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活醫藥2022年經營穩中向好 派末期股息每股2.47港仙

HONG KONG,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醫藥大健康分銷領先企業——金活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金活醫藥」或「集團」,股份代碼:01110.HK)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12個月(期內)經審核綜合業績。2022年面對疫情頻發四類藥品管控嚴格及供應鏈受影響,集團堅持以五五戰略規劃為綱領,抓緊疫情平穩時機,尋找銷售機會;並時刻關注疫情政策調整,提前做好應對策略。隨著年底防疫政策改變,集團迅速充盈渠道,滿足市場需求。在全體員工齊心協力,降本增效的共同努力下,集團2022年度經營穩中向好。2022年集團收益同比增加13.0%至約957,701,000元(人民幣,下同),毛利同比增加5.3%至約277,627,000元,毛利率達29%。惟受集團投資的物業估值下調、股利稅預提以及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集團年度溢利錄得43,542,000元,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達22,741,000元,每股基本盈利約3.75分,整體較2021年略有下降;剔除匯兌虧損、投資物業估值虧損及稅前溢利同比增加12.5%至約80,692,000元。董事會建議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發末期股息每股2.47港仙。分銷渠道持續優化,產品知名度不斷提升。集團近三十年來建立了覆蓋全中國的分銷網絡,覆蓋超20餘萬家線下藥店。2022年集團持續深耕銷售渠道,加強渠道下沉。期內分銷商總量新增13%,其中連鎖藥店同比增長25%達11萬餘家,基層醫療機構同比增長逾10%。此外,集團積極拓展醫藥電商,重點專注於京東健康自營、阿里健康自營等大流量平台;強化專業型醫藥電商B2C商城的合作,與健客網,妙手醫生等專業醫藥電商建立合作關係;同時實行金活健康之家跨境業務准事業部制,提升跨境電商的運營;結合拓展淘寶直播、快手直播、抖音直播等社交電商新渠道,緊抓直播推廣興起機會,共同促進線上銷售GMV創新高。品牌宣傳上,集團線上線下雙管齊下,不斷提升產品知名度。線上,集團通過熱門綜藝影視劇廣告、百度問答、達人種草、醫生科普、短視頻、直播等多種宣傳方式,提升產品品牌知名度;線下,集團採用地鐵、公交、戶外廣告、樓宇視頻等廣告方式傳播,結合快閃活動、品牌贊助、慶典活動、運動賽事贊助、公益活動及與藥店合作開展節日促銷等活動,拉近產品和消費者的距離,擴大傳播力度。受益於渠道優化、品牌知名度提升,集團多個藥品及保健品銷售額取得佳績。藥品方面,京都念慈菴枇杷膏同比增長30%,京都念慈菴枇杷糖同比增長25%,喇叭牌正露丸同比增長64%,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同比增長175%,佛慈系列同比增長34%;保健品方面,康萃樂益生菌同比增長14%,藻油Life’s DHA銷售額更同比增長2,078%。內生外延雙輪驅動,產品組合進一步豐富。2022年,集團相繼引進曼秀雷敦旗下樂敦瑩品牌新品、康萃樂女性益生菌,並取得帝斯曼旗下藻油領導品牌Life’sDHA中國總代理權,包括其旗艦店經營權、跨境電商及中國線下經銷權;集團合資經營的佛慈系列產品與香港華潤堂及香港裕華國貨等連鎖合作,全線上架33款產品,產品組合進一步豐富。同時,集團不斷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對現有產品更多適用症進行二次開發研究,與香港知名院校建立科研項目,把握老齡化社會的健康需求及疾病譜發展趨勢,用科技力量為產品賦能,持續豐富集團產品組合。另,期內集團完成收購法國Innopharm,助力集團加快引進歐洲優質健康食品和品牌產品,其中魚油類、葡萄籽類及葉黃素類、助眠類產品有望2023年上市。醫療器械研製能力增強,東迪欣發展加速。集團非全資附屬子公司深圳市東迪欣科技有限公司持續推進生產線自動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年內,集團通過嚴控產品質量、推進智能化製造,積極拓展客戶,多渠道市場營銷,令得東迪欣醫療器械產品於海內外市場均取得新突破。海外市場上,期內東迪欣通過參展德國Medica國際醫療器械展簽訂了多份國際銷售訂單,其醫用專業台式機獲美國市場上萬家供應商優秀獎,兩款紅外線體溫計獲法國著名期刊雜誌推薦。國內市場上,東迪欣加大自主品牌(NU-TEK)的投入與營銷。截止2022年底,NU-TEK已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並通過招投標方式成功進入國內超120多家甲級醫院及眾多的門診、康復理療機構。集團將繼續推動東迪欣成為世界領先物理康復設備供應商。龍德健康產業園投產在即,助力集團五五戰略目標早達成。期內,集團龍德健康產業園已順利封頂,並先後入選深圳市龍崗區寶龍生物醫藥發展先導區過渡園區、龍崗青年科學研究院生命健康專業園區、深圳市先進製造聯合會醫療器械專業園區。集團將著力將龍德健康產業園打造為產、學、研、投、融、商一體化運營平台,充分發揮集團商業化優勢,為合作夥伴提供增值服務和附加價值,加速孵化醫藥項目及品牌的培育,不斷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產品與服務,助力五五戰略目標早日達成。展望2023年,物業估值下調及股利稅預提等非經營性因素不再發生,且2023年穩定的經營環境下將促進集團傳統OTC產品線全面恢復及增長;同時,集團InnoPharm項目、龍德項目逐步踏入發展正軌,集團有望取得更好發展。未來,金活醫藥將繼續圍繞五五戰略規劃內容深化各子戰略的執行,繼續搭建多元化業務主體、蓄力大健康事業發展,大力推動龍德健康產業園早日投入使用、建立示範效應,並積極推動港藥落地項目進一步發展、持續豐富產品組合、提升品牌運營規模。同時,集團將推動自主品牌產品上市、做強做大電商業務,加強醫療器械的研發投入,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另外,集團也將聚焦相關多元化產業投資,並完善內部短中長激勵手段,多方位保障五五戰略目標實施,從而為股東創造更好回報。關於金活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金活醫藥集團(股份代號:01110.HK)二十多年來致力於搭建完善的醫藥大健康產業上下游供應鏈體系,目前業務區域遍佈全國34餘省市。為適應消費升級的新常態,金活醫藥全面構建線上線下新零售生態圈。旗下深圳金活醫藥主要在中國從事品牌進口藥品及保健品的代理,經銷代理了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喇叭牌正露丸、金活依馬打正紅花油、美國康萃樂益生菌等多種名牌健康產品,在業界確立了名牌代理地位。如欲獲得更多資料,請瀏覽http://www.kingworld.com.cn。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歐康維視公佈2022年全年業績

HONG KONG,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中國領先眼科醫藥平台公司 — 歐康維視生物 (「歐康維視」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1477.HK),今天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全年業績。面對疫情起伏,充滿挑戰與機遇的2022年,歐康維視依然秉承著其「勇氣和光明」的理念,取得可喜的年度成績。由於 公司核心產品的商業化,使其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加上其他多項主要眼科產品的銷售收益增加,年度收入錄得159.0百萬元(人民幣,下同),較2021年的56.1百萬元同比大增183.1%,綜合毛利率約64.7%;年度內研發開支184.3百萬元,較2021年增加9.0%。年度內,公司本公司擁有人虧損為402.6百萬元,因年度內並無與第三方交易產生的一次性收益,公司根據股份激勵計劃向僱員及顧問進一步授予購股權、獎勵及受限制股份單位,導致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增加。2022年,公司持續加速藥物在中國眼科市場的醫院滲透,覆蓋全國8,171家醫院,其中三級醫院為1,384家,商業團隊人數為191人,已完成全國商業網絡覆蓋。年度內,歐沁及埃美丁的銷售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別增長64%及199%。公司在年內持續推進研發進展,其核心產品優施瑩®(OT-401)的NDA於2022年6月提前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慢性NIU-PS及在中國商業化,隨後於2022年12月正式上市並完成首針注射,這是中國第一個完全基於真實世界研究和海外臨床資料獲批的藥物。優施瑩®的獲批上市不僅在中國藥品註冊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還體現了公司的研發力量,同時亦有望為公司2023年的銷售業績帶來有力支撐。此外,具有抗敏特性的強效及高選擇性組胺H-1受體拮抗劑ZERVIATE®(OT-1001)的III期臨床試驗已達到主要臨床終點並取得積極結果;公司自CDE獲得了適用於糖尿病黃斑水腫的ILUVIEN®(OT-703)的III期臨床試驗批件,從而使公司在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的藥物總數達到了6種,大大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同時,公司已順利完成OT-202的I期臨床試驗,並在一次研究員會議上進入II期臨床試驗。OT-202作為多年來中國自研的全新靶點且臨床進展最快的全新化合物眼藥之一,一直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OT-202專案的順利推進也證明了公司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公司其他研發管線也在過去一年不斷發展中,用於控制近視的新藥OT-101(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全球III期臨床試驗中國區受試者入組已完成,這有望大大加快此藥的研發註冊進程以使其儘早説明到中國的近視患者。公司擁有強勁的商業化實力,並於年內建立了完整的行銷推廣體系。在該體系的支持下,公司在成立的第四年,就完成了總銷售收入過億的目標,同時公司的銷售效率也在進一步提高。得益於公司在眼科藥物領域強大的商業化網絡,公司獲得了暉致全部眼科產品線在內地醫院的推廣權力,從而使公司牢固了其在中國青光眼和抗過敏關鍵領域的領先地位,截至年內,公司的已商業化管線產品達到了14個。此外,歐康維視蘇州工廠於2022年5月開始中試及工藝驗證批生產。該工廠以其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能夠達到全世界領先的製造水平的生產標準,保證了公司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蘇州工廠的建成投產,為公司進一步提高銷售,降低成本,穩定供應,增強盈利能力作出了堅強的保證,展示出歐康維視的製造能力,同時進一步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並為未來藥物生產國際化合作的潛在機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展望2023年,公司將加快推進在研新品的註冊上市,同時也將有更多的自研產品進入臨床,保持完整的產品梯度,從而使公司的產品線繼續領先於同行。歐康維視的商業團隊將圍繞著核心產品優施瑩®的上市,加強學術推廣的廣度和深度,力爭使公司的銷售繼續保持倍數的增長。在研發方面,公司將至少有兩個新產品進入註冊階段,保持新產品持續上市的節奏。在製造和生產方面,蘇州夏翔工廠將實現商業化批量生產,以保證供應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同時,隨著團隊的穩定和磨合期的結束,公司也將致力於打造歐康維視獨特的企業文化,以保障下一階段的持續發展和壯大。歐康維視生物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劉曄先生表示:「作為一家年輕的生物製藥公司,歐康維視即將迎來第五年,借著2023年大環境的好轉,公司將繼續敢為人先,一如既往地以超越常規的速度發展,以強勁實力繼續拋離競爭對手,並持續加速發展。」關於歐康維視歐康維視生物是一家中國眼科醫藥平台公司,致力於識別、開發和商業化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的眼科療法。公司的願景是提供世界一流的藥物整體解決方案,以滿足中國眼科醫療的巨大需求。公司相信,公司具有明顯先發優勢的眼科醫藥平台將令公司在中國眼科業界取得領先地位。截止目前,公司已擁有眼前及眼後段24種藥物資產,建立起了完整的眼科藥物產品線,11款產品處於商業化階段,6款產品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核心產品優施瑩(0.18mg氟輕鬆玻璃體內植入劑)已在國內獲批上市。2020年7月10日,歐康維視生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477。有關歐康維視生物的更多資料,可流覽https://www.ocumension.com/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滙盈控股公佈2022全年業績

HONG KONG,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香港完善及一站式金融服務機構滙盈控股有限公司(「滙盈控股」,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0821.HK)欣然宣佈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的全年業績。於年度內,集團致力擴充資產管理業務以提高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推出虛擬資產銷售及推廣業務,以達致業務多元發展。於年度內,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或「疫情」)之影響持續,世界經濟瀕臨衰退,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及各國央行之貨幣政策收緊,導致香港金融市場前景黯淡和不明朗。面對全球和香港金融市場的挑戰,集團的綜合收益按年減少約19.1%至約73.3百萬港元(2021年:約90.6百萬港元)。集團錄得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度虧損約1億7,810萬港元(2021年: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度溢利約15.2百萬港元),主要是由於收益減少,加上財務資產之已變現及未變現虧損金淨額約1億7,170萬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則錄得已變現及未變現收益淨額約為32.9百萬港元。來自持續及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每股基本虧損為8.57港仙(2021年:來自持續及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每股基本盈利為0.81港仙)。滙盈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符耀文先生表示:「對全球資本市場而言,今年是相當動蕩的一年,且波動亦有所加劇。在全球及香港金融市場,經濟環境低迷,不明朗因素持續攀升。在此背景下,我們加大力度提升自身在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繼建立專業的銷售及推廣團隊以拓寬銷售管道後,我們亦與大型企業,特別是科技領域的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業務回顧金融服務業務於年度內,金融服務業務仍是集團的核心業務,並貢獻集團總收益的約96.8%。受累於經濟環境惡化,此業務分部收益同比下降約21.4%至約71.0百萬港元(2021年:約90.3百萬港元)。於年度內,集團繼續透過滙盈證券有限公司(「滙盈證券」)提供本地及海外證券交易、衍生工具及其他結構性產品買賣、配售、包銷及保證金融資,並繼續透過滙盈財務有限公司(「滙盈財務」)提供融資服務。除繼續為多家香港上市公司擔任集資活動之配售代理及包銷商外,集團繼續提供企業融資顧問服務,包括透過滙盈融資有限公司(「滙盈融資」)提供併購顧問服務,以及透過滙盈秘書服務有限公司(「滙盈秘書服務」)提供公司秘書服務。自營買賣業務由於環球及香港股市表現欠佳,集團在年度內錄得的分部收入約250,000港元,按年減少12.0%(2021年:約284,000港元)。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於香港上市之股本證券(屬持作買賣財務資產)約300.6百萬港元(2021年12月31日:約423.5百萬港元)。虛擬資產銷售及推廣業務於維持傳統金融服務業務發展的同時,集團亦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業務發展機會,以及物色新的收益增長動力,以擴大其業務組合。集團於2021年12月開展虛擬資產銷售和行銷業務,此後憑藉重大努力及資源推進業務發展。於年度內,集團繼續加強與騰訊之合作,並成為了其選定之合作伙伴之一。集團亦與經銷微軟產品的香港經銷商展開合作,合作銷售Xbox相關虛擬資產。展望展望未來,經過多年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動盪,預計全球股市於2023年將繼續不景。從正面角度看,加息步伐放緩及後續通脹逐漸降溫,再加上中國已於近期重開邊境,將為集資提供更有利的環境,並為中國經濟反彈鋪路。為加速發展金融服務業務,繼2022年11月提出收購安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Anli Investment Fund SPC的建議後,集團已於2023年3月就收購事項取得股東批准。此項收購預計將有助擴大集團之客戶基礎,拓展其資產管理業務並提高其資產管理服務之質素,從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此外,在加強與合作夥伴(尤其是科技巨頭騰訊)之戰略合作的同時,集團將分配更多資源發展虛擬資產業務,旨在加強其與集團其他業務之協同效應,並提高該業務板塊的盈利能力及市場份額。集團亦將探討虛擬資產市場之趨勢,以推動虛擬資產之推廣、知識產權合作及推廣合作之發展。符先生總結:「為擴闊收入來源及開拓新的增長動力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集團將採取穩步拓展金融業務及虛擬資產業務的經營策略。集團將提升服務質素,以具競爭力的價格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產品,同時通過尋找合適的收購和投資目標擴大集團服務規模,以保持其市場競爭力。憑藉我們豐富的經驗及全面的金融產品及服務組合,我們將繼續為股東及投資者創造最大價值。」有關滙盈控股有限公司 滙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821.HK)於2001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創業板上市,並於2008年成功由創業板轉至主機板,為大中華地區頂尖的金融服務集團,主要從事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及產品,專業領域涵蓋(i)提供金融服務,包括證券、期權經紀及交易業務、融資服務、企業融資及其他顧問服務、資產管理及保險經紀業務;(ii)自營買賣業務;及(iii) 虛擬資產銷售及推廣業務。有關更多資料,請瀏覽:www.vcgroup.com.hk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思捷環球公佈二零二二財政年度全年業績

HONG KONG,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思捷環球」或「集團」;股份代號:00330) 公佈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 經審核之全年業績。公司今年面對不利的經濟環境,尤其在德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以及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均促使能源價格及通脹大幅飆升,這引致利率上升和貨幣波動,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為應對此等挑戰,管理團隊持續專注於提高營運效率,同時減少過季庫存,為重新推出品牌做好積極準備。在此環境下,集團於本年度錄得總收入70.63億港元及毛利率40.7%,分別較相應年度下降15%及7.9個百分點。儘管如此,集團於本年末基本維持無債務,並錄得現金、銀行結餘及存款總額20.12億港元。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兼營運總裁PAK William Eui Won先生表示:「儘管我們的表現受到眾多外來因素影響而有所放緩,但公司和管理團隊仍為復甦而持續奠定穩健的基礎。公司於年內已實行一系列措施,此外,令人期待的2023年新計劃亦已準備就緒,新計劃與零售、全渠道、營銷、產品和資訊科技方面相關。」2022年措施及2023年新計劃亮點重啟美國市場:公司於2022年年底將其全球創意總部遷至紐約市。紐約市的新總部管理品牌的全球設計團隊、品牌推廣團隊、創意及營銷團隊,以及設有陳列室和照相館。公司以品牌起源的精髓重新定義ESPRIT的全球形象成三大重點 ─ 俏皮、現代和酷。公司將透過具創意的方針和品牌推廣體現此三大品牌重點。ESPRIT於洛杉磯比華利山及紐約市蘇豪區設快閃店以慶祝重返美國市場,為ESPRIT於2023年年中重新推出官方品牌鋪路,品牌將專注於為當今消費者提供現代化的品牌傳承及價值,引起不同世代的共鳴。零售:公司在洛杉磯、紐約、香港和首爾成功開設快閃店的基礎上,計劃於2023年內開設更多快閃店。美國第一間旗艦店將於2023年第三季度在充滿時尚感的洛杉磯羅伯遜大道開業,公司正將全新的零售店設計整合到新店和現有店中。另外,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ESPRIT旗艦店則迎來十多年來首個翻新工程,預期將於2023年年中完成。全渠道: 公司於2022年落實其全渠道戰略,從2023年起加強ESPRIT的全渠道商務能力,打造高度個性化的客戶體驗。全渠道戰略的核心要素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數碼技術和實時數據的全渠道商店,這不僅支持零售業務,更重要的是有助提升客戶體驗。全渠道平台還包括新的會員計劃、遊戲化元素和超個性化的獨一無二購物體驗,可無縫連接線下和線上。ESPRIT於幾個新的主要市場推出專用網店,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南韓、香港、台灣、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等,同時亦已在多個亞洲國家推出ESPRIT流動應用程式以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產品: 公司致力透過專注於設計、款式和質量,據其根源將ESPRIT重新定位。新產品設計將俏皮、現代和酷的品牌基因轉化為產品方向,配合精簡的現有供應商及內部跨職能協作(從設計、產品規劃到採購) ,以優質的面料重點呈現。除了開發適合所有身形剪裁的新款式外,公司還就現有款式作密切審查和評估,以提供一致性的最佳款式。主席及執行董事邱素怡女士總結:「在充滿挑戰的全球商業環境中,這些持續進行中的措施以及2023年的新計劃都是思捷環球增長的戰略機遇。公司擁有穩固的財務基礎和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使我們能在良機出現時進行投資。我們有信心可為公司建設更光明、更成功的未來。」關於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在基本的積極願景推動下,Susie和Doug Tompkins夫婦於1968年在加州創立ESPRIT。受60年代革命思潮啟發,思捷環球建立出清晰的品牌理念 ─ 經常擁抱真實的生活和相聚。思捷環球的成功故事建基於透過悠閒的剪裁、優質的必需品及精心挑選的時尚衣飾傳遞歡樂,同時堅守可持續發展、平等及自由選擇的核心價值。在90年代初期,當「環保時裝」尚未興起前,思捷環球便率先推出首個以100%有機棉製造產品的環保系列,更以自家團隊取代模特兒,體現出「Real People Campaign」的真義。思捷環球於一九九三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ESPRIT 代表著另一次的時尚革命,影響我們與環境互動的方式,為我們所愛的事物創造快樂與關懷 ─ 「ESPRIT de Corps」的真正精髓。思捷環球發展足跡遍佈全球超過30個市場,香港為其行政總部,而紐約市則為其品牌創意總部。有關媒體詢問,請聯絡:縱橫公共關係顧問集團有限公司 蘇嘉麗 電郵:sprg_esprit@sprg.com.hk / heidi.so@sprg.com.hk 投資者關係: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呂佩怡電郵:jennifer.lui@esprit.com 本檔所含資訊並不是公開發行之證券。此等資訊並不包含或構成在美國境內或向任何「美國人士」(定義見一九三三年美國證券法(經修訂,「證券法」)S 條例)出售證券的要約。本文件所述的證券並未且將不會根據證券法登記,亦不可在未根據證券法登記或根據證券法獲得豁免的情況下在美國境內提呈或出售。前瞻性陳述本新聞發佈載有前瞻性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受多種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影響,包括但不限於我們將公司業務轉型、對本公司業務作出重大投資及在日後達到可持續利潤等計劃的多項陳述,以及我們不時所識別的風險與因素。雖然就本集團所知,相信本文件所述的預測、信念、估計、預期及/或計劃乃真實,但是實際事件及/或結果可能相差甚遠。本集團不能向閣下保證該等現時的預測、信念、估計、預期及或計劃會最終證實是正確,閣下亦不應過份倚賴該等陳述。除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或任何其他適用的法律及規例所規定外,本集團並無責任公開地更新或修訂載於本檔的前瞻性陳述不論由於新資料、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的緣故。本文檔中所載的所有前瞻性陳述已為該等警示性陳述清楚表明。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中國中車2022年經營業績穩中向好

HONG KONG,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3年3月30日,中國中車(股份代號:1766)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回顧年內」)的全年業績。2022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原材料價格波動等不利因素,中國中車聚焦實現高品質的穩增長,全面推進「十四五」戰略落實落地,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取得了穩中向好的經營業績。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229.3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116.53億元,同比顯著增長13.11%。2022年12月末,公司合併資產總額為人民幣4,421.40億元,增幅為3.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人民幣1,550.41億元,增幅為4.35%;資產負債率56.80%,比年初減少0.49%。此外,公司於回顧年內新簽訂單約人民幣2,791億元,其中國際業務新簽訂單約人民幣509億元;期末在手訂單約人民幣2,501億元,其中國際業務在手訂單約人民幣989億元。2022年,中國中車全力推進業務佈局和商業模式創新,「產品+」「系統+」建設不斷深化,以軌道交通裝備為核心、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的多元業務架構更加均衡,鐵路裝備業務優勢不斷鞏固,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持續壯大,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新業務多元拓展,滿足和引領了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在2022年度,公司品牌價值達1,341億元,位列國內機械設備製造行業第一名。公司連續6年獲得中國國家主權級信用評價。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國際業務健康發展表現亮眼2022年,公司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有效應對超出預期因素衝擊,圍繞核心業務、支柱業務、支撐業務、平台業務、培育業務全力推進業務佈局和商業模式創新,公司規模效益指標持續位居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前列,軌道交通裝備業務收入穩居全球第一,風電裝備、高分子複合材料等進入國內前列。公司主營業務中,鐵路裝備業務、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新產業業務、現代服務業務在2022年分別取得831.80億元、557.29億元、771.10億元、69.20億元的營業收入,佔總收入的37.31%,25.00%,34.59%,3.10%。值得注意的是,新產業業務表現突出,營業收入為人民幣771.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36%,主要受益於產業發展業務的收入增加。國際新簽訂單大增,全球化裝備龍頭加速升級公司軌道交通出口業務持續鞏固,雅萬高鐵綜合檢測列車成功試驗運行,中老鐵路安全運營滿1周年。持續聚焦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業務,重點推動風電裝備產品「走出去」。持續創新國際業務商業模式,具有軌道交通特色的系統解決方案在全球逐步獲得認可與落地,「十四五」國際業務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走出去」模式不斷成功實踐,實現國際市場可持續拓展。DLS業務取得發展,成功中標墨西哥蒙特雷4/5/6號線項目、瓜達拉哈拉輕軌4號線項目和哥倫比亞麥德林80大道輕軌項目。墨西哥城地鐵1號線專案入選全球PPP專案論壇十大經典案例。年報透露,2022年國際業務新簽訂單約509億元,同比增幅非常強勁,達45.43%;期末國際業務在手訂單約989億元。目前,中國中車產品服務全球116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境外動車組、城軌地鐵業務量顯著增加,帶來中國中車在中國大陸之外的其他國家/地區的業務收入達243.82億元,比上年增長21.70%,實現了國際化經營的穩步健康發展。科技自立自強成果豐碩,穩中求進可持續發展2022年,中國中車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堅持科技創新戰略核心地位,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技術和產品升級,持續增強創新驅動能力,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回顧年內,中國中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達131.30億元。重大產品研製成效顯著,「瑞雪迎春」復興號智慧動車組圓滿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新型「復興號」高速動車組創交會時速870公里的世界新紀錄;時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統示範專案具備線路試驗條件;3,000馬力節能環保型調車機車(輕混)、BH1型冷藏車取得型號許可和製造許可;系列化中國標準地鐵列車專案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驗收;自主研發的10MW海上半直驅永磁風電機組「海平面一號」成功下線、實現並網,7.15MW陸上雙饋風電機組「飛鷹一號」實現批量生產。公司榮獲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3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6項。積極爭取國際國內標準主動權,年內主持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項、國家標準69項、行業標準20項,在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大力開展專利申報工作,全年申請專利5,374項,在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榮獲金獎1項、銀獎4項、優秀獎3項。堅持數位化轉型驅動高品質發展,大力推進智慧製造,獲批工信部2022年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項目4個,獲評智慧製造示範工廠5個、智慧製造優秀場景2個,建成智慧化產線21條。展望未來,孫永才董事長表示:「2023年是中國中車實施『十四五』戰略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之年。中國中車將以鬥爭精神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擘畫未來,錨定世界一流企業目標,緊扣高品質發展主線,奮力推進『七個新突破』,確保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彰顯新擔當新作為,以更好的發展、更優的業績,回饋社會、回報股東、造福員工。」傳媒查詢: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馮嘉莉/王佩/張巧怡電話:(852) 3150 6788傳真:(852) 3150 6728電郵:crrc@pordahavas.com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ESPRIT Announces Annual Results for FY 2022

HONG KONG, Mar 30, 2023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ESPRIT HOLDINGS LIMITED (the "Company", 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ESPRIT" or the "Group;" HKEx: 00330) has announced its audited financial annual results for the year ended 31 December 2022 (the "Year"). The Company has faced an unfavourable economic environment...

Apollomics, a Company Developing Novel Oncology Therapies to Address Difficult-to-Treat Cancers, Announces Closing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and Listing on Nasdaq

FOSTER CITY, Calif., Mar 30, 2023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Apollomics Inc. ("Apollomics" or the "Company"), a clinical-stage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developing multiple oncology drug candidates to address difficult-to-treat and treatment-resistant cancers, today announced the completion of its business combination (the "Business Combination") with Maxpro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Maxpro",...

提質升級,著眼未來 中遠海控以歷史最優業績夯實轉型發展基礎

EQS 新聞 via SEAPRWire.com / 2023-03-30 / 20:58 UTC+8   提質升級,著眼未來 中遠海控以歷史最優業績夯實轉型發展基礎 (2023年3月30日,上海)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控」或「公司」)(上交所股票代碼:601919;港交所股票代碼:1919)今天公佈2022年度業績。   2022年,中遠海控克服各種困難,再創歷史最佳年度業績。全年息稅前利潤(EBIT)同比增長29.77%至人民幣1,707.78億元;稅前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0.54%至人民幣1670.97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6.4%至人民幣1,313.38億元。 中遠海控通過加快數字化供應鏈建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加強資本運作,有力提升補鏈拓鏈能力,進一步增強運營質量和抗週期能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降至50.46%,較期初下降6.22個百分點,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 公司董事會建議派發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1.39元(含稅),連同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幣2.01元(含稅),全年派息率約為50%。   2022年,面對外部環境的起伏不定,中遠海控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圍繞「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台」這一定位,全力為客戶提供「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全球化發展、供應鏈建設、數字化賦能、綠色低碳轉型獲得了重大進展,有效抵禦了各種風險,再度刷新創效紀錄。   全球化發展呈現新格局 2022年,中遠海控攜手海洋聯盟成員發佈DAY6、DAY7航線產品,進一步穩固聯盟合作機制,充分發揮運力資源最大價值,鞏固東西幹線優勢,持續加強區域市場、新興市場和第三國市場的開發力度,打造市場上頻率最高、覆蓋最廣、質量最優的航線服務,並結合集裝箱市場加快「正常化」的走勢,採取精準經營策略,促進長約客戶履約,有力支撐航線效益,有效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   供應鏈升級駛入快車道 2022年,中遠海控加快業務轉型升級速度,有效助力客戶暢通供應鏈。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量同比增長29%,在海南洋浦港裝卸的箱量同比增長38%。中歐陸海快線取得新突破,形成鏈接中東歐10國的海鐵聯運環形圈。比雷埃夫斯、阿布扎比、巴拿馬、哥倫比亞等多地海外倉佈局不斷完善,供應鏈物流拖車平台投入運營,創新整車出口運輸服務模式,使全鏈路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速。   數智賦能迭代進階 2022年,中遠海控積極引領航運數字化創新變革,為全球客戶打造更富效率的集裝箱供應鏈服務體系。GSBN「無紙化放貨」產品登陸歐洲,區塊鏈電子提單正式發佈,促進全球貿易高效運作;SynCon Hub電商平台數字化供應鏈產品上線,成為新的價值增長點;船用物聯網系統的推出,樹立全程智能冷箱物流專業解決方案新標杆;天津集裝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全面投產運營,彰顯公司港口自動化水平和運營效率達到新高度。   資本運作鏈接上下游 2022年,中遠海控圍繞主業開展一系列資本運作項目,不僅提升自身運營及收益質量,更為加快實現轉型升級提供資本動力引擎。通過參股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公司,引入上汽總公司作為公司戰略投資者,提升持有上港集團、廣州港、中遠海運港口的股份等股權合作,以資本為紐帶,進一步深化港航物流協同,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的深度融合。   綠色低碳深植價值觀 2022年,中遠海控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長期潛在需求,進一步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雙品牌24,000標準箱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的投資建造,船用生物燃料的創新探索,對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計算規則和碳強度指標(CII)評級規則的實施,集裝箱泊位岸電使用的大力推廣,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在武漢碼頭的推進,綠色低碳全鏈服務產品的設計,綠色供應鏈運輸新路徑的鋪設,均有效促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化。 展望2023年,集裝箱航運業既面臨需求增速放緩、貿易格局演變、脫碳進程提速等長期課題,也面臨行業競爭加劇、運力供給增加的現實考驗。但同時,中國積極推動經濟復蘇和進一步深化改革開發的相關舉措,將為世界經濟恢復註入動力。 有鑒於此,中遠海控2023年將以服務客戶為根本宗旨,加快匹配客戶日益多元化、網絡化、數字化、低碳化的服務需求,並重點在以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完善全球佈局,持續拓展新興市場、區域市場和第三國市場,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助力客戶「貨暢其流」,在互信合作中鞏固與廣大客戶的強鏈接。 二是強化數智賦能,加快推進與客戶系統的對接,發揮自身投資平台功能,投資、建設、運營一體推進,加快推動數字化供應鏈建設落地,為客戶提供更多智能化、可視化的全鏈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 三是落實成本管控,強化雙品牌中後台一體化運作,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增強主業競爭力。 四是加快綠色轉型,做好船隊整體穩步實現低碳綠色轉型的路線儲備,並通過優化運力排布、推進船舶技改等,為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放眼未來,中遠海控將積極應對全球經貿變局,加快推進主業轉型升級,努力為千行百業提供低碳、智能、可靠的集裝箱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為全球貿易搭建高效、順暢、安全的流通體系,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關於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控」,股票代碼:601919.SH;01919.HK)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旗艦上市公司。公司於2005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於2007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公司主營集裝箱航運業務和碼頭業務,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和控股子公司東方海外國際(0316.HK)經營集裝箱船舶共512艘,約292萬標準箱;通過控股子公司中遠海運港口(1199.HK)在全球37個港口經營220個集裝箱泊位,年設計處理能力1.41億標準箱。中遠海控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的集裝箱航運綜合服務提供商,不斷完善全球網絡佈局,提升經營質量,努力為客戶提供服務,為股東創造價值。  ...

華訊有效控制成本及提升產品組合 2022年溢利上升61.6%

HONG KONG,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領先電子產品生產商及節能業務解決方案供應商華訊股份有限公司(「華訊」或「集團」)(股份代號:833)今天宣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2022年」或「回顧年」)。2022年,集團的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由2021年的69,300,000港元增加至112,100,000港元,而總毛利上升68,400,000港元至328,600,000港元。2022年整體毛利率上升至19.0%,主要由於集團持續著力收緊控制生產成本及間接開支、整體平均毛利率較高產品的銷售佔比上升,及保修撥回所致。受電子產品銷售額增加推動,總營業額輕微上升4.6%至1,732,100,000港元。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連同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二零二二年度已付或應付股息總額將為每股4.0港仙。來自銷售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仍是集團的主要收益來源,有關收益包括電子製成品、塑膠模具及元件以及電子產品的其他元件的銷售。在電子產品中,灑水控制器產品的收益增長約153,100,000港元至761,400,000港元。對講機產品銷售額上升約25,100,000港元至173,100,000港元。就地區市場而言,美國客戶仍然為集團產品及服務的主要市場,並佔2022年收益總額約74.8%(2021年:74.0%)。展望未來,儘管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管制措施已經放寬,但由於存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人民幣兌美元及港元的外匯波動、高通脹風險及利率上升等因素,集團預期具挑戰的營商環境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集團將繼續努力管理該等因素及加緊控制生產成本及間接開支,並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實現毛利率最大化。在專注核心電子產品的同時,集團將與香港、中國及海外的現有及潛在客戶共同開拓新產品及新項目的機會,為所有股東提供更佳回報。有關華訊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33)華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設計及生產多款高質量且時尚的電子產品、供應生物柴油及節能煤氣爐頭產品,以及提供節能業務解決方案。本公司為明晟(「MSCI」)香港微型指數成份股。有關詳情,請瀏覽網頁 http://www.alltronics.com.hk/。 新聞垂詢:縱橫財經公關顧問有限公司李惠兒 電話:+852 2864 4834 電郵:vicky.lee@sprg.com.hk張嘉璐 電話:+852 2114 2200 電郵:carol.cheung@sprg.com.hk許荔鑫 電話:+852 2114 4109 電郵:betty.xu@sprg.com.hk公司網址 www.sprg.com.hk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冠科美博(Apollomics Inc.)宣佈完成和SPAC Maxpro合併,並在納斯達克上市

FOSTER CITY, Calif.,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冠科美博 (Apollomics Inc.),一家臨床階段的開發多個抗腫瘤候選藥物以解決難以治療和治療耐藥的癌症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佈完成與Maxpro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Maxpro”,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MAC)的業務合併。冠科美博的A類普通股和認股權證預計將於今天(2023年3月30日)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開始交易,代碼分別為“APLM”和“APLMW”。該業務合併於2023年3月20日獲得Maxpro股東的批准,將為公司帶來2365萬美元,用於推進各候選藥物的研發。冠科美博的使命是提升難以治療的高死亡率癌症患者的治療效果。公司目前有九個新型抗腫瘤候選藥物研發管線,其中六個處於臨床開發階段。通過靶向治療、腫瘤免疫藥物和其他創新療法,公司的創新候選藥物有潛力治療多種癌症,包括肺癌、腦癌、急性髓系白血病和其他實體瘤。冠科美博預計今年將得到vebreltinib(APL-101,一種高度特異性c-Met抑制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其他c-Met異常實體瘤的全球2期多佇列臨床試驗的結果,公司認為這可能支持其首次向美國國家藥監局(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同時獲得其他適應症的臨床資料。冠科美博也正在中國開發E-selectin抑制劑uproleselan(APL-106)作為化療的聯用藥物,以增強化療對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成年患者的治療效果。美國FDA授予冠科美博在美國的合作夥伴GlycoMimetics公司的uproleselan突破性療法認定,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也授予其在中國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公司預計將於今年完成APL-106在中國臨床3期的患者招募。冠科美博董事長兼CEO余國良博士表示:“成為上市公司是我們造福全球難治癌症患者的重要里程碑。我們現在擁有的資金有助於推進腫瘤研發管線,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療法和希望。”Maxpro首席執行官陳鴻榮(Moses Chen)表示:“我們很高興與冠科美博完成業務合併。我們相信,公司的尖端候選藥物將為投資者帶來價值,同時提升難以治療的高死亡率癌症患者的治療效果。”業務合併後,冠科美博將繼續由擁有300多項專利的連續創業者和傑出科學家余國良博士擔任CEO兼董事會主席。 冠科美博執行領導團隊還將包括:-- 冠科美博聯合創始人Sanjeev Redkar博士,將繼續擔任總裁並擔任董事;-- 王麗娟(Jane Wang)博士,將繼續擔任首席科學官;-- 余健鴻(Peony Yu)博士,將繼續擔任首席醫療官。除了余國良博士和Sanjeev Redkar博士外,冠科美博的董事會還將包括:王健(Jonathan Wang)博士,Kenneth C. Carter博士,陳鴻榮(Moses Chen)博士,張望(Wendy Hayes)(MBA),Glenn S. Vraniak (MBA)。顧問EF Hutton 擔任Maxpro的資本市場顧問和獨家融資券商。Nelson Mullins Riley & Scarborough LLP擔任Maxpro的法律顧問。White & Case LLP 擔任Apollomics的法律顧問。關於冠科美博(Apollomics Inc.)冠科美博(Apollomics Inc.)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腫瘤靶向和腫瘤免疫單藥及組合療法,在美國加州福斯特市和中國杭州市、上海市均有運營實體。公司目前擁有九個候選藥物,其中六個處於臨床研究階段。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 www.apollomicsinc.com關於前瞻性陳述的警示性聲明本新聞稿包括構成聯邦證券法所指的“前瞻性陳述”的陳述,包括經修訂的《1933年證券法》(“證券法”)第27A條和經修訂的《1934年證券交易法》(“交易法”)第21E條。 除本新聞稿中包含的當前或歷史事實陳述外,有關公司未來財務業績以及公司戰略、未來運營、收入指導、預計成本、前景、計畫和管理目標的所有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在本新聞稿中使用時,“可能”、“將”、“有潛力”、“有望”、“相信”、“預計”、“預測”等詞語,此類詞語的否定詞和其他類似表達旨在識別前瞻性陳述,但並非所有前瞻性陳述都包含此類識別詞。這些前瞻性陳述基於管理層對未來事件的當前預期和假設,並基於有關未來事件結果和時間的當前可用資訊。冠科美博提醒您,這些前瞻性陳述受到許多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影響,其中大部分難以預測,其中許多是冠科美博無法控制的。此外,冠科美博提醒您,本新聞稿中包含的前瞻性陳述受到未知風險、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包括:(i)美國和中國任何現行或新的政府法規對冠科美博運營和冠科美博證券持續上市的影響; (ii)無法取得成功的臨床結果或獲得協力廠商智慧財產權的許可,以便將來發現和開發冠科美博的腫瘤學專案;...

碧瑤綠色2022年度淨利潤*大增3.2倍 手頭合約激增67%至約36億 創歷史新高

HONG KONG, Mar 30, 2023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碧瑤」或「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欣然宣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年內,集團收益為約17.9億港元,較去年增加約40.8%。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約為53.7百萬港元,較去年大增約3.2倍。董事會建議派付本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業務回顧及展望2022年,集團獲得共30.8億港元新合約,手頭合約激增約67.3%至約35.9億港元(於2022年12月31日),創集團歷史新高。年內,清潔業務作為本集團的核心業務繼續錄得可觀增長,收益較去年大增約61.2%達至約13.3億港元。年內,集團獲得多份街道清潔服務合約,總值約19.9億港元,將集團為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街道清潔服務版圖擴展至全港共八區,服務總人口超過280萬,標誌碧瑤於香港清潔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廢物管理及回收方面,集團繼續擴大營運能力及回收品收集網絡。集團於年內獲得食環署兩份新廢物收集服務合約,總價約1.4億港元。集團作為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為香港處理超過5,000個回收點(包括塑膠、玻璃樽、金屬、廢紙)。除此之外,碧瑤於年內獲環保署為期33個月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服務合約,為香港東區、觀塘區及中西區提供塑膠收集服務。此外,碧瑤亦為香港眾多環保署轄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智能塑膠樽回收機(「入樽機」)及不同機構,提供回收服務。另外,碧瑤分別為港島、新界及離島提供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服務。「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將於2023年下半年正式推行,預計回收量將快速增長。為應付預期塑膠回收量的增加,集團於旗下資源回收廠,引入一套全新及全自動高速塑料分揀設備,設備全面運行後,每年可處理超過10,000噸塑料,相等於4億個塑膠樽。憑藉多年豐富回收經驗及科硏創新能力,集團成功於年內獲環保署批出一份為期兩年的服務合約,為政府提供集團自主硏發的智能回收機及一個大數據分析平台,為香港資源循環回收打開新一頁,並引領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集團於年內獲得環保署首份使用生物科技(黑水虻)轉化技術解決香港雞糞問題的合約,項目現已投產。以上兩份綠色科技合約(智能回收機及生物科技轉化技術),為碧瑤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亦為將來集團高速發展綠色科技業務,帶來重大戰略意義。集團預計綠色科技業務將成為集團其中一個重要增長引擎。廚餘收集服務方面,集團於年內獲環保署批出兩份可回收廚餘收集服務合約(九龍區及新界西),總值約68.9百萬港元。迄今環保署共批出四份同類型合約,集團中標兩份,可見碧瑤在香港廚餘收集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園藝業務方面,集團於年內獲得香港科技大學東涌東海濱長廊提供園藝保養服務。蟲害管理業務部分,集團於年內中標食環署黃大仙區及大埔區蟲害管理服務合同,價值約1.5億港元。隨著企業對社會及環境議題日益重視,集團積極把「環境、社會、管治」(ESG)注入核心業務當中,透過推出「ESG+」方案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低碳廢物處理、廢物審計、循環回收、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服務、供應綠色產品等,並提供綠色╱ESG數據,有助大大提升企業客户作為上市公司客戶的ESG表現,有利安排綠色融資以及提升加入ESG指數成份股的機會。碧瑤主席吳永康先生指:「2022年是碧瑤出色的一年,淨利潤*激增3.2倍,手頭合約更創集團成立43年來的歷史新高,引證碧瑤多年來聚焦於有增長潛力的清潔、循環回收、綠色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相關業務,得到回報。参照2022年12月31日手頭合約,將會有約18.0億港元合約價值於2023年入賬,此金額已高於2022年度全年收入水平(17.9億港元),再加上2023年有機會獲得的新合約,在現今欠理想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下,本集團2023年的收入增長,實屬難能可貴。展望2023年,「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預計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行,預計政策推行後將進一步推動市民積極循環回收,刺激回收量大幅增加。加上隨著「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於今年逐步落實,到時法例實施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會將按金加在售價上,並於消費者退回塑膠飲料容器時退回按金。此法例將大幅增加塑膠飲料容器的回收量。這兩大計劃,預計將直接拉動碧瑤回收服務的業務量,為碧瑤多年來於回收服務建設的投資及競爭壁壘,提供吸引回報。」有關集團2022年度業績公告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www.baguio.com.hk/zh-HK/Investor%20Relations/Announcements%20and%20Notices*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本集團溢利碧瑤綠色集團簡介:碧瑤綠色集團(股份編號:01397) 成立於1980年,是香港最大的綜合環境服務集團之一,提供環衞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有機肥料及動物飼料生產、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等。集團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和跨國企業。集團努力不懈地提升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的表現,以推進集團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將香港推動成為更清潔、更綠色、更健康城市的願景。 Copyright 2023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Mazda Production and Sales Results for February 2023

HIROSHIMA, Japan, Mar 30, 2023 - (J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s production and sales results for February 2023 are summarized below.I. Production1. Domestic ProductionMazda's domestic production volume in February 2023 increased 19.8% year on year due to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passenger vehicles.[Domestic production of key model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