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GT.IO’s Pre ICO Now Live

New York, NY / November 17, 2021 / SEAPRWire / – The long-awaited token sale of VINGT.IO’s native token (VGT) is officially live in the form of a Pre-ICO that runs till the 31st of December. Thi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grab VGT tokens at $0.075, a discount of 25% to the ICO...

合興集團獲提私有化建議 註銷價每股港幣0.08元溢價約73.9%

HONG KONG, Nov 17, 2021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合興」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47)及Ocean Ease Global Limited(「要約人」)聯合發佈計劃文件(「計劃文件」),內容有關(當中包括) (i) 建議根據開曼群島公司法第86條透過協議安排方式(「該計劃」)對公司進行私有化(「建議事項」);(ii) 向所有公司購股權持有人提出要約以註銷全部已歸屬及未歸屬購股權(「購股權要約」);以及(iii) 建議撤回公司的上市地位。根據開曼群島大法院指示召開的計劃股東會議及公司的股東特別大會將分別於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及上午十一時舉行。建議事項的條款根據該計劃,計劃股份將通過減少公司的已發行股本的方式註銷及終止,而作為其代價,各計劃股東將有權以現金收取每股已註銷計劃股份的註銷價港幣0.08元,較每股股份於二零二一年九月一日(「最後交易日」)(即公佈建議事項前的最後交易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所報的收市價港幣0.046元溢價約73.9%。註銷價將不會被提高及要約人不保留此項權利。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應知悉,要約人將不被允許提高註銷價。進行建議事項的理由及對計劃股東的裨益建議事項為計劃股東提供一個具吸引力的機會,以可觀的退出溢價變現價值要約人認為,建議事項為計劃股東提供一個具吸引力的機會,使他們能以遠高於現行市價的價格出售彼等的股份,而毋須面臨任何非流動性折現及結算風險。截至最後交易日(包括該日)止一年期間,每股股份在聯交所的最低及最高未經調整收市價分別為港幣0.0400元及港幣0.0580元,而簡單平均收市價約為港幣0.0494元。註銷價較簡單平均未經調整收市價溢價約61.9%,以及較上述期間最高未經調整收市價溢價約37.9%。截至最後交易日(包括該日)止六個月,每股股份的最高未經調整收市價為港幣0.0540元(於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及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而註銷價則較該價格溢價約48.1%。股份的流通性低近年,股份的交易流通性長期處於相對較低水平,截至最後交易日(包括該日)止24個月的每日平均成交量約為4,304,031股股份,佔於最後交易日的已發行股份總數約0.04%。股份的持續低流通量會令計劃股東難以在沒有對股份市價造成不利影響下進行場內出售及在發生對股價造成不利影響的任何事件時出售大量股份。建議事項使計劃股東有機會退出對公司的投資。獨立財務顧問之意見對於合興的前景,獨立財務顧問新百利融資有限公司(「新百利」)指,誠如公司之二零二一年中期報告所披露,隨著海外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增加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部分地區仍出現零星爆發,消費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疫情亦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以致合興的堂食餐飲業務在二零二一年上半年的復甦乏力。同時,公司亦面臨食材價格上漲的挑戰;而當前的全球經濟趨勢依然複雜嚴峻,全球通脹壓力升溫導致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影響了中國的業務。此外,雖然中國基本上已壓制2019冠狀病毒疫情,惟餐飲業與大多數其他行業一樣,仍然面臨疫情餘波所帶來的挑戰。新百利並認為,建議事項使計劃股東有機會以較股份於直至最後交易日(包括該日)前不同期間的收市價溢價介乎約61.0%至74.7%,及較合興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每股資產淨值溢價約63.9%及57.8%的價格,出售其股份以換取現金,而無需承受任何低流動性折讓和結算風險;故此就無利害關係股東及購股權持有人而言,建議事項、該計劃及購股權要約的條款屬公平合理。公司的股權架構於聯合公告日期,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10,070,431,786股股份;財團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士實益擁有、控制或有權指示7,214,706,432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約71.64%,而非財團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士實益擁有、控制或有權指示430,902,120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約4.28%。計劃股東(包括非財團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士)持有2,855,725,354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約28.36%。根據計劃文件,當該計劃生效,所有計劃股份將被註銷。公司將申請撤銷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預期將於二零二二年一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時正生效。警告:務請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注意,建議事項的實施須待條件達成或獲豁免(如適用)後方可作實,因此建議事項未必一定實施。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於買賣公司的證券時務請審慎行事。有關人士如對其應採取的行動有任何疑問,應諮詢彼等之股票經紀、銀行經理、律師或其他專業顧問。關於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47)合興是一家領先的中國速食連鎖經營商。憑藉已簽訂的長期特許協議,合興擁有速食連鎖店吉野家及冰雪皇后,在中國北部地區的經營權。吉野家為著名的牛肉飯品牌,擁有超過一百年歷史;而Dairy Queen則為深受歡迎的冰淇淋品牌,擁有超過八十年歷史。如需進一步資料,敬請瀏覽http://www.hophing.com。傳媒垂詢:縱橫財經公關顧問有限公司蘇嘉麗 電話:(852) 2864 4826 電郵:heidi.so@sprg.com.hk 高文萱 電話:(852) 2114 2370 電郵:rachel.ko@sprg.com.hk張巧怡 電話:(852) 2114 2821 電郵:vivian.cheung@sprg.com.hk Copyright 2021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ICAC officers to appear in Legco polling sta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anti-graft officers will be deployed at polling stations in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ICAC) said on Wednesday that it will deploy around 800 staff at polling stations on election day on December 19. At a press briefing, the ICAC's director of community...

中信國際電訊CPC與應科院合作邁進新階段,攜手研發擴增實境融合人工智能技術項目,為企業帶來創新營運模式

HONG KONG, Nov 17, 2021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1883)全資擁有的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信國際電訊CPC」)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簡稱「應科院」)的合作關係邁進新階段。雙方結合人工智能(AI)及擴增實境(AR)技術為各行各業及不同市場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以及與眾不同的體驗。憑著中信國際電訊CPC的演算法專業知識及強大AI實力,加上應科院的AR創新能力,推動資訊及通訊科技(ICT)行業向前邁進,透過可應用於不同行業的AI與AR整合方案,開拓嶄新的行業應用案例。中信國際電訊CPC行政總裁李炳智先生(左)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共同宣布第二期研發項目成果,結合人工智能(AI)及擴增實境(AR)技術為各行各業及不同市場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以及與眾不同的體驗。邁進第二階段,中信國際電訊CPC與應科院透過結合AI與AR的強大功能,開創前所未有的價值。特點包括:數據可視化(Data Visualization)、認知物件辨識及中介軟體(Middleware)升級。中信國際電訊CPC行政總裁李炳智先生表示:「推動智慧創新的企業文化及擁抱智能技術發展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亦是我們未來繼續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中信國際電訊CPC作為致力以智能科技驅動的ICT賦能者,我們很高興與應科院再度合作推進第二期研發項目,透過雙方的行業經驗和技術交流,積極提升AI與AR技術發展,努力開發創新和實用的科技項目。這正好貫徹我們『創新‧不斷』的服務理念,也落實我們最新的ICT-MiiND(ICT-智賦)策略,以智慧思維推動智能創新。」第一階段 – 善用AR技術,擴展無限可能中信國際電訊CPC與應科院於2019年6月開展首階段合作,攜手拓展數碼化及AR技術,旨在提升各行各業的競爭力,讓ICT業界受惠。並在2020年9月,雙方成功推出一項共同研發的AR解決方案 —— 「AR千里眼」數據中心維護服務(簡稱「AR千里眼」),成功展示了於新冠疫情期間,發揮遙控工作策略的成效。借助該項以AR導向的智能眼鏡設備,不僅可讓身處數據中心的前線工程師遙距存取重要資料,亦能使前線人員和後勤支援團隊緊密合作,完成維護工序,不但助力解決了客戶及員工出差難題,更使後勤支援服務的生產力躍升高達五成。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指出:「要讓智能化技術與創新科技持續發展,有賴建立一個完備的生態系統,以推動各行各業的持份者緊密合作。應科院與中信國際電訊CPC繼續攜手合作,將有助促進在創新研發、科技知識和行業經驗等各方面的交流,從而提升業界的營運效率、提升用戶體驗,為市場創造新價值。應科院作為科技發展的推動者,深信今次合作將帶來雙贏,創造出切實可行的商業應用方案,讓各行各業受惠。」 第二階段 – 結合 AI與AR功能,開拓更多商業價值邁進第二階段,中信國際電訊CPC與應科院再跨出一大步,透過結合AI與AR的強大功能,開創前所未有的價值。ASTRI將提供軟件平台及客製化技術,中信國際電訊CPC則會透過虛擬及實體數據、AI能力和行業場景融合到AR智能眼鏡的顯示系統,建造出創新的機器學習模型。當中主要特點包括:-- 數據可視化(Data Visualization)– 利用電腦視覺技術和機器學習演算法來加強數據整合,將為遙距工作者提供2D及3D圖,提升數據可視化。用戶可以使用 AR智能眼鏡來偵測、識別、定位和追蹤物件的位置,以及把操作手冊、分析數據,甚至是使用指南的實時遠程影像,投射到平視顯示系統,用作分析趨勢或問題,加快工作進程。-- 認知物件辨識 – AI與AR整合服務將使用在中信國際電訊CPC的演算法和解決方案上運行的認知物件辨識系統(Cognitive Object Recognition System,簡稱CORS),提高物件映射(object mapping)的準確程度。透過AR智能眼鏡,用戶可以輕易辨識不同目標之間的關係。AR智能眼鏡藉著以數碼地圖、3D模型和虛擬資訊的形式,將實體(路徑)和因果關係投射到現實世界,進一步提升工作場所的安全水平。-- 中介軟體(Middleware)升級 – 合作雙方將開發用於AR智能眼鏡的中介軟體,有助客戶配合不同的智能眼鏡如HoloLens 和Android的頭戴式裝置使用。借助應科院的科研實力和專業知識,以及中信國際電訊CPC對市場的知識與行業經驗、跨地域的業務覆蓋、卓越的本地服務能力,相互結合各項先進科技及與第三方整合的豐富經驗,對是次合作將帶來莫大裨益,有助商品化流程及開拓嶄新的行業應用案例。雙方的合作關係能應用於不同行業的實際商用環境,創造出商業價值,其中包括: -- AI與AR千里眼服務無論距離多遠,亦能達至無縫合作 簡化日常維護和檢測工作 – AI與AR整合服務將為前線人員提供更佳的電腦視覺能力。利用AR智能眼鏡結合可視化數據,前線人員可以即時查閱操作手冊及經分析的數據或圖表,甚至利用可視化數據提供預測和預防報告,一旦有任何問題,便會即時收到提示。在安裝及維護過程中,5G雲端連線可讓上級向前線人員發出清晰指引,逐一說明每個步驟及安排。 -- 電腦視覺及認知分析方案有助作出更佳決策 多場景企業營運規劃(如供應鏈管理) – 透過創新智能AR 解決方案於供應鏈營運工序,企業可利用數據視覺化和對象映射能力,為前線人員提供實時貨物定位和場景信息,協助他們迅速準確識別需要裝卸的貨品和流程規劃。-- 預測性的客戶體驗可讓客戶獲得最大價值提升各行各業的客戶服務體驗 – AI及AR可讓企業利用預測和規定的數據,預先了解客戶所需,提供與眾不同的客戶體驗。 延伸ICT-MiiND策略,締造創新而智能化的未來生態系統在第二階段的合作關係,雙方共同研發的AI與AR整合服務,進一步加強中信國際電訊CPC的ICT-MiiND策略,結合「智能」與「創新」兩大元素,致力為客戶把技術潛力轉化為商業價值。中信國際電訊CPC同時積極締造「賦權生態系統」,成為智能科技驅動的數碼化推動者,利用ICT-MiiND策略推動企業客戶成功邁向智能化新紀元。ICT-MiiND策略是對ICT平台和服務的全端...

SoftBank Corp. and Honda Start Use Case Verification of Technologies to Reduce Collisions Involving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Using 5G SA and Cellular V2X

TOKYO, Nov 17, 2021 - (J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SoftBank Corp. and Honda R&D Co., Ltd. announced they have started a use case-based verification of technologies to reduce collisions between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using a 5G standalon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5G SA")(1) and a cellular V2X communication system ("cellular...

香港公司治理公會舉辦ESG之氣候變化研討會

HONG KONG, Nov 17, 2021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1年11月12日,香港公司治理公會(公會)舉辦的「ESG之氣候變化研討會」在線上舉行。約130位境內外上市公司及相關機構的代表通過線上參與了此次研討會。公會副會長李俊豪致辭並表示,公會作為公司治理的思想引領者,舉辦本次研討會旨在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香港上市公司如何應對氣候相關的監管要求提供前置性實務支持,希望研討會能為眾業內人士提供一個高效的交流平台,啟迪對氣候變化的思考與討論,分享如何提升執業人士的響應水平與治理顧問角色的發揮,為大家探討及解決實務問題提供幫助。本次研討會獲多個監管機構與國際公司治理機構的大力支持,來自港交所、TCFD、MSCI、富時國際、CDP、普華永道、中石化、新世界中國的多位業內資深專家,與眾參會者通過網絡就港交所與氣候變化有關的重大監管舉措、TCFD建議概覽與現狀報告、MSCI ESG評級及其氣候變化之考量、ESG指引A4章氣候變化披露的重點內容與實務、國際投資者對可持續投資的需求、企業如何根據TCFD報告要求制定更具彈性的業務戰略、企業應對挑戰與滿足合規要求的實務問題及解決方案等前沿和熱點議題進行了分享與探討。金融穩定理事會氣候相關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專家組成員、中國專家劉瑞霞女士介紹,TCFD是全球首個由非政府機構主導的工作組,旨在落實好G20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商定結果,提出氣候相關金融信息披露建議,便於利益相關者使用。2017年,TCFD發佈了《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披露工作組建議報告》,確立全球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行業標準; 並自2017年起每年簽署和發佈歷年的《TCFD建議執行狀態報告》,提供歷年全球氣候相關信息披露實踐的總體情況。 2020年初以來,簽署和發佈《風險管理整合指南》《情景分析指南》,指導企業將氣候風險融入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加強氣候風險潛在影響評估。此外,TCFD近期將發佈《指標、目標和轉型計劃指南》和《投資組合調整技術》。劉瑞霞女士表示,從全球來看,截至2021年8月31日,TCFD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2500多個機構的支持,包括1036家金融機構。支持TCFD建議的機構遍佈88個國家和地區,幾乎涵蓋了所有經濟部門。多個國家或地區已提出與TCFD建議相一致的法律和法規,最早的將於2022年生效。 2021年,TCFD審閱了2018-2020年時間內約1651家上市企業的報告,對這些上市企業氣候相關金融信息披露的整體狀況進行了評估。報告顯示,氣候相關金融信息披露的平均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和2020年之間的信息披露較過去任何被評估年度增長得都要多,這與圍繞氣候相關報告的全球勢頭相一致。治理建議的披露水平仍然較低。在治理方面,工作組提出了兩項建議披露,但這兩項是第二和第三最少披露的建議。歐洲仍是信息披露方面的領先地區。香港聯交所上市科政策及秘書服務組副總裁李婉愉女士介紹,聯交所於11月5日刊發了供上市發行人參考的氣候信息披露指引,指引將TCFD的多個主要建議納入了ESG匯報規定。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亦已宣佈,擬於2025年或之前強制實施符合TCFD建議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 李婉愉表示,氣候信息披露指引有助公司評估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所引起的風險,並提供了實用貼士及指引,協助上市公司逐步根據TCFD的建議作出氣候變化匯報。聯交所將會檢視其ESG報告框架,以進一步配合TCFD的建議。聯交所亦將與其他監管機構合作制定藍圖,評估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轄下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將制定的新標準,及研究可行的實施方案,並會適時發出新指引。「MSCI針對資產總額超过18萬億美元的200家資產所有者進行了一次問卷調研,並形成了《2021年全球機構投資者調研報告》,報告顯示,73%計劃在2021年底前,「顯著」 或者「適當」增加ESG投資」,MSCI副總裁韋志遠表示。對於凈零排放變革,韋志遠引用MSCI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 • 費爾南德斯的發言:「資本市場是推動凈零排放過程的關鍵力量,所有參與者都要采取一致的行動。其中資產所有者需對資本進行重新分配,資產管理者和銀行需要有效引導資金用於更綠色的投資和創新項目,而企業則需作出相關承諾」。富達國際(Fidelity)大中華區公司治理及可持續投資業務總監王芳介紹,可持續投資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全球可持續投資領域在2021年第一季度吸引了1853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較上一季度的1583億美元增長了17%。歐洲和美國之外世界其他地區的凈流入明顯高於前幾個季度,主要歸因於日本和中國的增量。 富達國際關於氣候變化監督實踐和行動的新投票政策將於2022年生效,新政策將對不合關鍵標準的公司投反對票,涵蓋1000多家公司,包括以下範圍內的所有持倉:Climate Action 100+;高排放公司(按公司和行業劃分為70%);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和IIGCC高影響行業中的TCFD重大持倉。「羅兵咸永道針對2021年7月10日之前已經披露ESG報告的香港上市公司,按照恒生行業分類系統的12個一級行業對其進行分類,從各行業隨機抽取了268家香港上市公司,對其披露的ESG報告進行了深入研究」,普華永道ESG合夥人韓廷存介紹說。報告顯示: -- 2020年,54%的上市公司樣本披露了A4.1 重大氣候事宜的評估與應對,較2019年增長108%,但披露水平需要提升,披露氣候風險相關舉措仍將是未來重要挑戰;-- 僅37%的企業披露了應對氣候變化政策,主要原因為上市企業對於氣候變化議題的理解不夠深刻,中國過去亦無針對性的法規、政策,企業對此定義較為模糊;-- 調研顯示,少數企業已開始參考TCFD的框架詳細披露了氣候變化相關內容。此為氣候變化披露內容較為理想的形式,不僅能夠為應對氣候變化所作的舉措提供理論依據,還能夠展現公司轉危為機的主動性。來自CDP的資本市場主管朱聆介紹,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是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國際組織,是全球唯一測量、披露、管理和分享重要環境信息的系統,CDP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關於氣候變化,水和森林風險的信息數據庫,並且把這些運用於戰略性的商業投資和政策決定核心。CDP 提供數據給資本市場,企業等利益相關方,以匯聚行動力量來應對環境挑戰。朱聆表示,2021年,佔全球市值64%以上的1萬3千余家企業通過CDP披露了氣候變化、水安全和森林管理信息,披露總量較2020年增長37%。中國石化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黃文生先生分享了中石化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企業行動。 中國石化建立了覆蓋公司部門和所屬企業的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相關的制度和組織體系,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公司董事會及專門委員會進行發展戰略、重大投資等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時,在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刊載董事會ESG管治聲明,說明董事會的治理角色。黃文生介紹,中國石化運用TCFD框架對公司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進行分析和披露,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鑒證,確保碳排放等ESG指標的數據質量,積極開展利益相關者日常溝通,並且支持國際倡議,是全球契約LEAD成員。新世界集團可持續發展經理劉廷軒,新世界集團通過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對標,制定出環保、健康、智能、關愛這四大範疇及相關的量化指標。在環保範疇,新世界集團對範圍一及範圍二的碳排放密度、能源強度在2015財政年度基線上作出縮減承諾。通過提出應對計劃和措施,例如可再生能源藍圖規劃、開展既有建築能源管理和效益提升措施等,並定期分析和評估目標實現情況,2021財年,新世界集團實現了碳排放強度下降33%及能源強度下降20%的成績。本次研討會通過各位演講嘉賓從合規監管、治理機構及投資者的期望、問題識別與解決方案、實務經驗與問題討論等四個層面上展開的多維度的遞進式研討,取得了以下共識或成果:一、 氣候變化是當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重大議題,在如何有效的識別組織所面對的氣候風險和機遇,科學地評估和披露這些風險和機遇對企業管治、戰略規劃、風險管理及財務狀況影響方面,TCFD 、CDP,SASB、CDSB,IIRC等國際組織在氣候相關財務信息的披露上達成了空前的廣泛一致,其強制性披露要求越來越高,正從發達國家和地區,向全球第次蔓延覆蓋,勢不可擋。TCFD 建議被認為是未來氣候信息披露的發展方向。二、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與各地區監管機構相繼賦予董事會更多企業風險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以國際機構投資者和公司治理評級機構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及社會,對董事和董事會期望也日益提高並更加激進,公司董事會更應審議重大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等社會關切的問題,立足於長遠可持續發展。否則就會被負責任的機構投資者拋棄,明年ESG之氣候披露信息發佈後,在境外上市公司召開的周年股東大會上大家可能會收到不同的反饋,甚至激進行為,提醒大家一定要予以重視並提前付諸行動,特別是董事會秘書們。三、 披露應對氣候變化相關信息成為各個行業每家企業不可回避的現實,大家一定不要存在僥幸心理,重在實務操作層面上提高響應水平,進行董事會動態治理,並根據各自企業情況,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不可盲目抄作業。公會將聯合有關機構繼續為大家提供專業培訓,適當時候董事會秘書專業委員會將編寫ESG之氣候披露實務指引,為大家提供支持及工具包。四、 多年前國際總會及其各屬會就聯合推動一項計劃,在全球把公司治理公會定位為治理實務的領導者以及從事治理相關人士的專業組織,即不論原有教育背景和所在行業,只要是公司治理從業人員,統統納入麾下,以建立新標識,並於2020年5月推出了「以治理為事業」的項目,提升人們對治理專業和「特許秘書/公司治理師」雙重資格的認知,培養現代公司治理師高端人才。這次ESG之氣候研討會就是公會更名後首次亮明旗幟,歡迎有志於公司治理事業的人士加入公會:卓越治理,更佳未來。研討會獲得了眾參會者積極參與以及踴躍互動,獲得廣泛好評。香港公司治理公會是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認可的公司秘書與董事之專業培訓機構。公會的聯席成員計劃是獲內地在港上市公司廣泛認可的專業培訓與交流平台。關於香港公司治理公會更多活動信息,請瀏覽:www.hkcgi.org.hk香港公司治理公會(於香港成立的有限擔保公司)香港公司治理公會(前稱「香港特許秘書公會」)(公會)是在中國香港及內地頒授 「特許秘書」及「公司治理師」專業資格的機構,公會會員所持有的這雙重專業資格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公會已有逾70年歷史,作為特許公司治理公會(國際總會)的中國屬會,公會在國際總會的所有九個屬會,以及遍佈全球的逾40,000名會員及學員中擁有廣泛的專業影響力。公會是國際總會所有屬會中增長最快的分會,現有超過6,600名會員, 畢業學員300多名以及學員3,000多名,他們在上市公司和其他跨行業的治理職能中擔當重要角色。公會相信卓越治理創造更佳未來。公會的使命是在日益複雜的環境中推廣良好治理,並提升工商及公共事務有效治理與高效管理方面的領導力。 作為在治理領域獲廣泛認可的思想引領者,公會致力於教育與倡導治理的最高標準,並推動充分考慮所有利益相關者之利益的廣泛治理實踐。卓越治理,更佳未来。媒體查詢,請聯絡:鄧秀麗女士市場與傳訊經理香港公司治理公會電話: 852 2830 6038 電郵: crystal.tang@hkcgi.org.hk Copyright 2021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百融雲前三個季度收入11.93億元 產品生態多元化凸顯成長韌性

HONG KONG, Nov 17, 2021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伴隨年內我國GDP增速波動放大,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長結構性特徵愈加明顯,國內來自不同領域的SaaS公司最新業績資料亦呈分化。作為國內領先的獨立AI技術平台,百融雲(6608.HK)交出一份充滿成長韌性的三季報答卷。報告期內,高瓴、國新、中金等大股東持股比例穩定,公司繼續回購股份,並保持在香港上市SaaS企業中回購比例最高。2021年前三個季度,百融雲實現總收入人民幣11.93億元,同比增56%,已超2020年全年總收入規模;公司三大主營業務智慧分析與運營、精准營銷與保險分銷業務前九個月的收入分別為4.99億元、3.52億元和3.4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40%、107%和44%。截至11月12日,公司股份回購投入資金近1.44億港元,占計劃上限金額尚不足38%;回購股份近890萬股,占總股份之比近1.8%。自成立以來,百融雲構建了全面的AI和數據分析能力,同時擁有強大的雲計算技術能力和敏捷的產品開發能力,為金融機構提供覆蓋其全業務流程的決策支持和智慧營銷解決方案,提升運營效率,助力金融機構加速數字化轉型升級,產品涵蓋數據分析、決策支持、智能運營和精准營銷,覆蓋信貸、保險和財富管理等金融機構各類場景。隨著百融雲新一代專業智能運營SaaS解決方案成功上線,加持研發的成果轉化率上升,科技賦能效應擴大。截至三季度末,百融雲累計服務我國逾5,500家金融機構,客戶範圍覆蓋絕大部分國有及股份制銀行,其中超3,031家付費客戶對公司的產品及服務進行付費訂閱。新一代智能解決方案上線 專利矩陣再獲突破隨著宏觀經濟增長結構性特徵越明顯,中小企業與個人消費支出的零售化偏向越強,金融機構需要AI學習水準更高、部署能力更強的智能解決方案來促進運營和營銷能力,實現業務中的分層、定制化、人機耦合及系統自我優化等環節的增效目標。百融雲新一代智慧運營SaaS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實現上述目標, ASR、NLU、TTS模型底層調優策略還能夠通過定制集成到其他軟交換系統中,大幅減少傳統技術帶來的網路數據傳輸消耗,將打斷延遲降低到毫秒級,為廣大金融機構提供多場景運營賦能。今年三季度,百融雲連獲3項國家發明專利,目前軟著與專利累計超140件,研發投入與轉化率保持“雙高”,在國內企業級SaaS上市企業中的研發占比總體排在前三。日前,百融雲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發的“語音打斷方法及裝置”創新性地將模型定制化的ASR、NLU、TTS集成到軟交換系統中,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證書。最懂銀行的科技公司 零售數字化賦能將擴大百融雲拓展銀行服務業務的邏輯源於公司對行業智數技術發展應用的緊密跟蹤及對未來趨勢的把握。我國銀行業目前發展格局極不對稱,呈頭部巨頭化、中部平庸化和尾部邊緣化,中小行競爭壓力較大。且疫情推動全球銀行客戶遷移至數字化渠道速度加快,銀行業圍繞價值流進行的零售數字化升級競賽趨向如火如荼。百融雲的銀行客戶包括大部分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區域銀行,且客群持續擴容。上月,百融雲宣佈擬斥資1.56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眾聯52%的股份,以讓更多銀行客戶享受百融雲迭代的科技紅利,迎接未來市場競爭的需要。未來,百融雲將加強智能分析產品技術的投入和升級以滿足金融機構的需求,諸如隱私計算、聯邦學習、卷積神經網路等領域深耕,以期公司服務的核心客戶數量和單客戶收入不斷提升。並計劃以內生研發及戰略收購,鞏固金融SaaS領域的優勢地位,通過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完善產品和服務生態、擴展新客群、以及提升存量客群價值等方面,驅動公司長期增長。 Copyright 2021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安樂工程獲頒建造業議會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證書

HONG KONG, Nov 17, 2021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香港領先的機電工程服務供應商之一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977),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安樂工程集團」,「安樂工程」或 「集團」)欣然宣布集團成為香港首家獲頒建造業議會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證書的機電工程集團。安樂工程獲建造業議會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頒發首張綠色金融證書該計劃旨在提供一個通用框架和簡易的評估系統,促進建築業界應用可持續金融工具,從而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促進香港成為亞洲領先的可持續金融中心,並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貫徹落實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集團已建立首個綠色金融框架,幫助其訂立綠色融資交易,為可帶來環境及可持續發展效益的項目提供資金,同時支持集團的業務策略和願景。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潘樂陶博士表示:「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我們業務策略的重點之一。除了專注推動集團於發展創新科技和卓越工程的領先地位,我們更致力運用專業知識,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我們很榮幸成為首家獲頒建造業議會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證書的機電工程集團,力證我們創新和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實力對保護環境方面的貢獻。」集團繼續堅持恪守「重承諾、慎履行、創成果」的座右銘,將綠色、可持續發展和人才發展視為其核心價值,並將環境、社會和管治原素融入業務發展,冀能藉著減少未來項目的碳排放為環境帶來正面改變,並通過有效的培訓計劃培養人才,為行業創造共同價值。關於安樂工程集團安樂工程集團(「安樂工程」)於1977年成立,是為香港領先的機電工程服務供應商之一。集團總部設於香港,業務覆蓋澳門、中國內地、英國和美國。集團為公營和私營企業客戶提供全面及多元化的機電工程及科技服務,市場遍及世界各地。集團的四項核心業務包括屋宇裝備工程、環境工程、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升降機和自動扶梯。安樂工程之控股公司為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股票編號:1977)。傳媒垂詢縱橫財經公關顧問有限公司蘇嘉麗 電話:(852) 2864 4826 電郵:heidi.so@sprg.com.hk劉若琪 電話:(852) 2864 4805 電郵:angelus.lau@sprg.com.hk何芷晴 電話:(852) 2114 4911 電郵:corinne.ho@sprg.com.hk網站:www.sprg.com.hk安樂工程集團陳靜霞 電話:(852) 2565 3311 電郵:lavinchan@atal.com徐詠妍 電話:(852) 2166 7833 電郵:maggiechui@atal.com鄭梓希 電話:(852) 2166 7842 電郵:charmainecheng@atal.com網站:www.atal.com Copyright 2021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Analogue Achieves CIC Sustainable Finance Certificate

HONG KONG, Nov 17, 2021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Analogue Holdings Limited (stock code: 1977) 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referred to as "ATAL Engineering Group", "ATAL" or the "Group"), a leadi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M") engineering services provider in Hong Kong,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 Group...

Cathay pilots likely infected in German hotel: tests

The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CHP) said on Tuesday genome sequenc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sequences of three Cathay Pacific pilots, who were confirmed with the Covid virus after flying in from Germany, are almost identical. The CHP sai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io are very likely to be...

Activist Chow Hang-tung denied bail by court

West Kowloon Court on Tuesday denied bail to former June Fourth vigil organiser Chow Hang-tung, who is charged with 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power. The vice-chairwoman of the now-disbanded 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 is charged along with the alliance’s two former leaders, Lee...

‘Suspicious’ letters prompt evacuation of courts

Police said they evacuated dozens of people from two court buildings on Tuesday morning after staff reported receiving what they said were suspicious letters. The letters were sent to Sha Tin and West Kowloon magistrates' courts. A police spokesman said the bomb disposal unit was also deployed to the scenes....

Further action possible after Cathay curbs: CE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on Tuesday said Hong Kong is prepared to take further action to reduce the risk of aircrew spreading Covid-19, adding that an increase in such cases could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city's anti-epidemic work. Three Cathay Pacific cargo pilots tested positive for the virus...

Govt will facilitate operations of foreign press: CE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said on Tuesday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to facilitate the Hong Kong ope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media, although she declined to comment on the decision not to renew the work visa of a journalist at The Economist. The magazine said last week that no explanation w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