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W Announces the Launch of $TAC Token

Yerevan, Armenia, September 01, 2022 – (SEAPRWire) – MOOW, the first Move-To-Earn fitness app based on the Heart rate algorithm with the huge role of Art and Social-Fi features is launching its own $TAC (Tracker Authority Coin) token. Early investors may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ivate sale of $TAC tokens...

Cyberarrow and G42 Cloud Announce New Partnership

Dubai, UAE, September 01, 2022 – (SEAPRWire) – Innovative cyber security provider, CyberArrow, is excited to be expanding its footprint within the MENA region after signing a new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th pioneering AI and Cloud Computing organization G42 Cloud to host and support delivery of their services. G42 Cloud is a subsidiary...

科創助聯控(3396)中期業績穩中有進

HONG KONG, Sep 1,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據阿思達克財經網報道,8月業績期已近尾聲,昨日超200間上市公司中期放榜。由於上半年資本市場受疫情及宏觀形勢等多方不確定因素影響,多數上市公司業績承壓,如此市況下,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96.HK)發佈中期成績單,上半年收入升4%達人民幣2,377億元,歸母淨利錄得21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解釋話係由於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所致,但從其業績公告不難看出,聯控基本盤穩健,產業運營板塊逆勢增長,且近年來持續加大科創領域投入及佈局,相信會為企業的長期發展積蓄動能,值得關注其後續成長。多年來,聯想控股深耕科創領域,也與內地政府倡導的「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不謀而合。據業績公告顯示,公司體系內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兩成四至72億元,合計擁有專利超2萬項,這樣的成績使得聯想控股在各項專利評選中均列於中國企業前列。聯想集團早前提出的研發投入翻番計劃一直在穩步落實之中,上半年同比增長23%,而研發人員數量也得到了近三成的同比增長。在EVA光伏料領域率先實現進口替代的聯泓新科,也一如既往地堅持創新驅動,持續聚焦新材料領域,報告期內完成9個新產品/新工藝實驗室研發、15個新產品生產工藝配方、5個新產品產業化。與此同時,聯想控股在科創領域的投資佈局也在不斷加強並持續收穫成果,截至8月中,有12家被投成功IPO,公司強調其中多為科技企業。昨日,內地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以「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為主題,而在最新公佈的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名單中,聯想控股體系內被投有近50家入選,像被市場所熟知的諾亦騰、華控清交、天儀研究院、匯成股份等均在其列。依此計算,在所有已公佈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名錄中,聯控體系被投已有近百家上榜,領先同業。總體而言,在2022年上半年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公司依然能夠有穩健表現,顯示出聯想控股「產業運營,科技創新」的戰略正在穩步深化與落地,未來發展潛力值得關注,目前公司8.94元,較52週最高17.65元仍有巨大空間,建議趁低吸入,可中長線持有。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WHO seeks sharpened response to virus outbreaks

Photo taken on Jan 22, 2020 shows an exterior view of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 Geneva, Switzerland. (LIU QU / XINHUA) COPENHAGEN —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called for urgent strategies and tools on Tuesday to control and eradicate COVID-19, monkeypox...

世茂服務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2.66億元,合約面積增至3.33億平方米

EQS 新聞 via SEAPRWire.com / 2022-09-01 / 16:10 UTC+8 世茂服務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2.66億元,合約面積增至3.33億平方米   2022年8月31日,世茂服務(873.HK)發佈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2022年上半年,世茂服務營業收入42.66億元,同比增長12.9%;毛利11.14億元,歸母淨利潤1.40億元。   在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疊加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下,物業服務行業面臨一定的挑戰和困難。世茂服務務實求是,開拓奮進,取得總收入和管理面積的穩步增長,在基本盤穩固的基礎上,城市服務等新業務快速發展,成為公司第三大業務板塊。   基本盤穩固: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穩步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世茂服務合約面積3.3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9.3%;在管面積2.5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6.2%,在管項目達到915個,覆蓋全國98個城市,涵蓋住宅、高校園區、醫院、公建、產業園等多元業態。   報告期內,世茂服務在管面積和合約面積均取得穩步增長,這為公司各項業務發展提供了基礎,能夠直接貢獻物業管理服務收入。   從收入及其結構來看,一方面,世茂服務基本盤穩固。2022年上半年,得益於在管項目的增加,物業管理服務收入23.42億元,收入佔比54.9%,同比增長16.3%;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穩步增長,這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收入結構也進一步優化。2022年上半年,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3.22億元,收入佔比逐年降至7.5%,對地產母公司的依賴度持續降低。此外,城市服務業務收入6.71億元,同比增長400.0%,收入佔比15.8%,已經超越非業主增值服務,成為世茂服務第三大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城市服務戰略佈局初現成效。   新增外拓面積3,060萬平方米,中心城市深耕效果顯著   隨著房地產行業下行,世茂服務更加注重內生式增長,直面行業挑戰和市場競爭,依然取得了非常優異的外拓成績。   2022年上半年,世茂服務新增合約面積3,06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9%;繼續加大對住宅業態的拓展力度,新增住宅項目合約面積佔比達51.7%,為增值服務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用戶和空間;新增非住宅項目合約面積中,高校類專案合約面積佔比達32.8%,凸顯了世茂服務與浙大新宇融合效果顯著。   其中,在高校外拓方面,新增物業及服務項目合計45個,新增合約建築面積570萬平方米,獲得多個合同金額高、示範效應強的高校園區標杆項目,如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及和平街校區、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北京語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世茂服務區域公司密切協同浙大新宇,開拓河南、廣東等新市場,成功中標多個優質高校園區服務項目。   世茂服務繼續執行集中化策略,深耕中心城市,不斷提升管理濃度和業務密度,提升區域綜合實力,不僅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也為市場拓展和增值服務創造更多的空間和可能。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杭州、福州、武漢、天津等四大一級中心城市合約面積合計高達6,710萬平方米,其中,以杭州單城市為例,合約面積由2021年底的1,540萬平方米,進一步增加到2,160萬平方米,成為項目密度和服務濃度最高的城市。   城市服務收入增長4倍,成為第三大收入、利潤來源   在合作金沙田科技等市政環衛龍頭企業後,世茂服務立即對其進行組織融合、業務整合和運營提升,經過2021年的磨合與提升,世茂服務快速構建起了自身發展城市服務的綜合能力,具備了在全國推廣業務的管理基礎和人才隊伍儲備。   借助金沙田科技等企業在城市服務、環衛業態的優勢地位,以及快速構建的城市服務業務發展能力,世茂服務正擴大市場佔有率,快速匹配公司的發展戰略,快速做大做強城市服務業務。   2022年上半年,世茂服務新增城市服務項目33個,中標總金額合計高達10.52億元,獲取多個千萬級乃至超億元的大型城市服務項目。其中,陝西藍田縣、洋縣城鄉環衛一體化服務項目合同總金額達3.48億元、1.22億元;貴州畢節市金海湖新區城區環衛作業市場化服務項目總金額達1.20億元。   此外,在拓展宿遷市宿城區、哈爾濱市阿城區等15個樣本城市項目的基礎上,世茂服務城市服務產品繼續在全國範圍內“多點開花”,2022年以來,世茂服務獨立拓展了多個城市綜合服務項目,成功進駐武漢恩施街、蘇州郭巷街道、西安南院門街道、嘉善歸谷智造小鎮等多個項目,在城市綜合治理、智慧停車建設運營等方面有了新的業務突破,繼續賦能美好城市生活。   自2020年以來,世茂服務開始探索城市服務,2021年10月29日,在上市一周年之際,世茂服務正式發佈城市服務業務,定位“城市大管家”,重磅發佈針對城市服務研發的服務產品體系,致力於實現“服務讓城市更美好”的發展願景。為了更好推動城市服務業務落地,世茂服務設立城市服務業務發展中心,成立空間運營公司等城市服務專業公司。   物業服務行業長期向好,務實求是堅持做長期主義者...

聯想控股(3396.HK)2022上半年收入升4%至2,377億元 穩中有進顯韌性

HONG KONG, Sep 1,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據財華社報道,2022上半年,全球疫情反復、持續通脹帶動美聯儲加息、國際資本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據統計,1至6月,港股三大指數全部下跌,其中恆生科技指數累跌14.12%,而美股納指跌29.51%,道指跌15.31%,均創2008下半年以來最差半年表現。在如此動盪經濟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短期壓力可見一斑。早前,專事產業運營與孵化投資的聯想控股(3396.HK)便已發佈盈警,稱主要由於資本市場波動加劇所致,而今日下午,公司正式發佈其中期業績公告,收入錄得約2,37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歸母淨利則同比下降55%至約21億元,居於盈警公告所示15至25億區間中上位置。若只看收入和歸母淨利這兩個數字,我們或會遺憾錯過公司在上半年的一些亮點。經過數年發展,聯想控股在產業運營領域已積累了相當基礎,並在報告期內進一步實現了穩健增長。業績公告顯示,產業運營板塊歸母淨利同比增兩成至28.3億元,公司表示,這離不開「產業運營,科技創新」戰略思想的深化推進,使得企業競爭力和經營效益均得到進一步提升。筆者發現,聯想控股旗下的支柱資產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夯實優勢業務的同時,也立足長遠發展,積極打造新的成長曲線。拿聯想集團舉例,其始終保持個人電腦業務全球第一的行業龍頭地位,此外,新的增長點也在持續培育之中,其二季度非PC業務的收入佔比已升至37%的歷史新高。再如聯泓新科,作為在EVA光伏料領域率先實現進口替代的高新技術企業,一直在新材料行業開展新佈局,如新能源材料、可降解材料等新建項目均在有序推進中;報告期內,聯泓新科還通過投資華宇同方,進入電子特氣領域;筆者相信,伴隨著其在多個細分領域重點項目的實施,聯泓新科的產業佈局將得到進一步夯實,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和想像空間。作為公司另一個業務板塊的產業孵化與投資,在今年上半年確實面臨著相當巨大的壓力與挑戰,但旗下各成員企業的發展仍保持著穩健態勢。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君聯資本截至目前也已成功助力超過100個被投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且在報告期內新投項目26個,新募資金35億元。另一家天使投資機構聯想之星也在上半年新投了近20個項目,超過40個被投發生下輪融資,據公告顯示,聯想之星五期美元基金已完成首次交割,人工智能專項基金也已完成最終交割。而以視頻為中心的芯片和完整解決方案供應商富瀚微,在報告期內實現市場份額的顯著提升,業績繼續增長,這主要依靠其在專業安防領域持續向中高端產品佈局,提升盈利能力,同時加速智能家居+智慧車行業務成長,打造第二成長曲線。積極發揮“鏈主帶動”作用 貫徹綠色發展 踐行社會責任7月下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2%,較其4月發佈的報告又降低了0.4個百分點,全球經濟持續承壓,供應鏈體系受到嚴峻挑戰。內地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强調,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暢通交通物流,優化國內產業鏈佈局。近年來,聯想控股推動旗下企業發揮運營和供應鏈優勢,通過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推動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目前,旗下聯想集團收入七成來自海外,但九成的製造來自中國,一級供應商已達2,000家,直接帶動超35萬人就業。憑藉其在供應鏈領域的實踐成果,聯想集團連續第8次入選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强排名,2022年更升至第九,是排名最高的中國企業。在光伏領域,產業發展需求强勁,但產業鏈仍存在薄弱環節。聯想控股旗下新材料企業聯泓新科率先在EVA光伏用膠膜料領域實現國產替代,憑藉其技術優勢,不斷縱向延伸至產業鏈上游,並橫向拓展至新能源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細分領域,發揮「鏈主帶動」作用,帶動產業鏈眾多中小企業共同發展。內地「雙碳」目標及ESG興起已有時日,聯想控股一直以來積極推動旗下業務向節能環保和雙碳領域發展。其中,聯想集團早前承諾不晚於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目前其在國內的主要生產基地都已是國家級綠色工廠,並在此基礎上推進「零碳工廠」轉型。在聚焦自身發展的同時,聯想集團還持續打造科學可複製的綠色轉型智能解决方案,推動更多產業實現綠色轉型,賦能國內超300家工業領軍企業。聯泓新科在夯實既有優勢的基礎上,發力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相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中。而包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正奇控股等在內的聯想控股旗下企業也進一步加大了相關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斷通過投資實踐來推動創新和技術進步。除綠色發展外,履行社會責任同樣是企業價值的重要體現。2022年,聯想控股體系內扎實推動落實保就業政策,在廣泛吸納社會人才的同時,重點關注高校應届畢業生的招聘工作,積極擴大招聘規模。同時,聯想控股在創業幫扶、鄉村振興、弘揚正氣、應對灾害等社會公益事業領域也堅持投入多年。聯想控股表示,上半年,公司不斷提高站位,強化自身能力,把握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堅持聚焦實體經濟,持續加大科創領域的耕耘,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今後,我們將繼續以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在實現高品質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不斷貢獻力量!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百奧賽圖今日上市:專注新藥技術創新 「千鼠萬抗」發展潛力巨大

HONG KONG, Sep 1,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基於快速跟進(Fast-follow)策略,眾多國內藥企追隨跨國藥企的步伐,開展模仿式創新,導致市場產生諸多同質化創新產品,嚴重制約了創新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21年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佈關於《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鼓勵生物藥企從源頭進行創新。此外,帶量採購、地方醫保集采對傳統仿製藥也帶來巨大壓力,促使藥企向創新研發方向轉型升級。其中,以原創新藥研發為導向的百奧賽圖,逐步建立了独特的新藥研發體系,實現了從单纯的CRO服務創收公司向具备原创底层技术的Biotech公司的成功升级,並在9月1日,正式登陸港交所,股份代號:02315.HK,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原创技术加持 「千鼠萬抗」計劃助力中長期發展如今,百奧賽圖建立了以自主的基因編輯技術為核心,基於全人抗体小鼠RenMice平台整合高效的抗體發現平台,擁有全人單抗、雙抗、雙抗ADC等新藥研發體系,形成了涵蓋早期靶點認證及抗體生成到臨床開發的全鏈條生成能力,致力於發現、開發及商業化生產首創/或同類最佳抗體療法。目前,該公司建立了由24个已对外转让/合作开发的抗体药物管线,以及12个具備同類首創/同類最佳潛力的自主开发抗體藥物資產所組成的產品管線。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將專有基因編輯技術、完善的動物平台及高通量體內發現實力相結合,百奧賽圖發起了全球首個大規模體內抗體發現篩選計畫「千鼠萬抗」,採用循證體內藥效篩選方法,同時生成及篩選針對人類基本的1000+個潛在可成藥靶點,在RenMice上進行逐一敲除。百奧賽圖計劃在3-5年內完成PCC高通量篩選,找到有成藥潛力的創新靶點,從而有望高效篩選出大批高成功率的抗體候選藥物。圍繞「千鼠萬抗」計劃以及RenMice平台,百奧賽圖已與德国默克、榮昌生物、华润生物、寶船生物和日本Libero Thera等海內外知名生物科技或醫藥研發企業達成24个药物分子的開發/授权合作,為其帶來持續可觀的經濟回報。此外,百奧賽圖計劃繼續增加新藥物開發,持續探索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和ADC療法,專注腫瘤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從研發為主的生物技術公司轉型為全面整合的生物製藥公司。創收能力強勁 發展前景備受專業投資者認可百奧賽圖的營收亦十分出眾。公司通過基因編輯服務、臨床前藥理藥效評價、模式動物銷售以及抗體開發,已經實現了收入的快速增長。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4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為2.54億元、3.55億元以及1.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84%以及67.04%。盈利能力方面,2020年以及2021年間,公司毛利率分別為65.9%以及69.8%,2022年前4個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高達約70%。強勁的營收能力將為公司後續研發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推動公司持續前進。以基因編輯技術及創新小鼠模型為驅動進行新藥研發的差異化佈局以及多維驅動展現的高成長性,使得百奧賽圖成為港股市場不可多得的稀缺標的,並獲得了眾多投資機構的認可。本次IPO期間,公司吸引了包括榮昌生物、三金國際、維科控股等多家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而在IPO之前,公司就已經獲得多輪融資,並獲得包括國投創業、招銀國際、中國人壽、百奧維達、清池資本、奧博資本等中國以及全球頂級基金的支持,進一步證明了百奧賽圖的發展潛能。對於創新藥市場發展來說,真正具備源头創新研發能力的創新藥企才是引領行業發展的終極核心。縱觀中外生物醫藥公司,能成長為全球巨頭的基本都是專注於原藥創新研發並取得成功的企業,並得到市場的長期認可。百奧賽圖專注於創新藥研發,在RenMice平台和千鼠萬抗計劃支持下,未來成長確定性極高。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百奧賽圖今日上市:專注新藥技术创新 「千鼠萬抗」发展潜力巨大

HONG KONG, Sep 1,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基於快速跟進(Fast-follow)策略,眾多國內藥企追隨跨國藥企的步伐,開展模仿式創新,導致市場產生諸多同質化創新產品,嚴重制約了創新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2021年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佈關於《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鼓勵生物藥企從源頭進行創新。此外,帶量採購、地方醫保集采對傳統仿製藥也帶來巨大壓力,促使藥企向創新研發方向轉型升級。其中,以原創新藥研發為導向的百奧賽圖,逐步建立了独特的新藥研發體系,實現了從单纯的CRO服務創收公司向具备原创底层技术的Biotech公司的成功升级,並在9月1日,正式登陸港交所,股份代號:02315.HK,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原创技术加持 「千鼠萬抗」計劃助力中長期發展如今,百奧賽圖建立了以自主的基因編輯技術為核心,基於全人抗体小鼠RenMice平台整合高效的抗體發現平台,擁有全人單抗、雙抗、雙抗ADC等新藥研發體系,形成了涵蓋早期靶點認證及抗體生成到臨床開發的全鏈條生成能力,致力於發現、開發及商業化生產首創/或同類最佳抗體療法。目前,該公司建立了由24个已对外转让/合作开发的抗体药物管线,以及12个具備同類首創/同類最佳潛力的自主开发抗體藥物資產所組成的產品管線。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將專有基因編輯技術、完善的動物平台及高通量體內發現實力相結合,百奧賽圖發起了全球首個大規模體內抗體發現篩選計畫「千鼠萬抗」,採用循證體內藥效篩選方法,同時生成及篩選針對人類基本的1000+個潛在可成藥靶點,在RenMice上進行逐一敲除。百奧賽圖計劃在3-5年內完成PCC高通量篩選,找到有成藥潛力的創新靶點,從而有望高效篩選出大批高成功率的抗體候選藥物。圍繞「千鼠萬抗」計劃以及RenMice平台,百奧賽圖已與德国默克、榮昌生物、华润生物、寶船生物和日本Libero Thera等海內外知名生物科技或醫藥研發企業達成24个药物分子的開發/授权合作,為其帶來持續可觀的經濟回報。此外,百奧賽圖計劃繼續增加新藥物開發,持續探索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和ADC療法,專注腫瘤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從研發為主的生物技術公司轉型為全面整合的生物製藥公司。創收能力強勁 發展前景備受專業投資者認可百奧賽圖的營收亦十分出眾。公司通過基因編輯服務、臨床前藥理藥效評價、模式動物銷售以及抗體開發,已經實現了收入的快速增長。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4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為2.54億元、3.55億元以及1.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84%以及67.04%。盈利能力方面,2020年以及2021年間,公司毛利率分別為65.9%以及69.8%,2022年前4個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高達約70%。強勁的營收能力將為公司後續研發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推動公司持續前進。以基因編輯技術及創新小鼠模型為驅動進行新藥研發的差異化佈局以及多維驅動展現的高成長性,使得百奧賽圖成為港股市場不可多得的稀缺標的,並獲得了眾多投資機構的認可。本次IPO期間,公司吸引了包括榮昌生物、三金國際、維科控股等多家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而在IPO之前,公司就已經獲得多輪融資,並獲得包括國投創業、招銀國際、中國人壽、百奧維達、清池資本、奧博資本等中國以及全球頂級基金的支持,進一步證明了百奧賽圖的發展潛能。對於創新藥市場發展來說,真正具備源头創新研發能力的創新藥企才是引領行業發展的終極核心。縱觀中外生物醫藥公司,能成長為全球巨頭的基本都是專注於原藥創新研發並取得成功的企業,並得到市場的長期認可。百奧賽圖專注於創新藥研發,在RenMice平台和千鼠萬抗計劃支持下,未來成長確定性極高。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

GOME Retail In 1H 2022 consolidated gross profit marg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19.8%, 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HONG KONG, Sep 1, 2022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GOME Retail Holdings Limited (HKEX Code: 493. HK, "GOME" or "the Company", and 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the Group")announced its unaudited interim results during the six months ended 30 June 2022 (the "Reporting Period").The consolidated gross profit margin and...

MHI and Mitsubishi Logisnext to Commence Provision of Automated Picking Solutions for Warehouses Based on “∑SynX”

TOKYO, Sep 1, 2022 - (J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HI) and Mitsubishi Logisnext Co., Ltd., part of MHI Group, have completed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picking system. This system integrates automated guided forklifts (AGFs),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AGVs) and palletizers(1). "LogiQ X Labo", a demonstration...

Keppel to develop Singapore’s first hydrogen-ready power plant, with construction undertaken by Mitsubishi Power and Jurong Engineering consortium

TOKYO, Sep 1, 2022 - (J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Keppel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imited (Keppel Infrastructure), through its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Keppel Energy, has reached final investment decision (FID) to develop a 600MW state-of-the-art, advanced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 power plant, and has awarded an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盈資集團宣佈獲得DTC資格

Reno City, NV, 2022年9月1日 - (SEAPRWire) - Winvest Group Ltd.("OTCMKTS:WNLV", "盈資",前身為Zyrox Mining International, Inc."ZYRX")欣然宣佈,其普通股現在有資格通過存管信託公司("DTC")在美國進行電子清算和結算。預計 DTC 資格有望簡化交易流程,增強盈資在美國股票的流動性。 該公司的股票以"WNLV"的代碼進行交易。 DTC 是美國 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rporation 的子公司,該公司負責管理上市公司的電子清算和結算。符合通過 DTC 進行電子清算和結算的證券被視為 "符合 DTC 資格" 。這種清算證券的電子方法加快了股票和現金的接收,從而加快了投資者和經紀人的結算過程,使股票能夠通過符合其要求而在更廣泛的經紀公司中進行交易。 盈資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Jeffrey Wong 表示:"這項公佈對於現有和潛在股東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使我們的股票交易對更廣泛的投資者來說更容易、更快、更便宜。我們鼓勵參與的經紀自營商和銀行繼續將股份存入 DTC,從而迅速增加頭寸。" 關於盈資集團 盈資集團總部位於內華達州裏諾市,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通過其運營子公司提供多樣化的媒體和娛樂產品組合。公司主要從事內容創作、原創知識產權開發、聚合服務、電影融資和投資以及媒體和娛樂行業的新興技術開發。 盈資的董事會和管理團隊在多語言專案的整個生命週期(從概念和戰略到設計、開發和交付)的各個方面都具有管理專業知識。公司致力於為其股東創造價值,同時為受影響的社區提供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就業、收入和相關基礎設施的發展。 關於前瞻性資訊和陳述的注意事項 本新聞稿中的某些資訊和陳述被視為"前瞻性資訊"或"前瞻性陳述",因為這些術語根據美國證券法的定義(統稱為"前瞻性陳述")。任何表達或涉及與預測、期望、信念、計畫、目標、假設或未來事件或績效有關的討論的陳述(通常但並非總是,由諸如"相信"、"預期"、"預定"、"估計"、"待定"、"打算"、"計畫"、"預測"、"目標"或"希望"等詞語或短語的變體,或某些行動的詞語和短語或陳述的變體, 事件或結果"可能","將","應該","將被採取"或"發生"和類似表達)不是歷史事實的陳述,也可能是前瞻性陳述。就其性質而言,前瞻性陳述和資訊涉及假設、固有風險和不確定性,其中許多難以預測,並且通常超出管理層的控制範圍,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這些前瞻性陳述和資訊所表達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盈資集團認為,這些前瞻性資訊中反映的預期是合理的,但不能保證這些預期將被證明是正確的。讀者不應過分依賴前瞻性資訊。此信息僅在本新聞稿發佈之日有效,除非證券法要求,否則公司不一定會更新此信息。 本新聞稿在多處包含前瞻性資訊,例如與盈資在 OTC 市場進行證券交易獲得的利益和 DTC 資格相關的聲明。盈資無法保證此類陳述將被證明是準確的,因為盈資集團的實際結果和未來事件可能與本前瞻性資訊中的預期存在重大差異,因為盈資集團於 2022 年 5 月 16...

國美零售2022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大幅提升至19.8% 經營現金流顯著正向提升

HONG KONG, Sep 1, 2022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代號:493.HK,「國美」 或「公司」,及其子公司,統稱「集團」),今天公佈其截至2022年06月30日止六個月(「報告期」)未經審計之中期業績。綜合毛利率和經營現金流顯著提升,全零售生態共用平台搭建完成 2022年上半年,國美繼續推動「家‧生活」戰略深化落實,堅持以平台思維,用戶思維和科技思維作為指導思想,完成了線上平台、線下平台、供應鏈平台、物流平台、大數據&雲平台及共享共建平台等六位一體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台」的建設,全面推進網格化模式「家生活 家服務」, 並持續以娛樂化營銷、低價、服務與科技為核心策略,致力滿足家庭用戶生活全方位的消費與服務需求。上半年,全國疫情發展多次反覆,多地區實施了不同程度的疫情封鎖管控措施,經濟復甦動能放緩,線下實體受到明顯影響。線上購物因防疫管控政策導致物流受阻,亦受到了疫情以來最嚴重的衝擊。但隨著國家刺激政策逐步出台,如6月對汽車消費的刺激、7月底商務部等13個部門發佈《關於促進綠色智慧家電消費的若干措施》,全面推動綠色家電消費升級等,將大大有利於公司 業務恢復和明顯增長。2022年上半年,集團錄得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12,109百萬元;綜合毛利率約為19.81%,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56個百分點;經營費用約為人民幣4,839百萬元,對比去年同期減少3.10%;母公司擁有者應佔虧損約為人民幣2,966百萬元。報告期內,經營現金流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實現正向流入55百萬。垂類新模式聚焦主業,下半年輕裝上陣家用電器領域是國美零售的傳統強項,未來國美將戰略中心重心聚焦主營業務,以垂類新模式集 中發力。公司將專注於家用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零售,憑藉著公司在零售領域多年積累的深厚經 驗,依託遍佈全國、數量眾多的線下店鋪,以及公司原有的供應鏈、售後點等基礎設施,形成以 展(線下精品體驗)、銷(線上線下全渠道自營+共享型供應鏈)、家庭電子類產品一體化解決 方案、泛家電延伸產品及增值服務(送裝、售後、延保、付費會員經營等)等五類主要盈利模式, 其中展銷分離模式新增線下體驗收費,將大有利於公司收入結構優化。轉型的作用在上半年已經 有所顯現,實現綜合毛利24.0億元,綜合毛利率為19.8%,同比大幅提升5.5個百分點。通過關撤低效門店、拓展加盟門店,全面優化全國門店網絡佈局,為下半年成本減負輕裝。在保持門店範圍覆蓋的基礎上,門店精簡370家,未來將計劃關撤30%-35%低效自營店;對於非關聯或虧損業務,公司將采取予以剝離、出售或停止發展的措施,逐步減少對費用較大業務的投入;第二季度進行人員結構優化,提升人員素質和專業水平,有效管控薪酬成本。線下店面優化升級,新模式助力恢復市場優勢地位公司將通過加強科技賦能,打造O2O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零售全場景、全渠道提供商,全面提升門店經營質量。在保留700家優質高效自營店的同時,計劃新增100家優越城市展館,全面優化網格佈局,提升現有坪效;憑藉國美優質的管理模式和供應鏈輸出,快速拓展網絡,以網格化覆蓋至全國一至六線城市,快速恢復原有市場優勢。此外,7月以來,在重慶、武漢等城市門店已開始實施新模式運營。新模式店將推行展銷分離模式, 滿足消費者更强的產品現實體驗需求。新模式門店聚焦功能、品類、場景、人效四個維度,向顧客 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體驗。在功能上大店小店側重區分,產品分類進一步細化;品類方面聚焦高端產 品和線下場景剛需,為消費者提供更直觀產品體驗;場景維度方面,系統規劃門店動線,針對特定 產品采用更多互動演示;通過單品牌多維度復用提升,進一步提升效率,改進銷售模式,將有助於 大幅提高門店人效。預計新模式推行運營门店的坪效和人效能提升40%以上。全面升級供應鏈模型,賦加優質商品能力為提升優質商品的選擇能力和銷售能力,供應鏈模型升級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自採及包銷定制模 型方面,在傳統供應鏈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包銷定制比例,實現商品差異化,增強供應鏈盈利能力; 進一步深化與供應商的合作,實施差異化戰略和更精確的品牌定位;加強與頭部品牌深度合作,擴 展腰部品牌建設,賦加優質商品的選擇能力和銷售能力,提升庫存周轉,有利推進後續經營發展。優化資產結構,推動企業架構變革和管理升級為增加國美零售持有的有形資產金額,公司以大幅度優惠的價格收購國美商都和湘江玖號這兩處物業產權,將建成線下城市購物和體驗中心。收購將大幅度優化公司資產充足率,提升金融機構對公司的業務支持信心,有利於公司未來的再融資,提升核心競爭力。此外,為了進一步專業化地做好售前售中售後全服務閉環及增值服務的盈利能力,公司計劃以大幅優惠價格收購大股東持有的安迅物流控制權。安迅物流在大件倉配等方面有著競爭優勢,是市場上稀缺的優勢資產。安迅物流第三方業務佔比達48%以上,盈利能力良好,現金流穩健;預計未來五年收入將保持平均20%-40%的增速,淨利潤保持40%以上的增速,收購後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强化科技賦能與戰略合作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2022年上半年,國美分別和華為、騰訊和阿里雲達成戰略合作,重點在數字化和大數據/雲等領域進行深度科技化賦能。公司與華為合作以零售數字化升級為主,與騰訊合作則涵蓋大數據/雲、互聯網技術、廣告營銷、智能門店等方面,與阿里雲將在零售業務供應鏈、行銷、運營等方面展開合作,通過與國内頂尖互聯網企業達成戰略性合作,整合各類夥伴的資源和能力,科技賦能到實際業務操作中,加速實現公司全國約4000家實體門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助力國美整體規模的提升,從而進一步帶來低成本流量和精準營銷能力,全面升級消費者服務體驗。 報告期内,受到疫情影響,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是多方面的,儘管如此,國美一直全力承擔社會責任,以線上真快樂APP為前端觸手,線下約4000家實體門店為運營軸承,網格化運營管理,發揮骨幹企業作用。對公司内部,落實執行疫情防控政策,努力保護身在776個城市超5萬多員工;對外部社會,國美在疫情期間全力穩定社會供應,在全國各地門店、線上平台全管道做好保供保價工作,確保健康類民生類商品不漲價,調集緊缺物資馳援危重疫區,為疫情期間保供應、促消費做出表率。展望未來,國美零售管理層表示:「未來,公司高效運用全零售生態共享平台,將垂類聚焦核心主業,提升運營效率作為下一階段的主要戰略目標,並通過重組業務板塊、優化資產結構等方式,以應對疫情等市場不利因素的影響,迅速實現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以科技化手段來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全面升級消費者服務體驗;推動戰略聚焦,在現有發展過程中,將快速實現公司經營要素化,持續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時加強與外部的戰略合作夥伴的互動,開展更緊密更深入地合作,在商品、服務、流量與技術上持續相互賦能,預計在2023年實現較好盈利,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關於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於2004年7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份代號:493)。國美集團1987年於中國成立,是中國領先的科技型、體驗型、娛樂態、社交化的家生活科技零售服務商。在「家‧生活」戰略指引下,國美零售將加強科技賦能,專注聚焦家用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零售作為公司主營業務,形成以展(線下精品體驗)、銷(線上線下全渠道自營+共享型供應鏈)、家庭電子類產品一體化解決方案、泛家電延伸產品及增值服務(送裝、售後、延保、付費會員經營等)等五類主要盈利模式。更多詳情請流覽公司網站:www.gome.com.hk Copyright 2022 亞太商訊. All rights reserved. (via SEAPRWire)