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君產業信託旗下朗豪坊商場舉辦迪士尼與彼思 ─ Fluffy Festival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持有花園道三號及朗豪坊物業的冠君產業信託(「冠君產業信託」或「信託」)(股份代號:2778)為迎接聖誕節的來臨,於朗豪坊商場推出一系列促進人流的推廣活動以促進消費。朗豪坊商場於2022年有30間新店開幕,出租率達100%,是疫情下香港少數能維持全數租出的大型購物商場。朗豪坊商場舉行的迪士尼與彼思 - Fluffy Festival大受顧客歡迎商場邀請了寵物主人參加「Fluffy Christmas Party」,推廣寵物友善的購物環境市民的生活模式及消費習慣已經隨着疫情的發展而改變,有見及此,朗豪坊商場亦調整經營策略,不斷完善商場內的租戶組合,現時餐飲服務比例約佔兩成,致力為本地顧客提供多元化的購買、餐飲及休閒生活體驗。近期朗豪坊商場有多間新餐廳登場,分別為主打台灣火鍋放題的#HAP好呷台灣火鍋,裝修新穎,身在香港也能享受台灣風味的火鍋。此外,以豪華露營為主題的Campsite將於聖誕後開幕,餐廳提供各種西式菜餚,並結合天然食材,讓食客可在露營特色的環境下,來一場嶄新的飲食體驗。喜歡「迪士尼」的朋友們,就一定不能錯過全港第一間香港迪士尼授權的嶄新零售體驗自拍館 ─ Good Moment,多個迪士尼場景配上擴增實境(AR)科技為顧客提供非一般的娛樂體驗。朗豪坊商場4樓通天廣場正舉辦迪士尼與彼思 ─ Fluffy Festival推廣活動,場內設有全港首創的6米高迪士尼彼思毛毛球聖誕樹,而是次設有「Chill Fluffy」期間限定店,售賣近300款迪士尼Fluffy系列新產品,開賣以來大受歡迎。朗豪坊商場為寵物友善商場,歡迎顧客帶著寵物同行。顧客只需把毛孩放進商場提供的寵物車或自備寵物袋,便可一起同遊朗豪坊,讓主人享受與寵物購物的樂趣。為了宣揚人與寵物共融的訊息,商場邀請了寵物主人參加「Fluffy Christmas Party」,主人可與他們心愛的寵物們一起拍照,留下美麗的倩影。另一方面,商場亦與香港拯救貓狗協會,於朗豪坊辦公大樓5樓的Eaton Club舉辦狗狗領養日,鼓勵大家「以領養代替購買」動物,延續無私的愛。為了迎接聖誕新年黃金消費檔期,朗豪坊準備了20,000份豐富禮品供顧客抽獎,是次大抽獎將會跟聖誕活動產生協同作用,憑藉此獨特的銷售體驗刺激商場人流並帶動消費。此外,LANGHAM BEAUTY推出了「三重賞優惠」,為顧客帶來連串驚喜,包括特設的「聖誕心意卡免費投寄活動」,透過店內的聖誕郵筒,可以免費投寄心意卡,向親友表達節日的祝福。除此之外,顧客消費滿500港元,就可以尊享「LANGHAM BEAUTY 聖誕倒數月曆」的免費服務;消費滿300港元,更可到巨型扭蛋機帶走豐富禮品。冠君產業信託行政總裁侯迅女士表示:「憑藉朗豪坊的優越地理位置、定期更新的租戶組合及獨特的推廣活動,商場多年來一直備受租戶和顧客的青睞,更已被外界公認為年青顧客的時尚社交及購物熱點。在疫情期間,信託積極通過彈性的租賃策略,與租戶並肩合作開拓商機及帶來長遠價值。」有關冠君產業信託 (股份代號:2778)冠君產業信託擁有及投資提供租金收入的寫字樓及零售物業。信託主要投資位於優越地點的甲級商用物業。現時擁有花園道三號及朗豪坊兩幢位於香港的地標性物業,並以合資股權形式擁有位於倫敦市中心的 66 Shoe Lane,總樓面面積約300 萬平方呎,讓投資者可直接投資於優質甲級寫字樓及零售物業。自 2015 年起,信託被納入為恒生指數的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的成份股。網站:www.championreit.com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昆侖能源:提升核心業務競爭力 加快綜合能源一體化佈局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穩定能源供給,溫暖社會民生;發展清潔能源,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一家綠色能源綜合供應商,昆侖能源始終致力於以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引領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並輻射帶動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昆侖能源也因多年來在發展清潔能源、踐行可持續發展領域所做出的探索與成績而備受資本市場認可。12月20日,在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上,昆侖能源再次榮膺「最佳上市公司」稱號。提質增效與改革轉型協同發力今年以來,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環境,昆侖能源保持奮進姿態,積極應對一系列風險挑戰,堅持拓市擴銷、提質增效和改革轉型一體推進、協同發力。公司上半年實現天然氣銷量219.33億方,同比增加8.87億方或4.21%;實現收入838.6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91.25億元或29.54%;除所得稅前溢利人民幣62.75億元,同比增加12.25億元或24.26%。公司核心業務競爭力穩步提升。昆侖能源牢牢把握市場需求旺盛有利時機,堅持做強做優做大終端業務不動搖,存量挖潛與增量擴張並重。去年全年,公司天然氣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8.51%至257.10億立方米,增速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客戶總數同比增長12%至1384.6萬戶,客戶規模增幅實現近年最佳。公司新興業務邁出堅實步伐。昆侖能源積極構建天然氣與新能源深度融合的夥伴關係,四川成都、山東費縣等一批分散式能源項目有序推進,綜合能源業務實現氣、電、熱、冷多場景全覆蓋。增值業務圍繞資源利用、技術服務、燃氣延伸、金融保險等六大門類型成五大自主品牌,「昆侖慧享+」在線線下一體化服務平台正式運營,「互聯網+能源+生活」多業態生態圈初步構建。公司改革創新賦能效果顯著。昆侖能源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擴大管理人員任期制和職業經理人試點,實施人才強企行動,暢通員工職業發展通道,榮獲國資委「公司治理示範企業」稱號。在全球能源行業加快邁向數字化、智慧化的時代,面對能源轉型加快推進的新趨勢,公司還推進營銷模式數智化轉型,構建全業務數字化銷售平台和全管道智慧客服體系,推廣智慧燃氣表應用,系統覆蓋千萬終端客戶,「智慧物聯、智慧萬家」服務效率顯著提高。緊抓氣候變化機遇增強新能源領域軟實力昆侖能源踐行綠色發展戰略,牢牢把握「雙碳」轉型帶來的清潔能源發展機遇,加快成為綠色能源綜合供應商的步伐。昆侖能源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付斌介紹,公司不斷推動氣電與可再生能源融合,拓展調峰氣電和光伏、風電業務;立足城燃配氣網絡,積極佈局分散式綜合能源供應業務;以資源換資源,優先發展光伏、風電、氫能業務。同時,積極開展新能源技術研究,不斷增強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軟實力。昆侖能源還積極開發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風光氣電多能融合項目以及戶用光伏發電項目,努力尋求項目合作機會。去年以來,公司加速推動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項目,在建設天然氣熱電聯產、光伏、海上風電和分散式能源等項目方面積極與合作夥伴開展業務洽談。在光伏、風電項目和分散式能源項目方面,已對公司所屬場站開展屋頂光伏業務的可行性分析,並已開啟試點項目。同時,公司亦在光伏項目收購、分散式能源、壓差發電等項目上進行可行性論證與合作洽談。拓展產業鏈衍生價值和轉型空間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和政治環境依然錯綜複雜,能源格局加快調整,市場波動明顯加劇,傳統風險和非傳統風險相互交織,穩定產業鏈、暢通供應鏈的要求更加迫切。隨著國家下半年穩增長一系列政策持續落地,加之「雙碳」減排政策推動能源轉型,天然氣在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基荷電源、調峰電源和多能融合作用將進一步凸顯。此外,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大背景下,城燃領域的市場規則和行業標準日漸完善,多地部署推進「一城一企」區域化整合,將掀起新一輪兼併重組風潮。付斌透露,公司未來將加快綜合能源一體化業務佈局,牢牢把握行業轉型發展主動權。堅持天然氣與新能源一體推進、主營業務與增值業務共同開發,構建天然氣和新能源兩大業務鏈和價值鏈。依託現有城燃用戶,在新興城鎮、新建園區、新式建築打造碳中和綜合能源樣板。全面推進「零碳場站」建設,積極參與CCUS、碳匯等負碳項目。深度挖掘產業鏈衍生價值,高效推進「燃氣延伸、客戶增值、電子商務、金融保險、技術服務、資源利用」六大業務,同步開發內外部增值業務市場。權威機構預測,今年全年,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將超過3800億方,下半年增速預計在5%以上。付斌表示,公司將繼續本著對股東、員工、客戶、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主動融入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發展新格局,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確定性,在企穩回暖的經濟大盤中謀求新機遇,充分釋放批零一體化管理效能,不斷拓展產業鏈衍生價值和轉型空間,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科技報國顯民企擔當 凱普生物領跑分子診斷行業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廣東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凱普生物」)是中國領先的核酸分子診斷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在宮頸癌早期篩查HPV檢測領域佔據國內龍頭地位。目前,凱普生物已自主研發出HPV分型檢測、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耳聾易感基因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等系列試劑產品,深度聚焦公共衛生服務、婦幼健康、出生缺陷防控等需求,持續參與新冠疫情防控、出生缺陷防控、生殖健康管理等業務。左手產品,右手服務,雙管齊下的一體化經營模式形成了凱普生物疫情防控的獨特優勢。公司以多年深耕核酸分子診斷建立的技術、產品、渠道等資源為依託,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拓展第三方醫學檢驗業務,目前已在全國多個重點城市建立30多家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其中,32家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在全國織起一張嚴密的疫情防控網。憑藉先進的技術、獨到的眼光、精准的選擇,凱普生物出奇制勝,目前已成為國內核酸分子診斷領域龍頭企業。2000年,凱普生物母公司香港科創成立,通過與香港大學合作,引進導流雜交技術專利,由此奠定了凱普生物深耕核酸分子診斷市場的基礎。2003年,在這一技術加持下,凱普生物的科學家團隊僅用15分鐘就檢測出SARS病毒標本,該技術也因此成為科技部在全國重點推廣項目。在扎實的技術儲備基礎上,創始人管喬中先生懷著「生物科技一定要為廣大人群服務」的信念,希望將先進技術應用到產業化前景好、能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的領域,於是精准定位宮頸癌HPV檢測市場。經過近二十載的科研攻關,凱普生物自主研發的宮頸癌HPV檢測系列產品已領跑HPV核酸檢測領域,旗下自研的HPV21分型試劑盒、HPV13高危熒光試劑盒等產品多次參與由世界衛生組織舉辦的「HPV實驗室網絡檢測鑒定」,在靈敏度、特異性等多項指標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在持續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金招牌」的同時,多年來,凱普生物始終踐行「科技報國、為國為民」的初心,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善舉回報社會,扶危濟困、熱心公益、回報桑梓,充分運用先進檢測技術守護廣大婦幼健康,以實際行動踐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熾熱初心。2020年,面對全球突發的新冠疫情,憑藉近二十年核酸領域深耕及研發技術經驗,凱普生物僅用短短9天就成功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第一時間投產並進入國內國際市場,用「凱普速度」擦亮中國品牌。2020年至今,凱普生物先後奮戰在包括香港、北京、上海、廣東、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寧夏、陝西、河南、江蘇、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福建、雲南、海南、西藏、新疆等多個抗疫「一線」戰場,在助力國家疫情防控大局中發揮積極作用,充分展現了民營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在疫情「霧霾」襲港之際,凱普生物作為潮州打造「九大戰略性產業集群」的骨幹力量和示範標杆,心系在港潮籍鄉親健康安全,第一時間響應政府號召,進行援港抗疫工作,向香港民眾捐助善款及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試劑盒。截止到目前,凱普生物已累計為香港當地超1100萬人次提供新冠核酸檢測服務,得到高度認可。「國家的追求,就是凱普的追求」,這不僅是創始人管喬中先生的經營初心,也是多年來的凱普生物的踐行準則。在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凱普生物始終心懷人間大愛,暖心回饋社會。2022年,阿富汗發生地震後,凱普緊急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贈100萬元,對阿富汗進行國際人道援助。「9·5」瀘定地震災情牽動人心,凱普第一時間通過成都市紅十字會捐贈500萬元,幫助災區人民早日重建美好家園……投身慈善、回報桑梓,是伴隨凱普發展的注腳,是企業社會責任和擔當的情懷。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多年來,凱普深入全國各地開展宮頸癌公益篩查活動,將先進的HPV核酸檢測技術帶到鄉鎮、深入基層,以不斷發展的生物科技力量降低中國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全力助推國家開展宮頸癌防治普查工作。2007年,凱普聯合國家衛生部等單位在潮州發起「中國宮頸癌防治工程」研討會,同年,開展潮州3000名市直機關單位女性宮頸癌普查,在全國率先邁出宮頸癌防治HPV檢測第一步。目前已累計為超5000萬名婦女提供HPV篩查服務,讓千千萬萬名婦女切實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先後被全國婦聯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授予「支持婦女公益事業慈善楷模獎」稱號、榮獲中國癌症基金會頒發2021年「社會公益獎」等多項公益獎項。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作為有使命、有責任的民族品牌企業,凱普生物將持續為人類健康發揮積極作用,助推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助力開啟大健康的新時代。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華能國際: 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大力推進綠色轉型發展,努力提升企業價值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公司始終聚焦「雙碳」目標、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科技創新,堅持高質量發展,企業價值不斷提升。12月20日,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國際」)憑藉上述領域的優秀表現榮獲第十二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 「年度特別獎——最具投資價值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兩大獎項。華能國際是由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聯合7家地方投資公司共同創建的股份制公司,主要業務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以及國內外資金開發建設和運營發電廠,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綜合能源服務,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也是國內第一家實現境內外三地上市的發電公司。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總資產4861.09億元人民幣,擁有可控發電裝機容量122,573兆瓦。堅持綠色轉型 服務國家戰略。公司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全面推進綠色轉型發展。不斷提升清潔能源比重,推動新能源跨越式發展,不斷加大燃煤機組環保改造升級力度,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格局。投產我國北方單體容量最大、緯度最高的大連莊河海上風電項目。建成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場,助力山東省實現海上風電「零」的突破。實現華能如東、射陽、灌雲三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並網,為促進當地能源發展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與此同時,公司持續優化火電結構,制定並實施「三改」聯動方案,完成多台機組的供熱和節能改造,主要能耗和環保指標行業領先。堅持自強自立 加強科技創新。公司順應能源科技革命新趨勢,堅持科技強企,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不斷提升設備節能及健康水平。建成首個採用全國產DCS/DEH+SIS的大型智慧電廠,華能「睿渥」國產化DCS系統在所屬電廠推廣應用,智能化管理達到先進水平。重點研發項目「高堿煤液態排渣鍋爐技術」順利通過國家有關部委驗收,為國內燃用高堿煤、增強產業鏈和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作出重要貢獻。全年獲得專利授權2000餘項。堅持高質量發展 深化價值提升。公司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統籌做好能源保供和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全力保障電力熱力安全穩定供應。持續加大項目開發、資本運作和處僵治困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努力加強燃料成本管控、大力拓展熱力市場、積極參與碳市場建設和交易,精細化運營水平不斷提高。公司安全生產保持穩定、低碳清潔能源貢獻突顯,境外資產均實現較好收益。公司榮獲2022年度上交所信息披露A級評級、董事會雜誌「優秀董事會獎」,ESG實踐案例連續兩年入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ESG優秀實踐案例》,資本市場對公司高質量發展、低碳轉型前景充滿期待,企業價值不斷提升。展望未來,華能國際將繼續以「雙碳」目標為引領,緊抓能源革命機遇期、窗口期,大力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不斷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不斷提升卓越運營水平,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優異的成績為股東創造價值,進而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華泰國際榮獲「卓越證券服務機構」大獎 領跑出海券商新格局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2年12月,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第十二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在香港隆重舉行。華泰國際憑藉行業領先的綜合實力和突出的核心競爭力,斬獲「卓越證券服務機構」大獎。近年來,受全球局勢動盪,黑天鵝事件頻出,疫情「霧霾」揮不散等多重不穩定因素影響,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日趨複雜嚴峻。雖然外部環境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資券商並沒有放緩「出海」步伐,而是瞄準了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創新機遇,加速佈局東南亞、歐美等新興或發達市場。其中,華泰國際作為2022年上半年唯一一家營收和淨利潤同比正增長的頭部中資出海券商,憑藉創收50.21億港元的亮眼業績,領跑國內券商的國際業務發展,可謂「風高浪急」中盡顯企業「成色」和定力。公開信息顯示,在近年來海外資本市場持續動盪考驗下,華泰國際出色的風險管控能力和具有前瞻性的銷售交易平台代客業務戰略優勢愈發凸顯。2017年起,華泰國際實現收入持續增長;2021年,華泰國際收入構成持續優化,積極對沖風險敞口並有效抵禦市場波動,業績表現以黑馬之勢殺進當年前三;進入2022年,華泰國際業務收入在上半年創歷史新高,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上漲17%和19%。「中介型」經營策略:抵禦風險,強化競爭優勢在開拓海外業務時,目前中資券商大多以香港為中心,向外發展國際業務。雖然各家業務「打法」各不相同,但按投資邏輯,大致可以劃分為「以自營業務為主」和「以資本市場中介業務為主」兩種策略。其中,「以自營業務為主」的券商,其收入受資本市場環境影響很大,當市場波動時,公司整體營收也將產生較大波動。相比之下,「以資本市場中介業務為主」的券商則可以通過建立高效的交易平台,向客戶提供優質的市場中介服務,來鞏固自身競爭優勢並減少風險,使其即使在市場波動時也能維持穩定發展和收益,華泰國際便是頗具前瞻性地選擇了這一業務模式來進行戰略部署。金融科技成為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殺手鐧受港股市場成交量整體下跌影響,香港本地券商經紀傭金、孖展融資等收入同比下跌,財富管理業務條線收入大部分錄得下滑。金融科技的應用,成為影響財富管理領域業績的重要因素,各頭部中資券商紛紛加大對於金融科技的投入。香港頭部中資券商中,華泰國際唯一擁有自主研發的一站式金融科技財富管理平台「漲樂全球通」APP。平台實施會員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智能投顧等服務,全方位提升了香港投資者的交易體驗,並進一步將美股、港股、A股、基金、現金管理等多樣化交易品種打通,實現了「一個APP投資全球」。華泰國際漲樂全球通APP研發到推出僅用短短一年時間,定位於成為全球華人投資全球的財富管理平台。截至2022年12月1日,漲樂全球通平台客戶數量在兩年時間內已經達100萬,下載達約200萬人次。因應上半年市場低迷的情況,漲樂全球通特別推出全新現金理財產品「樂盈寶」。「樂盈寶」每個交易日將投資者於漲樂全球通賬戶內的全部閒置資金自動轉入指定公募基金,目標每個交易日進行累積份額分紅,而投資者於該項服務中的資金亦可隨時入市作其他投資,滿足客戶對閒置現金管理的需求,吸引到大批客戶使用。另外,針對今年上半年香港出現中小型券商結業潮,華泰國際開放漲樂全球通平台,並迅速與十多家中小型券商建成合作關係,引領行業開放合作潮流。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華電國際:能源鉅子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能源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關鍵年。新時期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要求能源企業必須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探索新路。作為大型綜合能源企業,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國際」或「公司」)在保供、轉型、國企改革等方面不斷突破,取得了良好成績,彰顯了能源企業的責任擔當,加快創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一流能源上市公司。全力保障能源供應 扛起央企社會責任疫情之下,煤價高漲供需緊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環保標準不斷提高。面對外部承壓,華電國際發揮國有企業「能源壓艙石」的作用,守住了民生供電的「生命線」。2021年,華電國際全年發電量完成2,328.01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增長7.52%;售熱量完成1.54億吉焦,同比增長4.82%;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以來,極端天氣和疫情導致的煤價高漲考驗著國內的能源企業。華電國際作為負責任的中央企業和上市公司,一直在夯實管理基礎、完善保障能力、全力以赴保障電力安全。8月份以來,長江流域受持續高溫少雨影響,湖北、四川等多個省份電力供應緊張。四川省內19個地市州連續多日分片區有序用電,電力保供面臨最嚴峻局面。作為四川最大火力發電企業,華電國際控股的四川廣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能源電力保供工作專班,嚴密壓實保供責任,堅持「一線工作法」,廠內領導24小時帶班,多措並舉,精密調整優化運行方式,調動一切力量多種途徑落實煤炭資源和運力。該公司總經理帶隊連續2個月駐守陝西、山西、新疆等煤炭主產區,安排專人駐站駐礦,催交催運,全力組織電煤接卸。廣安電廠每天保持6台機組全部滿發,負荷率100%,以實際行動排除萬難、確保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牢牢守住民生用電「生命線」。湖北區域夏季用電高峰期間,華電國際控股的華電湖北發電有限公司13台燃煤機組一直是全開狀態,並維持了高負荷運行。為保證電廠「口糧」,該公司所屬燃料物流公司成立了工作小組奔赴廣州,圍繞電煤保供控價中心任務,持續深耕貿易長協煤資源,加大長協煤資源的落實和兌現力度,保證了電廠的燃煤供應,以實際行動保障了服務區內能源供應安全穩定。統籌謀劃增收節支 提高企業盈利能力近年來,公司不斷優化能源採購和統籌使用的能力,提升常規能源運作效能,以保障能源供應,穩定公司業績。去年,煤炭市場原材料頻頻漲價。為了保障電煤供應,華電國際從三個方面採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完成了控制煤炭成本的任務,實現了提質增效的目標。首先,公司依託國家中長期協議煤炭全覆蓋政策,繼續開拓了晉陝蒙三省的市場長期協議客戶,建立和鞏固了新的供應商體系,保證了公司合理的庫存量。其次,公司層面主動加強研判,建立了對煤炭資源的派駐工作組的機制,強化了對上游產地煤炭市場的信息分析。及時調整了採購方案,並全力以赴開闢新的進煤通道,控制了採購煤炭的成本。第三,注重統籌謀劃,全面增收節支,不斷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公司優化了進煤結構,調整了煤炭採購的節奏,推動了結構性降價,在夏季用電高峰期之前,保證長期協議煤炭到位;在煤炭市場下行期,公司積極補充庫存,控制成本。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 控股轉參股整合新能源資產在國家「雙碳」政策背景下,能源企業低碳轉型、向新能源領域拓展成為近年來的發展趨勢。華電國際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主要從風光電資產整合和新興產業發展兩個方面重點發力。2021年,華電國際銳意改革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的整體策略,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模式由控股轉換為參股。公司積極參與了華電集團的新能源整合,以參股方式投資了大股東旗下唯一的風光電業務整合平台華電新能。通過整合優質新能源資產,華電新能資產規模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華電新能源將為公司持續提供穩定利潤,帶動公司業績穩定上行。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華電國際按照政策要求,深化運營模式創新。加大儲能、氫能、抽水蓄能、智慧能源、核能多用途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力度,與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企業合作創新,積極打造新的效益增長極。華電滕州新源熱電有限公司101兆瓦/202兆瓦時電化學儲能調峰項目,及萊城發電廠9兆瓦/兆瓦時儲能調頻電站均已於年內投入商業運行。上述儲能項目的投運將大幅提高發電機組調頻性能,提高企業輔助服務收益,同時改善山東電網運行可靠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為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揮良好示範效應。作為能源行業的排頭兵,華電國際一直都在積極探索節能減排路徑,開展技術改造,加強設備管理,優化運行效率,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1年,公司供電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了7.4 克/千瓦時。在國家正在推行全國性碳排放交易制度下,公司順應國家減碳新形勢,切實推動交易履約工作規範化、程序化和效率提升,高質量實施碳交易履約工作。根據華電國際2021年度報告,公司碳排放權交易收入達到了1.4億元。公司高質量發展、低碳轉型的戰略佈局贏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22年,華電國際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頒發的信息披露A級評級,並再次獲得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最佳上市公司」獎項。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領跑行業創新發展 上海醫藥向高質量發佈步伐持續邁進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作為業務範圍覆蓋醫藥工業、醫藥商業等多領域的綜合產業集團,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醫藥」)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集團多項業務水平領先行業。憑藉獨特的產業鏈綜合優勢,上海醫藥能最大程度地分享中國醫藥健康行業的持續增長機會,並能通過業務板塊間的資源共享產生協同效應。秉承「創新、誠信、合作、包容、責任」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多年來,上海醫藥經營業績穩步增長。在疫情防控進入新常態的環境大背景下,2022年上半年,上海醫藥實現營業收1,117.07億元(幣種為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15%;其中醫藥工業實現收入130.50億元,同比增長3.56%;醫藥商業實現收入986.57億元,同比增長6.50%;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96億元,同比增長3.58%。上海醫藥的優異表現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12月20日,公司在第十二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評選中摘得「最具投資價值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殊榮。此外,上海醫藥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排名穩步提升至430位(上一年為437位),全球製藥50強排名穩步提升至41位(上一年為42位),蟬聯2021年度中國化藥企業前三甲,並連續三年登榜由Brand Finance發佈的全球最有價值制藥品牌25強,行業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與日俱增。在藥品流通行業(2021-2022年)信息發佈暨發展形勢報告會上發佈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批發、零售企業百強榜單」,上海醫藥榮登藥品流通批發企業排名第二,上海華氏大藥房位列藥品流通零售企業第七位,上藥雲健康益藥藥業(上海)有限公司位列藥品流通零售企業第十九位。2022年7月,在第七批國采上海配送名額中,上海醫藥成功拿下28個品種,位列第一。作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上海醫藥高度重視企業研發,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領先行業的研發投入強度,堅持自主研發和BD雙輪驅動,通過內部資源和外部合作的有機融合,構建符合臨床需求、具有技術優勢的產品鏈。截至目前,上海醫藥創新成果頗豐。中報顯示,臨床申請獲得受理及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藥管線已有50項,其中創新藥42項,改良型新藥8項。在創新藥管線中,已有6項處於關鍵性研究或臨床III期階段。同時,在臨床前階段,公司也通過自研與合作開發等方式,儲備了一批特色品種,包括益生菌新藥KBL697、KBL693(已在美國、澳大利亞進入臨床I/II期)以及噬菌體裂解酶ClyO等。深挖上海醫藥在創新方面領先行業原因,主要受益於上海醫藥開放式的研發模式,公司以「自主研發+對外合作」的模式持續拓展具有臨床價值的創新藥產品群,以市場化體制機制為基礎,與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創新平台。上海醫藥與復旦大學藥學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瑞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瀋陽藥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等多家機構的合作都在正常推進中。2022年8月2日,上海醫藥、香港科技園、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在香港科學園召開戰略合作交流會,探討在生物醫藥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並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上實集團、上海醫藥積極攜手,進一步深化在香港的合作,共建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平台,共同加快香港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孵化與轉化,助力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展望未來,公司表示,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基金三方正不斷探索與更多新平台展開新合作,共同探索並推動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伴隨進入「十四五」發展新階段,在國內醫藥行業改革發展的背景下,公司將積極把握國家戰略機遇,順應產業變革,加快轉型發展,提出「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領先藥企」的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創新發展、國際化發展、產融結合發展、集約化發展」的四大轉型發展舉措,全面建設數字化上藥,保持國內醫藥行業領先地位,為民眾的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中國核電:「核電+風光」邁向世界一流清潔能源服務商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國加速能源轉型。清潔能源企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核電」或「公司」)正是其中的代表性先鋒。作為中核集團控股的核電企業,中國核電繼承了深厚的核工業技術優勢和核安全文化底蘊,在我國核能的安全運行、穩步發展中扮演著開拓者和引領者的角色,核電運行水平位居世界先進行列。此外,中國核電還積極落子風電、光電業務,與核能業務在技術、資金、產業鏈、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協同互補優勢,實現了兩翼齊飛。2021年,中國核電實現營業收入623.6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9.30%;「雙碳」背景下迎來高速增長期作為核電運營龍頭企業,經過30年技術積累,中國核電在國內,乃至世界核能領域已經具有比肩世界一流的技術、管理和運營水平。在國家「雙碳」背景下,中國核電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核電業務增長持續加速。根據中國核電發佈的公告,公司2021年全年發電1,82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61%,創歷史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累計商運發電量1,460.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4%;上網電量1,369.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4%。除此之外,中國核電追隨國家能源轉型的步伐也加大了對風能、光能等新能源領域的開發力度,並探索了敏捷端新產業、核能多用途利用產業,探索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和優化。多元佈局實現清潔能源綜合供應2020年,中國核電在收購控股股東中核集團旗下的新能源產業專業化平台公司——中核匯能的基礎上,完成了非核清潔能源平台整合與跨越式發展。當年12月,公司宣佈以21.11億元的交易對價向集團母公司現金收購中核匯能100%的股權。今年5月13日,中國核電發佈公告稱,中核匯能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包括四川川投能源、浙江浙能電力等在內的七家戰略投資者,募集資金75億元。盧鐵忠透露,中國核電的目標是「十四五」末力爭實現風電、光伏項目運行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在進入新能源領域方面,中國核電能夠發揮自身在運營等方面積累的優勢。風能、光能與核能業務,在地址選擇、部分技術、運營維護、資金使用、企業管理等方面,均能夠產生一定的協同效應,實現「1+1>2」的效果。近年來,中國核電的新能源業務快速推進,成為發展新動能,發電量實現大幅增長。2021年,其非核清潔能源全年累計發電95.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69%;其中光伏發電量49.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77%,風力發電量45.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國聯證券研究報告表示,在區域性供電緊缺頻繁出現的背景下,核電作為基荷能源,新能源作為增量能源,中國核電正在從先進的核能企業,向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綜合供應商轉變。公司擁有豐富的核電資源和核技術儲備,擁有中國第三代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華龍一號」技術的應用項目、中國核電旗下福清核電站5.6號機組,分別於2021年、2022年投入商業運行,目前運行穩定。這代表著中國自主核技術走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22年3季度末,中國核電控股的在運核電機組共25台,總裝機容量達到2,375萬千瓦,約占全國商運核電機組的43.52%;控股在建及核准核電機組11台,裝機容量1,255.3萬千瓦。長江證券分析指出,受益於行業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核電的資產和業績規模有望隨著旗下裝機容量增長而呈現出優異的成長性。中國核電董事長盧鐵忠此次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獲得了「2022卓越企業家」獎項。他受訪表示:「過去的一年,中國核電持續改革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業績。今年,中國核電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再次獲得‘最具投資價值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獎項。未來,中國核電還將繼續深耕技術創新,抓住新能源產業高速增長的機遇;力爭實現自身業績飛躍的同時,為國家能源結構轉型和‘雙碳’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中國聯通摘多個獎項 「國家隊」實力搏擊數字革命浪潮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12月20日,在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評選活動中,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聯通)摘得「最佳上市公司CEO、最佳上市公司CFO、最佳ESG實踐上市公司」三大獎項。中國聯通獲得上述多項殊榮,顯示出專業投資者和券商分析師對中國聯通在完善公司治理、提升ESG 管理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領域的充分肯定。 過去一年,中國聯通緊抓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大勢, 把握新機遇、擁抱新變化、實現新發展,升級「強基固本、守正創新、融合開放」為新戰略,明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主力軍、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為新定位,聚焦「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五大主責主業,全面發力數字經濟主航道,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躍上新台階。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聯通全面貫徹新戰略,堅持市場和創新雙輪驅動,全面發力數字經濟主航道,在網絡能力、聯接規模、產品創新、服務水平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聚焦「四張精品網」建設 網絡能力顯著提升面對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和「雙千兆」網絡建設的窗口期,公司聚焦「四張精品網」建設,秉承「精准、積極」投資策略,「適度超前、建用結合」,著力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5G/4G精品網建設方面,總體覆蓋與行業相當,部分區域實現領先,農村覆蓋顯著提升;千兆寬帶精品網建設方面,網絡部署進度與行業同步,南方寬帶接入規模大幅提升,有力推動寬帶用戶規模和收入規模快速增長;政企精品網建設方面,覆蓋範圍和聯接能力不斷提升,持續打造政企客戶網絡差異化競爭優勢。中國聯通因在5G專網行業標準引領、技術能力創新和行業規模應用的卓越成績,榮獲Informa Tech第19屆5G World峰會「5G專網產業領導力獎」;算力精品網建設方面,持續完善「5+4+31+X」算力佈局,著力打造架構先進、安全可靠、服務卓越的算網一體化生態體系,國內互聯網平均時延連續79個月保持行業領先。產品創新加快步伐 聯接規模再創新高今年以來,中國聯通緊抓5G和寬帶「雙千兆」戰略機遇,不斷推進「基礎聯接」到「萬物互聯」的新躍升。深化面向細分市場的「平台+雲網+X」新模式,加速迭代數字鄉村、融合視頻等拳頭平台和產品。堅持以5G為引領,不斷深化業務融合、市場融通、能力融智,持續提升營服體系效率和效能。加大數智生活和智慧家庭應用供給力度,榮獲2022年世界寬帶論壇(BBWF)「年度最佳數字家庭運營商」大獎。持續提升視頻彩鈴、聯通助理和聯通雲盤億級產品體驗,推出5G新通信系列產品,創新應用規模價值發展成效初顯。前三季度,公司「大聯接」用戶規模再創新高,累計達到8.4億戶,其中5G套餐用戶超過2億戶。公司加速推進人機物泛在互聯,堅持5G引領的網業協同策略,自主定制增強雁飛芯模能力,推動行業部件融入場景、實現突破,持續做大連接規模,前三季度物聯網終端連接數近3.7億個,物聯網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61.7億元,同比提升35.6%。積極擁抱數字經濟 動能轉換持續提速國內國外市場環境大變局時代,中國聯通迎難而上、新舊動能轉換趨勢更加顯著,以產業互聯網為代表的創新業務蓬勃發展,公司在新時代下的新價值加快顯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產業互聯網業務實現收入人民幣531.5億元,同比大幅提升29.9%,占服務收入比達到22.2%,收入結構持續優化。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魯豫陝重點區域,公司提升算力服務質量和利用效率,持續豐富雲產品品類,服務多地數字政府政務雲建設和央企數字化轉型,聯通雲加速發展,實現收入人民幣268.7億元,同比提升142%;IDC實現收入人民幣186.1億元,同比提升12.9%。中國聯通積極發揮數據治理和數據安全長板優勢,建設產品體系,深耕數字政府、數字金融等重點領域,前三季大數據實現收入人民幣27.7億元,同比提升56.3%。5G應用加速從「樣板間」走向「商品房」,5G虛擬專網服務客戶數達到2,785個,在5G+紡織製造、5G+車聯網、5G+智慧醫療等民生相關的多個領域成功打造標杆項目,進一步構建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數字化定制服務能力。國家戰略擘畫新方向 擁抱巨大市場機遇今年兩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國家大政方針的規劃為運營商發力數字經濟擘畫了新方向,也提供了巨大市場機遇。按照工信部的部署,到2022年年底,中國5G基站總數將突破200萬個,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繼續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挖掘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和5G全連接工廠標杆;開展5G+醫療健康、5G+智慧教育試點,向農業、文旅等領域不斷深化和拓展。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表示,信息通信運營商作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運營的「國家隊」,有能力、更有義務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數字化革命浪潮中,為經濟社會發展暢通信息大動脈、構築數字新底座,推動數字經濟、數字生活和數字治理發展,為國家戰略科技升級貢獻力量。 他透露,2022年是中國聯通全面貫徹新戰略的「起跑之年」。中國聯通將持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以貫徹落實中國聯通「1+9+3」戰略規劃體系為工作主線,聚焦五大主責主業,穩增長、優網絡、抓改革、提能力、強協同、防風險,為股東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踐行“雙碳”目標,大唐發電加快綠色轉型升級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發電”)成立於1994年,是由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也是第一家在倫敦上市的中國企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企業,同時更是第一家在香港、倫敦、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公司所屬運營企業及在建項目遍及全國19個省區,經營產業以火電、水電、風電、光伏為主的發電業務,同時涉及煤炭、交通、迴圈經濟、售電等領域,已從單一的火力發電企業成長為涉足多個領域、多種產業的綜合能源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底,大唐發電資產總額約為人民幣2960億元,裝機容量達到68.77GW。隨著近年來國家“雙碳”政策陸續推出,作為中國大型獨立發電公司之一,大唐發電大力推進低碳清潔能源轉型,加大優質資源的獲取力度,加速資源轉化,加快建設投產。2022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大唐發電新增裝機 224.2 兆瓦,均為新能源機組,低碳清潔能源占比進一步提升至 30.5%。同時,新能源項目核准合計 3,727 兆瓦,其中風電項目 1,302 兆瓦、光伏項目 2,425 兆瓦;公司新投產容量 224.2 兆瓦,其中風電項目 79 兆瓦、光伏項目 145.2 兆瓦;公司在建新能源項目3,680.7 兆瓦,其中風電項目 2,586 兆瓦,光伏項目1,094.7 兆瓦。為了進一步深入踐行國家“雙碳”行動方案, 大唐發電始終堅定綠色能源轉型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道路。為了加速向新能源發電轉型升級,助推高品質發展,大唐發電大力佈局新能源項目,其中正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內蒙古大唐托克托200萬千瓦新能源外送項目可以看作大唐發電轉型綠色能源最為堅實的步伐之一。據悉,內蒙古大唐托克托200萬千瓦新能源外送項目是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專案之一。大唐托電總裝機612萬千瓦,供應著京津唐電網約三分之一的電力。該電廠是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的重點工程,也是世界在役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同時,大唐發電還在河北成功取得張家口蔚縣100萬千瓦外送新能源基地專案,並在廣東、安徽、江西、天津等多個地區實現新能源產業佈局優化和突破性進展,公司轉型發展大幅提質提速。隨著大唐發電新能源項目的不斷投產,綠色能源在公司整體裝機占比將不斷提升,綠電貢獻也將在未來的經營效益中不斷體現。打贏疫情“攻堅戰”,提質增效彰顯發展潛力在踐行“低碳”路線,勇擔電力領軍企業“綠色職責”的同時,大唐發電勇當安全“壓艙石”、保供“頂樑柱”、增效“主力軍”,疫情“霧霾”下,重點把控好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的總體穩定,同時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促改革,取得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優良業績。面對煤炭供需偏緊、煤價高位運行的嚴峻形勢,大唐發電統籌抓好電煤供應、資金保障、生產組織、防汛減災等關鍵環節,全面打贏了各階段保安全保供應攻堅戰。慎終如始防控疫情,嚴抓疫情常態化管控,完善應急體系,確保了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穩定。同時,大唐發電始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保供增效,開展勞動競賽,強化激勵約束,牢牢把握經營主動權。堅持精益化管理,建立“日調度”管控,開展全流程、全要素經營指標對標分析,穩步實現了既定經營目標。同時,積極拓展綜合能源服務新領域,大力開展虛擬電廠建設,全力打造了新的效益增長點和戰略支撐點。2022上半年,大唐發電實現營業收入555.9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00億元,較2021年大額虧損相比實現實質性扭轉。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大唐發電將繼續堅持優存量、拓增量,由傳統火力發電加快向綠色能源轉型升級,大力推進風電光伏規模化、基地化開發,加快建設海上風電專案,統籌打好新能源提速增效攻堅戰和新產業振興拓展攻堅戰,讓“大唐綠電”源源不斷輸送各地、點亮綠水青山,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貢獻大唐力量。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科技創新賦能,春城熱力綻放智慧光彩

HONG KONG, Dec 20,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近年來,隨著“雙碳”政策落地,清潔能源供暖成為大趨勢。吉林省春城熱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春城熱力”)作為中國供熱行業能效領跑者,在踐行國企使命,守好供熱一線,堅持穩中有升的管理經營的同時,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強化科技研發專案,推進供熱智慧化開發應用。通過全面的科技創新賦能,春城熱力正加速向供熱行業綠色化、智慧化轉型發展大步邁進。科技創新賦能,科研成果顯著秉承科技賦能強企、創新引領發展的戰略方針,近年來,春城熱力持續加大對環保科技和智慧研發的投入,尤其在節能降耗、技術攻關、智慧引領、使用者服務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在先進科技加持下,春城熱力對熱源、熱網進行優化調節,在運營端提高一次網和二次網的運營管理水準,大大提升供熱運行效率,最大程度實現節能降耗、提質增效的總體任務目標,有效提高了廣大熱使用者冬季供熱服務感受。在中國城鎮供熱協會2022年8月22日發佈的2022年度中國供熱行業能效領跑者榜單(以2020~2021供暖期統計資料)上,春城熱力以5000萬平方米以上企業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此次已是春城熱力第四次榮獲該獎項,有力地彰顯了全國供熱行業對春城熱力能耗指標管控能力及節能減排效果的肯定,進一步提升了春城熱力在全國供熱行業的綜合競爭力和行業領先地位。在科研攻關方面,通過自主研發,春城熱力斬獲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著作權,並參與了多項國家及地方行業標準編制,引流行業標準制定。通過與國內知名院校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春城熱力與行業科研團隊共同研發了“三維管線系統”、“無人機智能識別技術”、新能源改造等一大批科研技術成果。在第五屆中國供熱學術年會主論壇上,春城熱力有15篇專業技術論文通過工程院院士江億及30多位學術專家組成員專業評審,入選了《中國供熱學術年會論文集(2022)》,同時,收穫優秀組織獎、熱力新秀獎、標杆熱力站等多項重要獎項。全面的創新科技賦能和強悍的科研攻關為春城熱力持續走優質高效發展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先進的生產經營理念,業績成效廣受認可自2019年10月在香港主機板掛牌上市,春城熱力憑藉健康的公司治理結構、顯著的行業地位、良好的主營業務、穩定價值回報等企業優勢,廣受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們的認可,碩果累累佳績頗豐。在2022年第十二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上,春城熱力斬獲“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站打響了企業知名度,積累了品牌聲譽。本次斬獲的“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項也凸顯出行業和投資者對春城熱力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可喜佳績的背後是春城熱力先進的生產經營理念和成熟的運行管理模式。春城熱力近年來高度注重管理向數位化轉型,將精細化管理引入平臺,實現對供熱設施動態化、數位化管理及標準化管理,目的明確,任務清晰,通過提升系統能效、提升管理水準、提升服務品質,實現了政府、企業、用戶多方共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擁有20餘年歷史的供熱企業,多年來,春城熱力始終不忘初心,秉承“辛苦我一人 幸福千萬家”的服務理念,講政治、顧大局、保民生、鑄品牌,勇擔供熱民生重任,不斷探索創新思維,提高精准化服務水準,穩固供熱綜合實力,領跑供熱行業發展,用心傳遞企業文化,用愛打造春城品牌。 未來,春城熱力將始終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引領行業科技創新,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實現安全、綠色、智慧供熱,以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為主題,重點開拓節能科技創新,降本增效,優化城市供熱新格局。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