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TDC launches GoGBA Day

HONG KONG, Sep 23, 2022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The 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HKTDC) and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Development Office co-organised the inaugural GoGBA Day yesterday (22 September). This business support event aims to engage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ty in Hong...

Trump family sued for fraud over a decade

New York Attorney General Letitia James speaks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Sept 21, 2022, in New York. (BRITTAINY NEWMAN / AP) Former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hree of his children and executives at his family business lied to banks and insurer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bout property valuations to...

German economy sees signs of recession

Rising energy prices and expenses have driven Germany's economy to the brink of recession, and the engine of Europe losing its economic momentum means more uncertainties for the continent's economy. With energy prices through the roof, inflation in Germany could exceed 10 percent this year with the economy heading into...

艾美疫苗宣佈於港交所主板上市計劃

HONG KONG, Sep 23,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按2021年批簽發量計(不包括COVID-19疫苗),中國第二大疫苗公司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艾美疫苗」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06660.HK)今天宣佈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計劃。艾美疫苗計劃全球發售9,714,000 H股股份(「發售股份」)(視乎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其中8,742,400 H股股發售股份將作國際發售(可予調整及視乎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其餘971,600 H股股發售股份將作香港發售(可予調整),每股作價16.16港元。公司股份將於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上午9時正開始於香港公開發售,2022年9月28日(星期三)中午12時正截止。股份預計將於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上午9時正開始於聯交所買賣,股份代號為06660.HK,每手200 H股。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及麥格理資本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項目的聯席保薦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工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富途證券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及老虎證券(香港)環球有限公司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利弗莫爾證券有限公司為聯席牽頭經辦人。以成熟的全方位人用疫苗平台技術賦能,覆蓋整個價值鏈 艾美疫苗是中國疫苗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於2021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批簽發了623.8百萬劑針對26種疾病的46款疫苗(不包括COVID-19疫苗),其中艾美疫苗貢獻了7.4%,即約46百萬劑,按批簽發量計(不包括COVID-19疫苗),使艾美疫苗成為中國第二大疫苗製造企業集團,以及最大的民營疫苗公司。艾美疫苗涵蓋了從研發到製造、再到商業化的整個價值鏈。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艾美疫苗是唯一一家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全部五種經過驗證的人用疫苗平台技術的中國疫苗企業,所擁有的平台技術包括細菌疫苗平台技術、病毒疫苗平台技術、基因工程疫苗平台技術、聯合疫苗平台技術及mRNA疫苗平台技術。在各平台下,艾美疫苗擁有至少一種獲批產品或一種處於臨床試驗申請或臨床階段的在研疫苗。集團是首批根據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獲授予P3實驗室建設許可的兩家中國人用疫苗公司之一。為應對當前的COVID-19疫情,艾美疫苗充分利用艾美疫苗的全譜平台技術,採用了已在獲批疫苗上得到驗證的多種技術路線來開發COVID-19在研疫苗。艾美疫苗目前已商業化八款針對六個疾病領域的疫苗產品,其中,乙型肝炎疫苗及人用狂犬病疫苗為其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主要商業化疫苗產品。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於2021年,按批簽發量計,艾美疫苗為全球及中國最大的乙型肝炎疫苗供應商,於中國所佔市場份額為45.4%。於2021年,艾美疫苗是全球及中國第二大人用狂犬病疫苗供應商,按批簽發量及銷售收入計,於中國市場所佔市場份額分別為18.1%及16.2%。艾美疫苗的管線中亦有22款針對13個疾病領域的在研疫苗,其中5款在研疫苗處於臨床階段。艾美疫苗全面的疫苗產品組合得益於集團四個獨立持證工廠的高品質、商業化規模產能,使艾美疫苗能夠實現多款疫苗的規模化和高品質供應。截至2022年9月16日,國家藥監局共發放45個生產許可證予33家疫苗製造商或製造集團,集團通過取得四個生產許可證,成為中國所有民營公司中最大的生產許可證持有人,總體上是第二大持有人。力爭獲取最好的行業資源及創新技術,從而加速產品開發及商業化為加快建立具有真正市場潛力的疫苗組合,艾美疫苗堅定地致力於獲取最好的行業資源。艾美疫苗目前擁有四個各有側重產品的獨立持證工廠。艾美疫苗於2015年至2017年期間收購榮安生物、艾美誠信、艾美康淮及艾美衛信,連同他們針對人用狂犬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腮腺炎及腎綜合征出血熱的疫苗產品。上述收購完成後,艾美疫苗按照最新的GMP標準升級其製造基礎設施,改進製造工藝與技術以追求更高產品質量及更強的供應能力,密切遵循集團營銷策略制定及執行生產計劃,並整合供應鏈。此外,艾美疫苗通過真實互動、富有成效的研發及製造程序,將科學技術轉化為高質量的疫苗產品。艾美疫苗在四家營運附屬公司均設立了專門的研發部門,特別注重根據各自的主導產品和製造專業開發疫苗新品種。此外,艾美疫苗的三家研究機構之一艾美探索者,專注於為四家運營附屬公司提供技術支持,著重研究早期階段及尖端技術。跨職能、跨實體的合作使艾美疫苗能夠從項目伊始就考慮生物屬性和健全的工程及製造原則,大大提高了研發成功率和疫苗交付效率。艾美疫苗實現了疫苗研發和製造的增進協同作用。一方面,艾美疫苗擁有可供使用的商業化規模生產設施,以開發各種在研疫苗。另一方面,各種在研產品的密集測試和擴大生產也迅速完善和改進工藝技術、生產設施以及生產團隊的生產力及綜合技能。此種合作發展路徑及公司文化使艾美疫苗能夠在不同的開發階段製成22種在研疫苗。研發進度領先的mRNA COVID-19疫苗,有望捕捉大量市場機遇持續蔓延的COVID-19疫情於全球及中國創造了巨大且可持續的疫苗市場。為抓住此巨大且未飽和的疫苗市場機遇,艾美疫苗目前正在基於mRNA技術平台開發COVID-19在研疫苗,並已推進到III期臨床試驗。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截至2022年9月16日,中國並無獲批的mRNA COVID-19疫苗,六家中國疫苗開發商正於中國或海外對彼等各自的mRNA COVID-19在研疫苗進行臨床試驗,其中兩家(包括艾美疫苗)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因此,艾美疫苗的mRNA在研疫苗有望成為中國首批獲批的少數疫苗之一。此外,艾美疫苗的mRNA疫苗中試生產設施亦是中國首批達到GMP標準的生產設施之一。另外,就針對變異毒株的在研疫苗而言,艾美疫苗已經成功在臨床前研究中研發並生產出針對不同變異毒株(包括Omicron變異毒株)的試驗疫苗。艾美疫苗計劃首先於2023年第二季度獲得藥品註冊證書批准及╱或推出mRNA疫苗,以滿足迫切的短期市場需求。就更長遠的未來而言,艾美疫苗計劃推出廣譜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其不僅對COVID-19變體有效,而且對其他冠狀病毒的風險也有效。管線強大,包括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疫苗產品及具有巨大市場規模的在研疫苗截至2022年9月16日,艾美疫苗擁有針對六種可通過疫苗預防的傳染病的八種疫苗產品及針對13種主要可通過疫苗預防的傳染病的22種在研疫苗。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1年全球銷售額(合計1,019億美元)計,艾美疫苗的疫苗產品組合及在研疫苗囊括世界排名前十的所有疫苗產品。在疫苗產品中,乙型肝炎疫苗和人用狂犬病疫苗是艾美疫苗的主要商業化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收益來源,並各自在相應中國疫苗市場均處於領先地位,除上述兩款市場領先的主要商業化疫苗外,艾美疫苗亦有針對甲型肝炎、腦膜炎球菌病、腮腺炎及腎綜合征出血熱的其他疫苗產品,使艾美疫苗的產品組合及收入來源多樣化。在在研疫苗中,於艾美疫苗針對13個疾病領域的22種在研疫苗管線中,有5款在研疫苗處於臨床階段。艾美疫苗計劃於2023年末提交超過10項臨床試驗申請,以將多個正在準備臨床試驗申請及臨床前的在研產品推進到臨床試驗階段。基於這條穩健的產品管線,艾美疫苗預計將於2023年至2025年間每年均可獲得藥品註冊證書批准及╱或推出新疫苗產品,並於2026年及之後推出其他12款新產品,憑藉保持多元化的產品組合,為艾美疫苗的業務帶來可持續的新增長動力。以全面的經驗證人用疫苗平台技術鞏固強大的研發實力,擁有成熟的質量管理的大規模製造能力艾美疫苗是唯一一家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全部五種經過驗證的人用疫苗平台技術的中國疫苗公司,即細菌疫苗技術、病毒疫苗技術、基因工程疫苗技術、聯合疫苗技術及mRNA疫苗技術。截至2022年9月16日,艾美疫苗經營榮安生物、艾美誠信、艾美康淮及艾美衛信的四個獨立持證工廠,設計年產能分別為25.0百萬劑、45.0百萬劑、5.3百萬劑及16.0百萬劑,合計91.3百萬劑。每個持證工廠負責生產一種或多種特定類型的疫苗,而這些疫苗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各不相同。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疫苗質量和安全屬性高度依賴生產工藝及技術,這需要時間積累,且難以複製或轉變。此外,中國一般禁止疫苗公司將生產外包予CMO。因此,艾美疫苗的四個獨立持證工廠為艾美疫苗打造了極具競爭力的優勢。通過豐富的實踐經驗、工藝知識以及各類疫苗產品的大規模生產能力,這四個工廠令艾美疫苗迅速應對不斷增長的商業需求並縮短疫苗開發週期。艾美疫苗於疫苗的研究、開發及製造過程中建立全面質量管理,將保持始終如一的高質量作為集團的首要任務。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艾美疫苗旗下所有四家持證工廠在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檢院」)的疫苗批簽發審核中均保持100%的通過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艾美疫苗是過去五年唯一一家在中檢院批簽發審核中通過率達100%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商,且艾美疫苗的10μgHBsAg/0.5ml重組乙型肝炎疫苗(漢遜酵母)自上市15年以來,一直在批簽發審核中保持100%通過率。廣泛的銷售網絡及經驗豐富的高效商業化團隊艾美疫苗的銷售及營銷職能集中、專業並以市場為導向。艾美疫苗的內部銷售及營銷團隊,由逾100名平均擁有10年以上藥品或疫苗銷售經驗的成員組成。艾美疫苗的核心商業領導團隊平均擁有12年在領先跨國製藥公司的疫苗商業化經驗,並在營銷國際重磅疫苗(包括全球首款人乳頭瘤病毒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及DTaP-IPV-Hib)方面擁有出色往績。艾美疫苗在集團層面鞏固優質資源並將其一體化,而非分散到四家運營附屬公司,從而實現較高的成本效益(尤其是團隊建設和管理方面)。通過銷售及營銷集中化,艾美疫苗已為產品建立有效的銷售渠道及獲得疾控中心的高度認可,推動艾美疫苗交叉銷售現有疫苗產品並迅速增加疫苗產品銷量。截至2022年9月16日,艾美疫苗的疫苗產品銷往中國全部31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涵蓋所有省級疾控中心及超過2,000個縣級疾控中心。富有遠見的創始人獲得經驗豐富的執行團隊及行業領先的科學家的鼎力支持艾美疫苗的核心管理團隊由一群經驗豐富、擁有良好往績及成熟執行能力的疫苗行業專業人士組成。關鍵高級管理層成員的行業經驗、管理專長、專業知識及貢獻對艾美疫苗的成功至關重要。艾美疫苗擁有頂尖科學家加入集團或與集團合作,以支持艾美疫苗的疫苗開發和製造。在集團內,艾美疫苗已建立集團層面的疫苗專家小組。此外,在集團外,艾美疫苗成立了由中國疫苗行業知名科學家組成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就艾美疫苗的研發方向提供意見和建議。該等科學家已經並將繼續共同在艾美疫苗的疫苗開發和生產過程中培育彼等科學洞察力、深厚的行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並幫助集團塑造專注、質量領先及以市場為導向的文化。疫苗一直是公共衛生科學中最重要的創新之一,現時中國所有年齡組對優質疫苗的需求不斷提高。包括新冠疫苗市場在內,預計整個中國疫苗市場將從2021年的人民幣3,036億元增至2030年的人民幣4,314億元。憑藉艾美疫苗強大的研發實力及的大規模製造能力,為抓住中國巨大且未飽和的疫苗市場所帶來的機遇,集團計劃於未來推進在研疫苗的研發及持續豐富疫苗研發管線、建設新生產設施以擴大新疫苗產品的產能,及進一步投資銷售及營銷。展望未來,艾美疫苗將繼續通過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實現『製造良心疫苗,健康天下蒼生』的使命,致力成為全球疫苗行業的領軍者。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GoGBA Day大灣區推廣日圓滿舉行

HONG KONG, Sep 23,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合辦的GoGBA Day大灣區推廣日於昨天(9月22日)假香港會議及展覽中心中小企服務中心圓滿舉行。該項嶄新活動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進行,旨在為需要支援的在港外資企業提供粵港澳大灣區(GBA)的最新商務資訊。GoGBA Day大灣區推廣日於昨天(9月22日)假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圓滿舉行。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前排左四)致歡迎辭為活動揭開序幕,其後各演講嘉賓分享其卓見。GoGBA「灣區經貿通」數字平台微信小程序掃描條碼 (QR Code)半天的活動包括連場專題研討會,為參與的外資企業提供實用的商業實務要訣及大灣區的最新市場趨勢,協助他們善用香港作為跳板「走進大灣區」做好充分準備。此外,同場更進行了65場小組商業諮詢會議及一對一諮詢會議,共有47家外資企業參與。推廣日吸引超過160位外資企業代表親臨現場參會,網上參與人數則有260人,反應非常熱烈。大會邀請了大灣區政府官員,以及來自銀行及其他界別的行業領袖及專家,與跨國中小型企業(SME)和初創企業分享相關的專業知識及見解,協助他們做好規劃,透過香港的營商平台在大灣區開展業務,並贏得成功。研討會的内容豐富充實,涵盖的議題包括大灣區的營商前景、對初創企業及企業於稅務、銀行服務、投資等範疇所提供的優惠政策及專項扶持資金等。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致歡迎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受到高度關注,不僅因為大灣區生產總值在中國內地城市群中為最高,達1.96萬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區內資源豐富,有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廣東的世界級製造業中心,以及區內的先進創新及科技集群。區內人口達8,600萬,市場潛力龐大,更是通往更廣闊的中國內地市場的跳板,實在不容忽視。」她補充:「我們去年啟動了大灣區發展支援計劃,透過提供資訊、諮詢服務、以及商貿配對及營銷平台,協助企業通過香港在大灣區拓展業務。GoGBA大灣區推廣日是該計劃的一大亮點,多個機構首次齊聚一堂,介紹各自在其領域所提供的支援計劃及專業服務,這亦是我們首次專為外資企業而舉辦大灣區相關的活動。我們希望不僅能讓外資企業了解大灣區的最新發展,還能為他們提供實用資訊,協助他們運籌帷幄,從大灣區揚帆啓航,走得更遠。」特邀政府官員親臨剖析大灣區營商格局、扶持政策及經營致勝契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袁民忠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是國家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亦推進並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是促使大灣區成為世界級宜居、宜業、宜遊的一個重要舉措。新措施持續落實,包括鼓勵在前海發展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改善過境設施以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未來十年,粵港澳大灣區勢必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經濟區。」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業務發展)蔣學禮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發揮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獨特優勢,以及強化與國際市場便捷接軌的重要性。『十四五』規劃亦指出,國家將支持香港的傳統產業,以及航空、創新科技、知識產權貿易、中外文化藝術交流這四大新興領域。這些行業將在香港迎来更多發展機會,而大灣區的發展也將為國際企業創造更多極具吸引力的商機。」香港旅遊發展局會議展覽及郵輪業務總經理黃卓雄表示:「香港旅遊發展局為旅遊業復甦制定行動框架,以推動香港旅遊業的復常、重啟接待旅客及重塑香港的旅遊品牌;亦在疫情期間策劃了一系列的宣傳推廣活動,以維持香港旅遊業的知名度,促進旅遊業及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業的復蘇。這包括支持大型國際活動再次在港舉行,以及建立專門團隊,為相關活動的主辦方提供一站式的支援。香港扮演國際旅客與大灣區的連接橋樑,協助其擁抱大灣區的巨大商機,並為會展活動吸引更多的參會者、參展商及商務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首席聯絡官葉澤恩表示:「由於南沙位處大灣區十市的中心地帶,中央政府希望把南沙發展成大灣區的合作與協作中心。南沙擁有多元化產業基礎,先進的製造業,同時是國家級科技論壇的舉辦地。南沙特別為香港和澳門設立的政策措施不少於20項,包括允許港人(包括外國人)提供「港人港稅」優惠。南沙將成為香港開闢更廣闊發展空間的腹地。」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前海一直是協助中國内地對外開放和深化改革的試驗平台。推動和支持深港合作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之一。例如,我們培育了335家香港初創企業,協助香港的律師、工程師和建築師等專業人士進入內地市場。近日,前海管理局及香港政府聯合公佈了18項新措施,鼓勵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通過前海和香港進入中國內地。港商可以利用前海作為橋頭堡,為大灣區和其他內地城市提供專業服務。」香港機場管理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張李佳蕙表示:「我們一直在增強香港國際機場的容量和功能,為恢復國際旅遊及商務做好準備。其中,重點項目SKYCITY航天城,佔地380萬平方尺,薈萃世界級的先進體驗式娛樂設施、三座新辦公大樓及酒店等設施。此外,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服務,為乘客提供更好的旅行和過境體驗。我們亦正在將亞洲國際博覽館改造成一個可容納20,000個座位的場館,及添加新的客貨運處理設施及基礎建設,推進香港與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全方位支援服務助中小企走進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通過加快區內城市群的社會經濟融合,促進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作為國際商貿、金融和航運樞紐,是環球企業開拓粵港澳大灣區的理想門戶。多年來,香港貿發局積極促進粵港合作,推動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香港貿發局GoGBA「灣區經貿通」數碼資訊平台,通過網站( https://www.go-gba.com/tc/ )及GoGBA微信小程序,為銳意拓展大灣區市場的企業提供商務資訊。微信小程序設有實用商務工具,例如健康資訊、互動地圖、跨境交通及協助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停留日數計等。截至2022年9月中,GoGBA「灣區經貿通」數字平台錄得逾506,700人次瀏覽。在地服務方面,香港貿發局已在深圳設立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為香港及國際企業提供諮詢、行業資訊及商貿配對服務。大灣區服務中心至今已舉行超過70個活動,約3,000港商使用中心的服務及參與其活動。香港貿發局已與合作夥伴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深圳市貿促委、福田區人民政府及五個大灣區內地城市及地區簽署合作協議,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東莞及中山開設「GoGBA港商服務站」,今年亦會將服務站伸延至佛山。除此之外,香港貿發局推出的「T-box升級轉型計劃」由香港延伸到深圳及大灣區各城市,加上數碼學堂 (Digital Academy) 和電商學堂 (E-Tailing Academy),為中小企業提供有關電子商貿和數碼業務的培訓,及為中小企提供本局和其他數碼科技平台的營銷方案,讓企業能學以致用。大灣區為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國家副總理韓正在上月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央政府重申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重要門戶的作用,並建議香港深化與內地的區域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規劃。鑑於越來越多外商有意在大灣區發展,貿發局將善用其在內地的13個辦事處,繼續協助香港及國際企業把握大灣區及其他地區的商機。香港貿發局局正計劃在合適情況下舉辦「粵港合作周」,以在廣州舉行的「創新升級.香港論壇 (SmartHK)」及在深圳舉行的「港.潮流(Chic HK)」作為旗艦活動,全面推廣香港的專業服務和品牌產品。該局又會舉辦一系列與金融管理、法律服務、基建發展和房地產相關的路演;以及參加內地主要貿易展覽會。GoGBA「灣區經貿通」數字平台微信小程序掃描條碼 (QR Code)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聯絡方法電話:(852) 1830 668傳真:(852) 3693 4938電郵地址:smecentre@hktdc.org地址:香港灣仔博覽道一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地下 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聯絡方法電話:0755-82280112傳真:0755-82280114電郵地址:shenzhen.office@hktdc.org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2007號金地中心2405-06單元GoGBA Day大灣區推廣日網頁 https://go-gba.com/en/gogbaday.html(只有英文版本)「大灣區 大未來」宣傳短片 (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提供) https://www.bayarea.gov.hk/tc/stories/videos.html更多有關大灣區資訊 https://hkmb.hktdc.com/tc/粵港澳大灣區專頁圖片下載:https://bit.ly/3UyJSpU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是於1966年成立的法定機構,負責促進、協助和發展香港貿易。香港貿發局在世界各地設有50個辦事處,其中13個設於中國內地,致力推廣本港作為雙向環球投資及商業樞紐。 香港貿發局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會議及商貿考察團,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開拓內地和環球市場的機遇。香港貿發局亦通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和數碼資訊平台,提供最新的市場分析和產品資訊。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訊,請瀏覽 www.hktdc.com/aboutus/tc 。請關注我們的 @香港貿發局( https://www.weibo.com/hktdc ) @香港貿發局時尚生活( https://weibo.com/hktdclifestyle ) @香港商貿通( https://weibo.com/hktdcbusiness ) 香港貿發局 (WeChat)...

「共創明『Teen』」| 香港德勤公益基金會全力支持青年力爭上游

HONG KONG, Sep 23,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香港德勤公益基金會撥捐一百萬港元支持香港特區政府適時推出的「共創明『Teen』計劃」,旨在扶持來自弱勢社群家庭,尤其是居住在「劏房」的學生,發揮自身所長以擺脫跨代貧窮。除財政支援外,德勤中國將精心挑選其50位專業人員出任義務友師,協助學員加強自信、培養人生技能、定下個人目標並探索不同發展的可能性。為了向學員提供多元化學習和發展機會,德勤中國亦將協辦一系列團體活動,包括安排參觀辦公室、工作影子探索坊,以及德勤高層經驗分享會。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曾順福表示:「為確保香港國際都會能持續蓬勃發展,建立充滿關愛和包容的社會、解決跨代貧窮問題及推動青年向上流動在此刻無比重要。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德勤一直致力貢獻自身資源、專業知識和網絡,為培育香港新一代人才出一分力。我們非常榮幸能參與支援這項重要的計劃,同時呼籲更多公司一同加入支持項目。」按照行政長官李家超所提出解決跨代貧窮、增加青年向上流機會的政策目標,為期一年的「共創明『Teen』計劃」於本月啟動, 首批2,000名來自弱勢社群家庭的初中生將獲配對擁有專業背景、經訓練的友師。此外,計劃會安排培訓課程、師友互動、團體參觀、社交活動等一系列有系統的項目,以協助學員建立正向人生觀,力爭上游。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兼香港德勤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歐振興表示:「德勤『智啟非凡』計劃力求在2030年助力一千五百萬名中國人才發展,而青年發展正是此計劃重點推動的策略範疇之一。為了實現這宏大的使命,我們一直與香港各界密切合作,從教育提升、技能發展和就業機會三大方面,推行和支持多個支援青年的項目。」自2009年以來,德勤「關愛相傳」師友輔導計劃已為超過300名弱勢社群家庭的中學生提供輔導,協助他們建立自信、拓寬世界觀,開啟更多未來的可能性。此外,德勤自2019年起與青年機構合辦「職業新世代」課程,幫助逾1,900名中學生探索學業和事業抱負,同時培養未來技能。歐振興指出:「『共創明「Teen」計劃』與德勤公益基金會致力幫助青年成就自我,實現『助力公益,因我不同』的宗旨一致。我們對能參與這項極具意義的計劃深感自豪,亦體現了德勤『躍動香港』戰略下投資 10 億港元支持香港業務進一步發展的承諾。作為以宗旨為導向、負社會責任的機構,我們將懷著同理心、尊重和積極的態度激勵香港的新一代,期望引導他們踏上錦繡前程。」點擊此處,了解更多計劃詳情。 https://www.striveandrise.gov.hk/關於德勤中國德勤中國是一家立足本土、連接全球的綜合性專業服務機構,由德勤中國的合夥人共同擁有,始終服務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前沿。我們的辦公室遍佈中國30個城市,現有超過2萬名專業人士,向客戶提供審計及鑒證、管理諮詢、財務諮詢、風險諮詢、稅務與商務諮詢等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專業服務。我們誠信為本,堅守質量,勇於創新,以卓越的專業能力、豐富的行業洞察和智慧的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各行各業的客戶與合作夥伴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世界一流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德勤品牌始於1845年,其中文名稱「德勤」於1978年起用,寓意「敬德修業,業精於勤」。德勤專業網絡的成員機構遍佈150多個國家或地區,以「因我不同,成就不凡」為宗旨,為資本市場增強公眾信任,為客戶轉型升級賦能,為更繁榮的經濟、更公平的社會和可持續的世界而開拓前行。關於德勤Deloitte(「德勤」)泛指一家或多家德勤有限公司,以及其全球成員所網絡和它們的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德勤有限公司(又稱「德勤全球」)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相互之間不因第三方而承擔任何責任或約束對方。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僅對自身行為承擔責任,而對相互的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德勤有限公司並不向客戶提供服務。德勤亞太有限公司(即一家擔保有限公司)是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員所。德勤亞太有限公司的每一家成員及其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在亞太地區超過100座城市提供專業服務。請參閱 http://www.deloitte.com/cn/about 瞭解更多資訊。免責聲明本通訊中所含內容乃一般性資訊,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全球成員所網絡或它們的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並不因此構成提供任何專業建議或服務。在作出任何可能影響您的財務或業務的決策或採取任何相關行動前,您應諮詢合資格的專業顧問。我們並未對本通訊所含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陳述、保證或承諾。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員所、關聯機構、員工或代理方均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通訊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c) 2022。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聯絡德勤中國。聯絡人:梁韻芝電話:+852 2109 5261電郵:asleung@deloitte.com.hk聯絡人:陳麗燕電話:+852 2238 7111電郵:lyachan@deloitte.com.hk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2022年中國財產再保險市場研討會召開

HONG KONG, Sep 23,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9月22日,2022年中國財產再保險市場研討會在雲南召開。根據中再產險的市場觀察,2022年中國財產保險行業實現觸底反彈,保費增速接近歷史複合增速,非車險業務保持快速增長,佔比首次超過五成,財產保險行業承保利潤率和利潤額均達到近年同期高點;償二代二期規則實施,更多市場主體償付能力承壓,財產險公司分出保費增速高於原保險市場增速,再保險市場需求呈整體增長趨勢。中再集團副總裁朱曉雲中再產險總經理張仁江中再產險認為,國內市場方面,行業景氣度回升,保費增速已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市場展現出強大韌性,超六成市場主體實現業務增長,超七成實現經營盈利;險種方面,車險、農險、健康險保費增量佔比超過八成,農險、健康險高速增長,為行業提供巨大增長動能。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自然災害損失呈逐年上升趨勢,2022年上半年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較前三年均值上升34%;綠色產業、房地產行業、公共安全等領域的風險事故顯著增加,亟待市場主體審視相關風險。風險環境進一步複雜,國內再保市場將保持穩中趨嚴態勢。中再產險指出,國際市場方面,2022年,國際非壽險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增速創近十年新高;國際再保險市場費率走硬態勢持續,轉分費率上漲趨勢明顯。全球再保險市場供給下降,疊加巨災損失、俄烏衝突和全球通貨膨脹等國際市場經營承壓因素影響,全球財產險巨災費率和再保險費率呈現持續上漲勢頭。中再集團副總裁朱曉雲在會上表示,中再集團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價值提升”主基調和“穩增長、調結構、控風險、增效益”經營方針,以價值成長、均衡發展為導向,把握戰略機遇新內涵,增強產品創新驅動力,深化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行業穩健發展和同業公司協同發展提供更多“中再價值”,讓保險更保險。中再產險總經理張仁江稱,中再產險將切實發揮再保險的專業優勢,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大局,與各保險行業主體共同服務國家戰略,助穩經濟大盤,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風險保障,展現行業服務國計民生的責任擔當。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Mediwelcome Announced 2022 Interim Results

HONG KONG, Sep 23, 2022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A China's leading provider of digital medical service solutions - Mediwelcome Healthcare Management & Technology Inc. ("Mediwelcome" or the "Company", and 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the "Group") (Stock Code: 2159), announced the unaudited consolidated interim results for the six...

Malaysian Genomics Grows Presence in Thailand

PETALING JAYA, Malaysia, Sep 23, 2022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Malaysian Genomics Resource Centre Berhad (Bursa: MGRC, 0155), a leading genomics and bio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oday a series of collaborations to grow its customer base in Thailand as well as exploring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 and...

中創新航宣佈全球發售 於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排名第二

HONG KONG, Sep 23,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9月23日,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創新航」或「公司」,3931.HK)開啟全球招股,招股時間為9月23日至9月28日,最高發售價每股H股51港元。華泰國際為獨家保薦人。招股書資料顯示,中創新航是領先的新能源科技企業,主要從事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近年來穩居行業頭部地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中創新航在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中及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三及第二,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六。全面自主研發開疆擴土 創新中心引領行業發展先進的研發能力,是中創新航發展成為領先動力電池企業的基礎。該公司是為數不多的具備全面自主研發能力及能夠單獨完成動力電池生產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以創新能力為支撐,開發出一系列先進技術以應用於公司的首創產品。三大核心產品中,高電壓三元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及優異安全性的特點,成為乘用車的最佳電池系統解決方案之一,並實現大規模裝機;「彈匣」電池率先在行業內通過三元電池系統的針刺不起火試驗,大幅提升三元電池系統的熱安全水準,並獲得良好的應用;「One-stop」電池其具有新開發的極簡結構,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經濟性方面具有領先優勢,並獲得行業高度關注,也是行業首創產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創新航是少數擁有全方位自主研發能力並能獨立完成動力電池生產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以技術持續創新為驅動,公司打造出具有影響力的動力電池創新平台,而通過該平台開發的產品已獲全球行業參與者採用,該平台由先進材料、先進電池、先進仿真與測試、智能製造、電池循環技術及數字化六個主要部分組成。公司為行業健康發展作出貢獻,積極參與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制定,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6項、行業標準13項及團體標準14項。行業領先的規模化運營能力 戰略協同、高度互信的產業夥伴通過理解高效運營的深層邏輯,中創新航造就了一隻優秀的運營管理團隊,掌握了規模化運營的能力。這是以客戶為導向、實現整體價值的最大化為前提,打造高效、協同、扁平化的液態組織架構,構建了交付計劃一體化、成本管控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保障了各項業務流程的高效、順暢,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在產品及產線的建設、迭代和規模化運營過程中,中創新航培養了一批理解產品質量並且能夠將工程技術和化學體系有機融合的複合型技術人員,鍛造了人才儲備充沛的生產團隊。規模化運營和持續穩定供應優質產品的能力,為該公司滿足終端客戶對所需數量的嚴格要求提供了保障。赴港IPO,不僅意味著中創新航將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港股第一家動力電池企業,也意味著公司將能夠通過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賦能公司長期競爭優勢,從而充分把握新能源行業蓬勃發展的市場機遇,進一步推進其全域技術領先戰略和規模化戰略,為全球能源安全及變革而不懈努力。來源:信報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市場拓展加速 中創新航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HONG KONG, Sep 23,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板塊成為資本市場上關注的熱點,各細分板塊的龍頭公司均創造了不俗的市場表現。與此同時,未上市新能源公司爭相準備上市,期望在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9月23日,中國動力電池領域的領先企業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創新航」或「公司」,3931.HK),開啟港股招股,預期10月6日於港交所主板掛牌。以客戶為導向產品力備受市場認可 客戶覆蓋範圍有效拓寬中創新航以客戶為導向,堅持將好的產品及時交付給客戶、成就客戶,用優秀的產品力贏得市場、贏得客戶。憑藉持續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規模化智能製造實力,中創新航與廣汽、小鵬、長安、零跑、吉利、合創、東風、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瑞馳、東風小康等主要主機廠商建立了深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時,中創新航還在持續擴大客戶覆蓋範圍,近期大賣的電動版Smart,公司就是其動力電池主要供應商。根據公開信息,中創新航即將為蔚來汽車量產交付產品。據瞭解,新能源車製造商和動力電池供應商之間開展緊密合作,雙方致力於建立穩固的供應關係,此為行業常態。如寧德時代,該公司最大客戶占其2015年年銷售額的約45%,前五大客戶占其2015年年銷售額的82.6%。市場上多家其他動力電池廠商也存在這種情況。中創新航過去由於產能有限,通過實施大客戶戰略進行業務聚焦,與廣汽等大客戶保持了非常穩定的合作供應。但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中創新航正在順利開拓更多新客戶,比如小鵬汽車、零跑汽車於2021年引入中創新航作為主力供應商,並且迅速垂直起量。2021年,來自小鵬汽車與零跑汽車的收入分別占中創新航總收入的7.9%以及4.3%。2022年一季度,該比例已上升至27.4%及12.1%,顯示出中創新航對造車新勢力極為迅速的供應滲透能力。而同期,在對廣汽的銷量同比和環比均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中創新航對廣汽的銷售額占中創新航整體收入的比例已經從2021年的51.9%降至31.0%,顯示出中創新航的客戶結構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趨勢。市場需求高位運行 發展勢頭迅猛行業頭部地位穩固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行業全球發展大勢所趨。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2021-2026年間,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預計從620.1萬輛增長至2,287.2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達24.3%受益於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增長,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將維持高位。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將在2022年至2026年間以33.8%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並於2026年達到1,386.7GWh。其中,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預計於2026年將達到762.0GWh,2022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34.9%。基於新能源產業的廣闊市場前景,中創新航踏准市場節奏快速拓展產業佈局,建立了規模化的運營體系逐步擴大其市場規模,不斷鞏固其在動力電池行業的領先地位。2019年至2021年間,中創新航成為中國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中唯一一家每年同比增長率超過100%的企業。按2022年一季度裝機量計,中創新航在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公司中保持排名第二,在全球電池公司中排名也升至第六名。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才剛剛開始,中創新航以客戶為導向,不斷向前探索新的技術創新,產品力持續優化,客戶範圍持續擴大,市場地位穩步提升。未來,中創新航也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新能源行業的進步與發展。來源:經濟日報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麥迪衛康公佈2022年中期業績

HONG KONG, Sep 23,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中國領先的數字化醫療服務解決方案市場提供商——麥迪衛康健康醫療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麥迪衛康」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 (股份代號:2159),公佈其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報告期」或「2022 年上半年」) 未經審計之中期業績。2022年上半年因疫情嚴重,多省份連續封城,導致麥迪衛康在收入等方面錄得不同程度收窄。2022年上半年,麥迪衛康收入同比收窄約49.2%至約人民幣172.5百萬元,毛利為約人民幣17.3百萬元。 報告期內,集團收入主要產生自醫學會議服務、營銷戰略和諮詢服務,以及患者教育及自測服務等。持續拓展醫療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及互聯網醫療平台 致力打造數字化升級疫情之下,經濟環境雖面臨着巨大挑戰,但麥迪衛康始終堅持持續擴展及鞏固其綜合醫療營銷解決方案,拓展互聯網醫療平台服務,進行數字化升級。報告期內,醫學會議服務仍是主要收入來源,錄得收入達約人民幣111.3百萬元,佔總收入64.5%。麥迪衛康已推出醫會+App,方便醫學組織及醫藥公司提交現場會議請求及監察會議進行,以加強集團的會議管理能力。營銷戰略和諮詢服務方面,集團通過該服務協助醫藥公司制定及實施有效的業務戰略,提高其在醫生中的品牌及產品知名度。報告期內,營銷戰略和諮詢服務收入達約人民幣41.3百萬元,佔總收入23.9%。患者教育及自測服務以及CRO服務則分別錄得收入達約人民幣14.3百萬元及人民幣3.7百萬元,佔總收入8.3%及 2.1%。截止至2022年6月份, 集團研發迭代了多個醫療數字營銷平台及產品,為客戶提供了定制化的醫療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其中包括長頸鹿智慧醫學平台、數字化患者管理平台、E大會、長頸鹿直播、 鹿課、E創、E洞察等產品。截止至2022年6月30日,數字平台的醫生註冊用戶達384,965人,線上醫生教育活動46,518場、線上患者教育活動25,687場,綫上直播場次4,855場、視頻數量6,319條、瀏覽量 1,086,328人。同時, 麥迪衛康持續致力於互聯網醫療平台的建設和拓展,以滿足醫療行業各持份者(醫院、醫生、藥械企業等) 日益增長的需求, 集團互聯網醫療平台持續為醫生及患者提供優質的線上醫療服務解決方案,並大力開拓慢性病患者院外數字化管理產品與服務。截止2022年6月30日,醫生註冊用戶數達約45,244人,同比增長69.9%,患者用戶數達約200,545人,同比增長321.2%。另外由於互聯網醫院平台購買處方藥物的活躍患者用戶人數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互聯網醫院服務的收入同比穩步增長5.6%至1.9百萬元。 持續升級數字化業務 抓住增長機遇 創造更大價值展望未來,麥迪衛康將持續提升其數字營銷業務規模,利用內外部優勢及資源,更多地聚焦於醫療市場數字營銷客戶拓展,同時持續致力於建設以醫生和患者為中心的精準觸達的數字化平台,利用線下線上聯動的數字化整合營銷體系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數字化、智能化營銷解決方案,打造全流程數字運營閉環。集團亦將不斷升級其互聯網醫療平台建設,並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構建從院內到院外的閉環商業模式。另外,麥迪衛康也將借助有利的衛生健康政策環境及自身資源優勢,繼續優化產品與服務,保持傳統心腦血管專病領域專業醫學和營銷服務收入增長,並著重拓展腫瘤及慢性腎病領域業務,增加內資企業客戶的覆蓋。集團將繼續保持在傳統優勢治療領域的業務規模,並勇於創新,抓住醫療數字營銷及互聯網醫療需求快速增長的機遇穩扎穩打,在集團高效運營下積極創造利潤的同時,不斷開拓和發展業務的模式與規模,為更多客戶、醫生和患者創造更大價值。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