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可能正準備改用古梵文術語作為國名,G20邀請函暗示

印度政府正在以一個古老的梵文詞彙取代國家的通用名稱在官方媒體中,引發人們對計劃進行正式更名的質疑。 在給二十國集團峰會與會者的晚宴邀請函中,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被稱為“Bharat的總理” —— 這標誌著前所未有的渴望拋棄“India”這一稱謂。 在國內和國際上,“India”和“Bharat”被視為國家的兩個可以互換的名稱——但“India”是這個國家的名稱使用得更為廣泛。 在正式的國際邀請函上使用“Bharat”表明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運動正在尋求拋棄“India”這一稱謂 —— 許多他的支持者認為這在脫離殖民地化方面很重要。 烏塔拉卡ンド邦首席部長普什卡爾·辛格·達米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這是對奴隸心態的又一打擊。” 這位區域官員稱在邀請函上使用“Bharat”是“每個國民的驕傲時刻”。 他補充說:“偉大的母親Bharat萬歲!” 國會議員夏希·塔魯爾質疑民族主義者的意圖,敦促印度保留這兩個名字。 他寫道:“雖然從憲法上說,將印度稱為‘Bharat’沒有問題,因為這是該國的兩個官方名稱之一,但我希望政府不要愚蠢到完全停止使用‘India’這個詞,它具有數個世紀積累的巨大品牌價值。” 他補充說:“我們應該繼續使用這兩個詞,而不是放棄一個歷史悠久、世界公認的名字。” “India”的詞源非常複雜,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 古希臘人將這個地區稱為“Indos” —— 被認為是從“Hindi”一詞翻譯過來的 —— 其他文化開始從語言上將這個地區與印度河聯繫起來。 《印度憲法》第1條開頭寫道:“India,即Bharat,應為聯邦之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