅遊消費市場回暖明顯,多地旅遊市場復甦勢頭強勁。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其中,萬達長白山度假區春節期間經營火爆、一房難求。統計數據顯示,春節期間,8家酒店收入4200萬,同比2019年收入增長52%。丹寨萬達小鎮春節期間客流28.9萬人,同比2019年增長了46%。延安紅街春節期間客流38.8萬人次,比去年大幅增長。萬達寶貝王樂園在全國擁有385家門店,春節期間客流820萬人次,收入8500萬,可比樂園同比2019年客流恢復至91%,收入恢復至95%。旅遊消費的升溫亦帶來了整個產業鏈條利潤的加速增長,所涉及的酒店、民宿等經營利潤也隨之迎來高峰。據了解,萬達酒店管理公司在全國擁有酒店131家,春節期間接待人數35.6萬人,實現收入1.55億元,可比酒店同比2019年接待人數增加2%,收入增長21%。疫情的放開和旅遊管理部門的一系列優惠刺激政策,既提振了旅遊業發展的信心,也增進了居民旅遊的意願。未來,萬達集團將繼續順應行業復甦態勢,積極優化服務質量,滿足大眾旅遊服務需求,助推國內旅遊業持續復甦。總體而言,伴隨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兔年春節的市井煙火氣與出行人潮的蓬勃跡象,是我國消費長期向好的一大注腳,在消費回暖的繁榮景象里,體現了消費者情緒的穩定預期及整個社會的消費信心。長期來看,我國消費市場具備著潛力大、韌性強、後勁足的特點,擴大內需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更高效率促進經濟循環的關鍵支撐,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引擎,因此,未來我國消費發展潛力仍然巨大。萬達作為一家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將積極搶抓消費行業整體復甦的良好機遇,加快產業佈局,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不斷提高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亞太地區細胞與基因研究:Novotech 的增長速度比世界其它地區快 50%

SYDNEY, AU, Feb 4,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Novotech 是亞太地區領先的生物技術專家 CRO 和亞太地區細胞與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卓越獎的獲得者,該公司表示該地區細胞與基因治療試驗的數量增長速度比世界其它地區快 50%。大多數試驗都在腫瘤學領域,特別是針對血癌、病毒感染和實體瘤。在細胞和基因治療臨床試驗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 Novotech 贊助了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六屆年度細胞和基因治療創新峰會(2023 年 2 月 15 日至 16 日)。該公司最近收購了 EastHORN,這是一家歐洲 CRO,在歐洲大陸多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地點擁有臨床、醫療和監管專業知識。此次收購是 Novotech 在歐洲和美國的全球擴張計劃的一部分。此次收購意味著生物技術客戶可以在歐洲和美國獲得 Novotech 獨特且無與倫比的早期至晚期 CRO 服務套件,並專注於亞太地區,該公司在亞太地區以提供高質量的快速臨床試驗而享有盛譽。最新數據顯示,亞太地區是全球細胞和基因治療試驗增長最快的地區,佔所有細胞和基因研究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中國在該地區處於領先地位。2016 年至 2021 年,該地區已經佔細胞和基因治療試驗活動的三分之一以上,並且與世界其它地區相比,細胞和基因治療試驗的增長率快了近 50%。中國的增長率比世界其它地區快 15%。在腫瘤學之後,大多數細胞和基因試驗都在傳染病、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疾病中進行。此外,亞太地區是全球 CAR-T 試驗的領先地區,2015 年至 2022 年間,中國吸引了全球約 60% 的 CAR-T 試驗。Novotech 首席執行官 John Moller 博士表示,“細胞和基因治療研究通常呈現出另一個層次的複雜性和監管過程,這意味著經驗豐富的...

移卡科技(09923.HK)積極踐行ESG理念 獲S&P Global指數和恆生指數ESG高評分

HONG KONG, Feb 3,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2年,移卡科技(09923.HK)首次參與標準普爾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S&P Global ESG Scores)和恆生指數ESG評級(Hang Seng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Indexes),分別獲得了 48分和A-(54.02)的亮眼成績。移卡S&P Global指數得分與騰訊持平,高於微盟、美團、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移卡恆生指數ESG得分高於本次所有被測評的港股上市公司平均分(52分)及行業平均分(50分)。標準普爾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由標普全球(S&P Global)自1999年發起,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與公信力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之一,2022年受邀參加評估的企業數量達11000家。恆生指數ESG評級也是深受投資機構認可的ESG評價體系,其評級結果被廣泛應用於投資決策中。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共識,ESG評級已經成為資本市場衡量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良好的ESG評級代表公司具有更加高效的經營管理,更加符合利益相關方的期望,也意味著公司受到更多資本市場的關注和青睞。移卡首次參評即能獲得亮眼成績,基於移卡在公司治理、環境保護、消費者議題、社會責任等維度的卓越表現。在公司治理方面,2022年,移卡成立了ESG委員會,進一步強化了ESG管治架構,全面升級ESG管治權責,並在公司內部展開多次合規培訓。在環境保護方面,在ESG委員會的監督和帶領下,移卡集團自研投入數百萬元,採用低能耗綠色機房,將電源使用效率(PUE)值降低至1.56,預計每年節省電量可達798兆瓦時。在消費者方面,公司基於構建數字化商業生態系統的核心理念,大力拓展到店電商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優惠、及時的生活服務。同時,公司通過科技創新,不斷優化產品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在社會責任方面,移卡集團加強交易風險管控,2021年度進行了超100億次風險決策,對超過300萬筆風險交易進行風險處理;持續開展“小店力量”計劃,聯合第三方機構為中小微商戶提供資金支持,累計2200萬元人民幣。移卡科技表示,公司未來將會持續深耕ESG治理,將ESG發展理念和公司發展戰略深入融合,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至公司運營的各個層面,以持續的科技創新助力商戶和消費者更好的生活,不斷推進可持續發展工作,創造長期可持續投資價值。S&P Global指數ESG評分詳情可登錄官網查詢:https://www.spglobal.com/esg/scores/results?cid=4279124關於移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923.HK)移卡是一家基於支付的領先科技平台,專注為商戶和消費者創造價值。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獨立可擴展的商業數字化生態系統,以實現商戶與消費者之間無縫、便捷及可靠的支付交易,並延展到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豐富多樣的產品組合,目前包括(i)到店電商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超值本地生活服務;以及(ii)商戶解決方案,幫助商戶更好的管理及推動業務增長。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順豐同城預期完成H股全流通 7,895萬境內未上市股份將於2月7日起上市

HONG KONG, Feb 3,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國內最大的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1)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順豐同城」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9699)宣佈,根據目前的時間表,公司 78,947,684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換為H股預期將於2023年2月6日完成,而轉換H股並將於2023年2月7日上午9時正起開始在聯交所上市。在轉換並上市完成後,順豐同城的H股數目將由231,341,342股增至310,289,026股,該公司已發行H股的百分比由24.78%提升至33.24%。H股全流通將提升公司的流通盤規模,更有助帶動公司股份流動性及改善換手率,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優化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亦加強投資人對公司投資價值的關注。對公司長遠發展而言,順豐同城H股全流通將非常積極的改善其流通市值和企業規模不匹配等問題。公司相信,H股全流通能提升資金配置需求及改善其估值水平,長遠有利於公司發展和股東利益。除H股全流通好消息外,集團早前亦預告2022年全年業績的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50%以上。2022年,集團致力提供優質、高效及穩定的即時配送服務,積極構建健康穩健的業務結構,包括深耕餐飲、零售等全品類、持續推進下沉市場及個人服務等多元化服務場景,使年內收入實現良好增長,進一步釋放網絡規模經濟效應。此外,集團通過差異化服務牽引高價值訂單、科技驅動全面統籌調度實現運力網絡更優效能,以及持續精益化管理完善運營質量等,提升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帶動集團年內毛利及毛利率大幅改善,基本面及整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有關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碼:9699.HK)順豐同城專注於把握同城即時配送服務的新興商機。自2019年起,公司實現獨立化、公司化運作,以把握新消費趨勢帶來的增長機會。順豐同城採用全場景業務模式,對各類產品和服務實行配送場景全覆蓋。服務覆蓋範圍廣泛,涵蓋成熟場景(例如餐飲外賣)至增量場景(例如同城零售、近場電商及近場服務),使順豐同城能夠因應本地消費市場發展升級去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詳情請瀏覽公司網站:https://ir.sf-cityrush.com/cn/investor-relations/。(1) 根據艾瑞諮詢的統計,其按2021年中國第三方訂單量排名。訂單量計算已計及市場參與者獨立取得的訂單數目,不包括來自關聯方的訂單。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順豐同城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50%以上 規模效應優勢逐步凸顯

HONG KONG, Jan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國內最大的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1)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順豐同城」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9699)預期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 日止年度(「年內」)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綜合虧損較上年同期減少50%以上,其中多元化服務場景、科技驅動提高效率優勢逐步凸顯。年內,集團致力提供優質、高效及穩定的即時配送服務,積極構建健康穩健的業務結構,包括深耕餐飲、零售等全品類、持續推進下沉市場及個人服務等多元化服務場景,使年內收入實現良好增長,進一步釋放網絡規模經濟效應。此外,集團通過差異化服務牽引高價值訂單、科技驅動全面統籌調度實現運力網絡更優效能,以及持續精益化管理完善運營質量等,提升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帶動集團年內毛利及毛利率大幅改善。順豐同城毛利自去年全年業績轉正,2022年度上半年毛利和淨利更進一步大幅改善,2022年度上半年錄得毛利人民幣1.8億元及毛利率4.0%。此外,公司早前與抖音生活服務達成配送合作,目前該服務已在多個城市試點上線。隨著抖音直播電商生態的發展提速,未來該部分將為順豐同城貢獻可觀的增量,規模效應將持續兌現。作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集團基本面及整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盈利不斷改善。順豐同城首席執行官孫海金先生表示:「過去一年商家和用戶的即時配送需求明顯被進一步激活,第三方即配平台的價值持續體現。為了加強商家及用戶的服務體驗,我們多年來在科技能力、運營底盤、業務佈局進一步深耕和提升,帶動收入保持高增長,盈利持續改善。未來,我們將持續拓寬更多樣的服務場景和行業解決方案,優化業務結構,並通過打造差異化的服務能力,提升服務價值,保障優質穩定的消費者體驗和賦能商家業務運營。我們堅定相信本地生活服務和即時服務的長期價值所在,努力實現盈利,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有關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碼:9699.HK)順豐同城專注於把握同城即時配送服務的新興商機。自2019年起,公司實現獨立化、公司化運作,以把握新消費趨勢帶來的增長機會。順豐同城採用全場景業務模式,對各類產品和服務實行配送場景全覆蓋。服務覆蓋範圍廣泛,涵蓋成熟場景(例如餐飲外賣)至增量場景(例如同城零售、近場電商及近場服務),使順豐同城能夠因應本地消費市場發展升級去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詳情請瀏覽公司網站:https://ir.sf-cityrush.com/cn/investor-relations/。(1) 根據艾瑞諮詢的統計,其按2021年中國第三方訂單量排名。訂單量計算已計及市場參與者獨立取得的訂單數目,不包括來自關聯方的訂單。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Cantor Fitzgerald首次覆蓋 普瑞健康予“增持”評級

HONG KONG, Jan 26,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據悉Cantor Fitzgerald首次覆蓋普瑞健康Prenetics Global (PRE.US)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為7.00美元。該行對消費者和臨床測試市場持有樂觀態度。普瑞健康專注於診斷和預防性測試配合個性化和基礎護理服務,將能進軍全球市值逾2,000億美元的市場。此外,該行亦欣賞普瑞健康計劃透過B2C和B2B推出檢測產品的商業化策略的獨特性。此商業化策略的成效將取決於哪種途徑能以最低營運支出達到最廣泛的採用。普瑞健康亦希望透過收購和建立合夥業務在其平台新增檢測產品,加快新產品面市時間,並在不久的將來建立全面的醫療生態系統。普瑞健康生態系統的整合,再加上其營運支出和研發費用較同業低,讓公司得以展現其獨有盈利能力的情況下,該行相信,普瑞健康股價亦具有吸引力。短期內,普瑞健康將專注於香港、東南亞及英國經營業務,公司已於此等地區建有強大的領導團並因當地(尤其是亞洲)極少甚至沒有競爭而受惠。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醫思健康料23財年第三季銷售額按年升不少於8%

HONG KONG, Jan 2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香港最大非醫院醫療服務機構* ── 醫思健康(「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總稱「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2138)欣然宣佈,集團預計截至2022年10月至12月(「季內」)之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升不少於8%。 市場對集團提供的醫療服務的需求維持強勁,集團業務日益多元化亦呈現出韌性及良好動能。董事會預計,季內整體銷售額不少於10億港元,按年上升不少於8%;季內醫療服務銷售額按年上升不少於39%。季內集團香港及澳門美學醫療、美容及養生服務之銷售額按年下跌不多於17%,中國內地美學醫療、美容及養生服務之銷售額按年下跌不多於50%。美學醫療、美容及養生服務銷售額下跌主要由於(i)入境檢疫限制放寬後出境旅遊增加,導致本地消費支出疲軟; (ii) 高通脹及利率上升導致市場對經濟前景持悲觀展望,零售表現低迷;及 (iii)中國內地爆發新冠疫情。此外,季內集團其他服務銷售額按年下跌不多於8%。醫思健康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鄧志輝先生表示︰「集團樂見香港和內地已於本年初推行首階段通關,內地旅客正逐步回流。集團憑藉領先的品牌影響力及提供的一站式多樣化服務,過往一向是跨境醫療旅客的首選。近年來集團在維持美學醫療行業龍頭地位的同時,醫療服務能力亦顯著加強。此外,在資訊科技系統及產業鏈價值縱深整合上的持續性投入,使集團得以快速回應通關後恢復的跨境醫療旅客需求,把握這一增長機遇,為更多客戶提供優質,可負擔,可觸達,可持續的大健康相關服務。未來集團將持續通過內生增長及並購雙策略並行,不斷豐富多樣化的閉環式的大健康生態系統,提升業務韌性及抗週期性,進一步進行大健康市場的整合。」關於醫思健康 香港最大非醫院醫療服務供應商*醫思健康以預防及精准醫療為業務核心,透過多元服務整合發展醫療人工智慧,配套高端品牌及優質客戶服務,致力為客戶提供最專業、安全、有效的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為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及MSCI香港小型股指數。集團目前直營的診所/服務中心主要位於大灣區,提供一站式醫療及健康服務。服務涵蓋面極廣,旗下主要知名服務品牌包括連續多年榮膺全港第一的一站式醫學美容解決方案DR REBORN、專業健發中心發森及多元化多維度的醫學服務包括:健康管理中心香港仁和體檢中心、疫苗中心香港安苗醫療中心、普通科門診未來醫生、全港最大一站式痛症管理平臺紐約脊骨物理治療中心、全方位牙科服務中心庇利積臣牙科醫務所,EC DENTAL CARE及恒健牙科醫務所、高端影像中心博思醫學診斷中心、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內視鏡及日間醫療中心仁輝專科中心、專科中心進匯醫務中心,聯匯專科,新醫療中心、兒科專科匯兒兒科醫務中心、婦產科專科卓越醫務中心及產前診斷中心、柏立醫學化驗所、眼科中心唯視眼科和醫思獸醫醫院及影像中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按2020年及2021年收入計算進行的獨立研究若有進一步垂詢,請聯絡:iPR奧美公關劉麗恩 / 陸詠詩 / 田野 電話:(852) 2136 6952 / 2169 0467 / 3920 7654傳真:(852) 3170 6606電郵:ech@iprogilvy.com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春節黃金周將至,澳門通攜AlipayHK上線 「遊澳消費獎賞」迎港客

EQS 新聞 via SEAPRWire.com / 2023-01-20 / 15:10 UTC+8 (澳門,2023年1月20日) – 由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協調,五大工商聯會及澳門通主辦的電子「遊澳消費獎賞」活動,今日正式在AlipayHK電子錢包上線。用戶可在Alipay+Rewards澳門地區專頁,領取首批逾五十間澳門商戶推出的豐富優惠券。此次合作旨在精準吸引香港遊客來澳消費,期望與澳門的春節系列盛事活動形成疊加聯動效應,提振澳門經濟。   香港是澳門第二大客源市場,澳門旅遊局乘著港澳入境措施放寬的契機,近期啟動香港市場推廣方案,逐步鋪開全方位宣傳攻勢及優惠,積極迎接香港遊客。隨著往來港澳海陸客運日漸恢復,據澳門旅遊局資訊,1月14日上周六入境澳門遊客為5.5萬人次,是自疫情以來錄得的最高單日入境人次,其中香港遊客錄得10,084人次,較2022年日均人次上升613.9%。   目前,AlipayHK平台擁有超過330萬月度活躍用戶,Alipay+現已覆蓋全球超過250萬商戶,商家通過Alipay+「一點接入」,即可和15個數字支付工具所覆蓋的超10億消費者無縫連接。伴隨著全球經濟逐步恢復,與Alipay+夥伴電子錢包背後不斷增長的消費者直接互動,對澳門中小商家而言是尋找新商機的利好之事。目前AlipayHK通過Alipay+已覆蓋近九成澳門商戶。此次活動由五間商會共邀請逾百間澳門餐飲及零售企業參與,藉助Alipay+平台力量,由澳門通運營專頁,投放店鋪資訊並提供折扣或立減優惠。     據「遊澳消費獎賞」活動指引,出發前,用戶可進入AlipayHK主介面的「Alipay+ Rewards」,點擊左上角的「澳門」目的地專頁,即瞭解和領取相關目的地優惠,如「遊澳消費獎賞」以及AlipayHK額外交通及門店消費優惠。遊客在澳門只要見到「Alipay+」標識,即可直接用AlipayHK完成支付。   澳門通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孫豪先生表示,此次活動將依託澳門通與Alipay+解決方案優勢,通過渠道、內容等多方位的整合,把澳門的娛樂、餐飲、購物等文化旅遊優勢精準地呈現給潛在旅遊客群,協助合作商家線上增加曝光率,拓展短、中及長期的香港客源市場。孫先生同時預祝澳門居民及遊客歡度新歲,期望能加快經濟復甦,未來,澳門通將會持續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協助中小企業振興。   文件: 春節黃金周將至,澳門通攜AlipayHK上線 「遊澳消費獎賞」迎港客 2023-01-20 此新聞稿由EQS Group via SEAPRWire.com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調查揭示逾6成受訪香港人希望與其他人一起玩電子遊戲歡度農歷新年

HONG KONG, Jan 19,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隨著電子遊戲日益普及並成為大眾的日常娛樂活動之一,加上農歷新年假期將近,Xbox委託YouGov就香港市場進行了一項具代表性調查,訪問了611位13歲以上的線上群眾,以了解消費者對電子遊戲的取態,以及在農曆新年期間的行為及偏好。整體而言,越來越多香港人視電子遊戲為日常娛樂的首選,而當中以Z世代及千禧世代尤為認同有關想法。調查指出超過四份之三的受訪者視電子遊戲為日常娛樂活動,逾半數每星期最少玩一次電子遊戲,而四份之一更會每日最少玩一次。結果亦揭示了香港電子遊戲玩家最喜愛操作簡易、能多人遊玩、具娛樂性及互動性的遊戲,當中最受歡迎的五種遊戲種類分別為賽車遊戲、平台遊戲、生活模擬遊戲、管理模擬遊戲及三消類型(消滅方塊益智)遊戲。其中,嬰兒潮世代最喜愛三消類型遊戲;千禧世代偏好管理模擬遊戲;而Z世代則最愛生活模擬遊戲。調查亦探究消費者於農歷年假期對電子遊戲的行為及偏好,當中發現66%的玩家希望能與其他人在農曆新年期間一起玩電子遊戲;而中年及年長一代更關注電子遊戲如何促進不同世代的交流及提升家庭聚會的氣氛,相對較年青的世代則認為電子遊戲是社交互動的主要催化劑,千禧世代更相信電子遊戲是與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員建立關係的好方法,達七成半受訪千禧世代相信電子遊戲相較其他活動更能凝聚不同的人,而61%的Z世代亦表示同意。另外,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農曆新年期間,比起與家庭成員看電視,他們更願意一起玩電子遊戲,主要原因為感到與家庭成員能有更多互動和投入。雖然不同年齡層對遊戲種類的喜好各異,但總括而言,普遍都認同電子遊戲能夠有效促進朋友及家庭成員間的社交互動。Xbox為大家推介幾款適合市民大眾於農曆新年期間聚會當中遊玩的遊戲,包括賽車遊戲「Forza Horizon 5」及「Dirt 5」、家庭多人遊戲「太鼓之達人 鼓咚大師」、模擬遊戲「Two Point Campus」及消滅方塊益智遊戲「Bejeweled 3」,以促進交流。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